元朝时期湖南历史名人介绍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19-12-19 属于: 湖南历史
  • 曾世荣
      曾世荣,字德显,号育溪,南宋衡阳人。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生。幼习儒业,长从刘世甫(思道)、戴克臣儿科名家学医。后行医50馀年,全活甚众。为人治病,不论昼夜、寒暑、远近、亲疏、贵贱、贫富,有请必赴,深受民间爱戴。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衡阳大火,殃及2000馀家,及火近世荣宅,情形十分紧急,众以“此曾世荣宅”,奋勇汲水,俄顷火熄,住宅及所著书均免于灾。宁宗至顺三年(1332)逝世,年81岁。   世荣曾自题画像云:“涉历风波老此身,业医惟务体诸仁,幼吾幼及人之幼,一念融为四海春。”著作有《活幼心书》、《活动口诀》等流传国内及日本,对儿科医学颇有贡献。其辨证施治要点为“议明至理”、“辨疑难证”和“通权达变”。尝称:“用药如用兵,当用岂容自己。如五月渡泸,雪夜平蔡,何待秋高肥而后用之。若拘以四时取用,则兵药无成功矣。”
    冯子振
      冯子振,字海粟,自号怪怪道人、瀛洲客。攸县人,后迁湘乡。生于南宋理宗宝祐五年(1257),约卒子元延祐元年(1314)。   元至元、大德(1264~1307)年间,曾任承事郎、集贤殿待制。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每逢酒酣耳热之时,使侍史两三人濡笔蘸墨,即伸纸疾书,随纸数多少,顷刻并尽。莫不“事料郁,美如簇锦”。传世有《居庸赋》,首尾5000言,《十八公赋》,亦4000馀言,传诵一时,世称杰作。   子振与天台陈孚友善,均主张为文要“任意即成,不事雕斫”。而子振笔气淋漓,陈孚自以为不可及。子振又与赵孟頫为文字交,扬州《汉寿亭侯祠碑记》,即由苏昌龄起句,冯子振脱草,赵孟頫书写,后世誉为“三绝”。晋陵宋子虚有《上冯集贤诗》云:“忠言如海胆如山。趣入金门豹间。玉笋晓班联雁序,紫檀春展对颜。气凌百辟星辰动,赋就三都造化闲。岂向长沙贾谊,淳风会见笔追还。”子振为士林所倾慕,可见一斑。   某次,子振偶过赵孟頫邸舍,未遇,见壁间梅花诗,一时兴发,写就百首。后孟頫陪同诗僧中峰来访,子振将此百首诗奉阅。中峰也即兴奉和百首,孟頫一并赞赏不绝。此等诗作,清时收入《四库全书》,即著名的“梅花百咏”。惟梅花百咏,究系游戏之作,不免空虚。所以后来湘乡蒋笃因《湘中杂咏》中批评说:“老粟清词兼绮密,酒酣濡笔气淋漓。如何一夕潇湘赋,却掩琳琅万首诗!”末云:“梅花百咏本不足存,而俗子喜推之,海粟诗以此减价。”大抵子振才思奔放,而锤炼功夫不足,所以《元史·儒学传》称其诗词“律之法度,未免乖剌,人亦以此少之。”   著有《华清古乐府》等书传世,但全稿早已散佚。《海粟诗集》,收所作散曲甚多,今存小令40馀首,以《鹦鹉曲》为最著;顾侠君《元诗选》从书画卷中搜得若干首;《湘沅耆旧集》又增录志乘内数作,存古今体诗83首、词4首。
    吴天保
      吴天保,元靖州(今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人,苗族。顺帝至正六年(1346)闰十月,领导靖州等地苗、瑶、侗各族人民起事,攻克黔阳。七年二月,进攻沅州,五月克武冈。元朝遣湖广行省右丞沙班统军镇压。七月,天保复攻沅州,连克溆浦、辰溪二县。九月,二次攻占武冈,波及宝庆府(今邵阳市),沙班兵败被杀,义军拥有6万馀人。十月,天保率义军三攻沅州,失利。十一月,义军三克武冈。继陷靖州。朝廷命威顺王宽彻不花、镇南王孛罗不花,以及湖广、江西二行省,合兵进讨。八年三月,天保四攻沅州,不克。九年十二只,克辰州。旋天保率苗、瑶、侗义军北上,连克潭州、岳州,转战湖北,入河南,一度攻占荥阳。天保后战死,所部多散入刘福通部或徐寿辉、陈友谅各股农民军部队。
    欧阳玄
      欧阳玄,字原功,号圭斋,祖籍庐陵,迁居浏阳。父龙生仕元为道州路教授。   玄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八岁从本乡塾师张贯之学,习诗文。稍长,从南宋遗老学词章,于伊、洛诸儒学术源流,尤为通晓。每试,列前茅。   仁宗延祐二年(1315)中探花,授岳州路平江州同知,调太平路芜湖县尹。县多疑狱,久不能决,玄察其情由,皆为判处。赋役征发莫不适时,教化大行。旋调武冈尹。地本“蛮僚”杂居,时赤水、大清洞“僚”民械斗,多所死伤。玄单骑前往劝解,喻以祸福,平理其讼,“僚”民遂安。   后调为国子监博士,升国子监丞。泰定帝致和元年(1328),任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文宗时,任艺文少监,纂修《经世大典》,升艺文太监,检校书籍事。   顺帝元统元年(1333),改佥太常礼仪院事,任翰林直学士,编修《四朝实录》。不久兼任国子监祭酒,召赴中都议事,升侍讲学士。至元五年(1339),因足患风痹,乞回乡,不允。升翰林学士。再恳辞职,仍未获允,但免行朝贺之礼。至正改元(1341)后,不久回乡,旋复任翰林学士,编修辽、金、宋三史,玄奉诏为总裁,发凡起例,使论述者有所依据。修删史稿,从不假借。至正五年,以历仕累朝及修三史有功,超升翰林学士承旨。请退不允。御史台奏用玄为福建廉访史,行至浙西,病发乞休。又特授湖广行中书省右丞后,给俸养老。临行,帝又不允,仍任前职,进阶光禄大夫。十七年(1357)十二月病逝,年75岁。   著有《唐书纂要》、《至正河防记》、《拯荒事略》、《暌车志》、《圭斋集》,又纂修《至正条格》23卷。《元史》有传。
    杨完者
      杨完者,原名通贯,字彦英,城步赤水人,元末著名苗帅。为宋时十峒首领苗裔,世为土官。性勇敢,多权计,少与苗瑶诸族青年屯聚溪峒,号为答剌罕。无尺籍伍符,而自能以军法部勒其众。顺帝至正(1341~1368)时,各地反元兵起,方国珍、张士诚、徐寿辉分据江淮、湖广诸郡县,南北交通阻塞。湖广万户陶梦祯闻溪峒苗兵可用,完者奉调率答剌罕自宝庆北上至岳州,合湖广兵一战而克武昌,完者被授管军千户。后屡战有功,陆续升至元帅,拥兵5万,雄踞江上。   至正十三年(1353),完者率部顺流东下,正值张士诚复破扬州,行省右丞阿鲁恢引完者往援,士诚退回高邮,完者渡江驻广德。十六年士诚又取平江府(今苏州市),东南大震。时江浙行省丞相塔失帖木儿杭州,兵力单薄,完者应召还守嘉兴。士诚攻嘉兴不克,改派其弟士德围杭州,塔失逃往富阳。完者回救杭州,逐走士德,塔失返回杭州。原先,塔失有便宜行事权力,完者已为海北宣慰使都元帅,不久又升行省参政,再升右丞,名声大震。明年,士诚屡袭嘉兴,均为完者所败,乃修书诈降,完者劝塔失接受,授给太尉职衔,士德、土信,也分授官职,仍拥兵据地。塔失原来完全依靠完者,至此,忌其强大难制,欲借士诚自重,以制完者,而士诚两面应付,与塔失联合,对付完者。   时徽州建德已为朱元璋所攻取,完者与胡大海邓愈李文忠屡战不利,兵势渐衰。塔失乃阴与士诚密谋:扬言使士诚出兵复建德,乘完者不备,急围其杭城北大营。完者仓卒应战,苗兵皆溃,力战不支,与其弟伯颜皆自杀。时在至正十八年秋八月间。完者死后,士诚即据杭州,不可复制,塔失自杀。不久,元朝灭亡。明陶宗仪《辍耕录》、宋濂《宣慰曾侯嘉政记》皆记其事。
    胡天游
      胡天游,名乘龙,以字行,元平江人。生年不详,约卒于明洪武年间。因于居处广植松竹,自号“松竹主人”。   天游早岁有进取之志,能诗。中年后,以世道混龊,隐居自适。元末遭兵乱,生活困顿。如《有卒》诗中述元兵无礼;《无叹》中写其耕牛被兵士杀尽,在暮年衰病之日,还扶犁操耜,忍饥劳作;《上县尹》诗中写其子被迫作马夫等。诗风苍凉悲壮,现实性甚强。如《闻李帅逐寇复州治》:“西南佳气清如水,一骑星驰传好语。陇西将军天下奇,夜半杀贼收城池。我城周遭闯贼垒,将军飞入储胥里。城中妖血渺长衢,帐底渠魁睡犹美。将军掩袭信有功,人物自是南州雄。惜哉士卒多苦暴,弱肉强食鸱鹗同。君不见,往昔经过清我野,老稚逢之无脱者。至今妇女堕戎行,闾里萧条泣鳏寡。呜呼贼退将军留,老夫忧虞犹未休。”在新旧朝代交替之际,发为暮年哀音,形成天游诗具有的特殊风格。《四库提要》谓其诗“大都悲壮激烈而颇病粗豪”。   诗多散佚,现存《傲轩吟稿》,有诗百馀首。
    李祁
      李祁,字一初,别号希蘧翁,又号危行翁,元茶陵人。惠宗元统元年(1333)登左榜进士第二名,授应奉翰林文字,改婺源州同知,迁江浙儒学副提举。时农民起义爆发,元朝统治岌岌可危。祁归隐云阳山中,后又避入江西永新。洪武初年,开礼乐馆,征聘儒宿,祁力辞不赴。自号不二心老人。蛰居穷乡30年,卒时年73岁。   祁崇尚名节,平日与人谈话,不离君臣之义。当元朝覆亡之际,祁在乡里闻元军溃败,常忧愤以至食不下咽。每谈国家事,辄痛哭流涕。祁同科进士余阙,为右榜第二名,后在抗明中战死。祁为阙所著《青阳集》作序时,自以“不得乘一障效死为恨”。又称“世之贪生畏死甘就屈辱,然以面目视人者,斯文之丧益扫地尽矣”。永新千户喻子茂,在祁殁后刻印其《云阳集》行世。明宏治(1488~1505)年间,祁五世从孙东阳为大学士,又托吉安守顾天锡重版该书。   其诗作《四库提要》以为“冲融和平,自合节奏”。   其诗文近千篇,仅存《云阳集》,载《明史·艺文志》。收入《沅湘耆旧集》者7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