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地貌类型介绍: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地貌分区等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19-12-19 属于: 河南历史
  • 第一章 地貌类型

      河南省内地貌类型复杂多样。若按形态划分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海拔400~1000米的低山,海拔400米以下的丘陵和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若从成因划分,河南山地可划分为褶皱山地、断块山地、褶皱断块山地、侵入体山地等。平原有冲积平原、洪积平原、冲洪积平原、湖积平原、冲湖积平原、剥蚀平原等。东部平原中部分布有较广泛的风沙地貌类型。西部地区分布有面积较广的黄土地貌类型。在石灰岩出露地区,尤其是淅川一带,流水长期溶蚀作用形成奇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此外,在豫西海拔1800米左右的中山顶部地带,残留有第四纪冰川作用所形成的冰川地貌形态。这些形态、成因各不相同的地貌类型,为生产建设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地貌条件。

     

    第一节 山地 丘陵   河南省山地丘陵面积为7.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4.3%,山区的主体是中山、低山和丘陵,也有小面积的山间盆地和山间河谷平原。主要山地有分布在西北部的太行山地,西部的伏山、耳山、外方山、崤山、小秦岭等山地,豫西的黄土低山丘陵和南部的大别山、桐柏山等,山地自然环境具有过渡性和垂直分带性。 一、构造山地   构造山地主要是由外营力沿岩层软弱部分侵蚀而形成的次生构造地貌。其地貌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地质构造变动,尤其是新构造运动所造成的差异抬升。地貌类型以中山为主,也包括构造形迹仍很显著的低山。构造山地是河南山地丘陵的主体。按照控制山地地貌发育的各种构造条件的差异性和主导成因的不同,构造山地可划分为5种类型。   (一)褶皱构造山地 该山地是由褶皱构造起主导控制作用的山地地貌类型。其基本地貌形态由向斜和背斜构成(岩浆活动与断裂活动也有显著影响)。主要分布在伏牛山脉西段。其构造基础系由太古界和元古界地层所组成的一个大复背斜,基本构造线均呈北西西—南东东方向,与山体展布方向一致。背斜轴常形成山脉的岭脊,向两侧呈阶梯状降低。   褶皱构造中山主要分布于夏馆—乔端以西、卢氏—合岭以南、南坪—西峡以北的广大地区。山体规模巨大,山势高峻雄伟,海拔多在1300~2000米,个别高峰达2000米以上。相对高度一般为500~800米,最大可达1000米以上。主要山岭被断裂谷地分割为3个条带,构成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水系的主要山地分水岭。其山岭多下对称,山脊狭窄且多呈锯齿状,沿断裂常有断层地貌形态。山地中干流河谷走向多受大断裂控制,河谷较为宽阔,以U型谷为主,局部地段为峡谷。支谷往往横切山体与主谷横交,以V形谷为主,局部地段为障谷或峡谷,河谷中基岩裸露,多急流瀑布。   褶皱构造低山主要分布在西峡、西坪以南,南阳盆地以西地区。基底地质构造为一系列由西北向东南倾伏的背斜和向斜,其间也伴随着走向断裂。山体自西向东和由北而南逐渐低缓,海拔多在400~1000米,相对高度约为200~500米。向斜则形成丘陵,河流谷地或盆地宽阔,加之横切山体的河谷甚多,山体相当破碎。组成山体的岩性以石灰岩为主,喀斯特地貌形态发育显著,以溶洞、溶沟最为常见。   (二)断块构造山地 该山地受断裂活动控制,以块状断裂为基础,经后期地壳抬升而形成。抬升的块体多保留断块构造的特征,一般山顶较为平缓宽阔,山坡却异常陡峻,断崖地貌形态十分发育。   断块构造中山主要分布在豫北太行山地的主脊地带。太行山主体构造为一穹断带,主要断裂有三组:一组近南北向;一组为北东60~70°,切过南北向断裂;一组为近东西向,多切过第二组断裂。三组断裂将山体切割成复杂的块状,由于新构造运动强烈抬升,形成了典型的断块构造中山。西北面与山西高原相连,构成其边缘山地,并沿东南侧大规模的走向断裂带,以极其陡峻的边坡与盆地、低山、丘陵以至平原分野,形成截然不同的地貌景观。其中在黄水以北至省界,东南俯临断陷盆地带,相对高差达1000米以上,其峰顶较为平缓,海拔1500~1700米,东侧山坡异常陡峻,悬崖峭壁极为发育。嵩山地区断块构造中山面积不大,主要由玉寨山、嵩山及五指岭等组成,山体突出周围低山、丘陵、盆地之上,相对高差甚大。   断块构造低山成因与中山相似,但由于断块的抬升幅度较小,因而形成低山地貌形态。这种低山在太行山断块构造中山的东麓和南麓分布较为广泛,由不规则的菱形断块差异抬升,形成了二级比较明显的地貌面。但山坡相当陡峻,坡度常常可达30°~40°,陡崖峭壁也时有出现。其间宽阔的河流谷地和大小不等的盆地较为发育,山体甚为破碎。   (三)褶皱断块构造山地 该山地以褶皱和断块联合作用为主导成因,小秦岭、崤山、熊耳山、嵩山等山地大都属于此类型。其地质构造为一系列近于东西向的褶皱带和断裂带,后期受新华夏构造的强烈影响,形成一系列规模较大的北东向展布的拗陷带与隆起带,以及沿拗陷或隆起带的一侧或两侧的断裂带,将近东西向展布的褶皱带与断裂带切割成复杂的块状。   褶皱断块中山集中分布在小秦岭山地,山体本身即为一复背斜,南、北、东三面被断裂切割,呈一楔形断块隆起。山势高峻雄伟,为省内著名高山。崤山、熊耳山及外方山地的褶皱断块中山海拔多在1200~1800米,相对高度约500~800米,最高可达1000米以上。与小秦岭所不同的是山体呈西南—东北向展布,其间河流谷地较为发育;主谷与山体平行相间,并穿过一系列盆地;支谷横切山体与主谷横交,多为V形谷,局部为U型谷或峡谷,山体较为破碎。   褶皱断块构造低山主要分布在崤山山脉的宫前—菜园东北及其西南褶断中山类型的两侧,熊耳山脉的木柴东北及其西南褶断中山两侧,外方山脉东北部等山地。山体较为低缓,海拔多在500~1000米,仅有少数山峰海拔超过1000米,相对高度一般为200~600米。山脊较为宽阔和缓,多呈屋脊状,山坡坡度多在30度以下,其间开阔的河流谷地和小盆地较为发育,山体较为破碎。   (四)侵入体构造山地 该山地由规模较大的花岗岩侵入体构成,特别是燕山运动所形成的花岗岩侵入体构成的山地最为显著。这种山地在伏牛山和桐柏—大别山地特别发育。其集中展布地区:一是西方山—磨平—南山崖一线以北,大角山 —陆垛至沙河以南,东起重渡,西至空山河一带,即伏牛山花岗岩带;二是朱阳关—夏馆以北,栾川—南河店以南,西起朱阳关,东到大罗圈一带,即太平镇—南河店花岗岩带。这两条花岗岩带均呈北西西—南东东方向延伸。此外,在小秦岭山地的东、西两端,桐柏—大别山地区,花岗岩侵入体出露也较为广泛。   侵入体构造中山主要分布在上述两大花岩带的中脊地带,与褶皱构造中山共同组成了伏牛山脉的主体。山体呈北西西—南东东方向延伸,海拔多在1300米以上,许多突出的高峰海拔超过2000米,相对高度多在500~800米,最大可达1000余米;山脊狭窄峻峭,时有陡峻的山峰矗立;山坡常常上陡下缓,呈向上突起的园弧形。其间河谷多V形谷与U形谷。小秦岭山地两端的侵入体构造中山形酷似华山,故有“小华山”之称。   侵入体构造低山分布较为广泛,在太平镇—南河店花岗岩带,除主脊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均为侵入体构造低山,在伏牛山花岗岩带的东半部,也是以侵入体构造低山为主。此外,在桐柏—大别山的四望山、公山、灵山一带,新县县城至陡山河一带,以及百雀园至达权店一带等地,均有侵入体构造低山的断续分布。此类型山地山体较为低缓,山峰多呈浑园的秃顶状或馒头状,仅局部地区有陡峭的山峰。其间河流谷地特别发育,山地切割甚为破碎。山坡以凸形坡最为常见,而且多是上缓下陡,缓坡地带风化壳较深厚。   (五)单斜构造山地 该山地主要是受单斜构造控制而形成。单斜构造是由于断块强烈的掀斜翘升或者是由于强烈的构造变动而产生的孤立存在的褶皱之一翼。其所形成山地的突出特征是两侧山坡不对称。   单斜构造山地中山主要分布在崤山西段省境地带及渑池北部的邵山—岱嵋寨一带。前者在权把沟—后沟以西的省内地区呈西北—东南向展布,海拔一般为1500~1800米,最高峰1926米。岩性为坚硬的震旦纪石英砂岩和石英岩。山地与岩层产状相反的北坡上部较为陡峻,有时有断崖峭壁矗立,西寨沟以北的南坡与岩层产状相同,山坡较平缓,且地形坡度与岩层倾角一致,并发育有格状水系。其山脊十分陡峭,呈锯齿状高耸,与北部小秦岭山地对峙。邵山—岱嵋寨一带,主要受西南—东北向正断层控制所形成,山顶海拔在1100~1400米,西北坡陡峻,坡度多在45~60°以上,西北俯临黄河峡谷,山势险峻。东北坡则宽阔和缓,坡度约25~30°,山脊狭窄,起伏和缓。伸入山地的河谷甚为发育,东南坡河谷长,西北坡河谷短,纵比降陡。在上述类型以西至黄河岸边,延伸着一系列单斜低山类型,如伏山、黑仗山、药石山及扣门山等,山体较为低缓,海拔多在700~1000米,相对高度400~600米。此外,在河南中部的箕山地区,这种单斜构造低山发育也较为典型。 二、侵蚀低山丘陵   流水作用是外营力中最活跃、最普遍的因素之一。流水对于抬升的山体进行强烈的侵蚀剥蚀,当这种作用的效应大于内营力对地貌的影响,便形成了侵蚀低山丘陵形态。   (一)侵蚀低山 此类山地地貌的展布形式和形态特征均受流水作用的深刻影响。它主要分布在山地边缘地带,常与侵蚀丘陵混杂在一起,成为突出在丘陵之中的岛状山,其山体破碎,分布散乱。如林县盆地以东的低山,纵横交错的河谷将山体分割得十分破碎,难以找出低山体延伸方向与构造线的关系,其山体海拔多在400~800米,相对高度200~500米。太行山南麓的承留、封门口、坡头以西,在和缓起伏的丘陵中分布着一些紫红色砂岩、石灰岩等组成的低山,海拔400~600米,相对高度约200~400米。豫南山地侵蚀低山类型分布广泛。除南阳盆地东侧呈岛状散布的低山属于这种地貌类型外,在大别山区,又形成一条近南北向延伸的横向山岭,与宽阔的河流谷地平行相间分布。这些山岭主脊大都由侵蚀低山所组成,其海拔多在350~600米,相对高度约200~400米。一般岭脊宽缓,两侧山坡则较为陡峻。豫西山地的侵蚀低山由于受众多河流谷地或河谷平原的分割,山体十分破碎,常沿河间地带的分水岭脊部呈斑块状分布,海拔多在500~800米,相对高度约200~500米,西部山体较为高峻,向东部边缘逐渐变低缓。   (二)侵蚀丘陵 侵蚀丘陵是山地与平原之间过渡性地貌类型,它与山地的区别在于其相对高度小,起伏和缓,没有明显的延伸脉络和陡峻的山峰,加上河流宽谷纵横交错、大小盆地星罗棋布,使丘陵分布十分混乱。   河南侵蚀丘陵的岩性组成十分复杂,差不多组成山地的各种岩石都有出露,但主要有五种类型:一是变质岩为主组成的丘陵,由低山剥蚀侵蚀而成,形态各异,多有较厚的松散层覆盖;二是花岗岩组成的丘陵,有的是由花岗岩低山剥蚀侵蚀而成,有的是花岗岩体直接风化剥蚀而成,一般形态较浑园,大部分有较厚的风化残积层;三是由第三纪砂砾岩组成的丘陵,分布在一些山间盆地边缘,多呈长条形;四是由红色粘土夹碎石和砾石而组成的丘陵,系山前坡积、洪积层经侵蚀切割而成,多呈条形岗丘;五是黄丘组成的丘陵,系由黄土堆积受侵蚀切割而成。其岩性的不同对丘陵的形态有较大影响,但由于组成丘陵的岩石一般风化作用强烈。表层大都有厚薄不等的风化残积层覆盖,所以丘陵均很平缓。河南侵蚀丘陵大部分在山地和平原之间呈不规则的带状展布,在山地内部则分布在盆地的边缘地带以及宽阔河流谷地的两侧。其海拔高度各地不尽一致,在东部平原与山地之间及南阳盆地周围,海拔多在200~400米;大别山北麓,海拔多在120~350米;在西部山地中海拔可达400~700米,最大约达800米。   丘陵的形态区域差异性明显。一般在东部平原的西、南边缘地带以及南阳盆地的周围,侵蚀丘陵起伏一般比较和缓,多呈浑园的丘陵或平缓的陵状,改造和利用程度较大。而西部山地中的侵蚀丘陵,由于主要分布在一系列断陷盆地内,其组成岩性为巨厚的第三系红色砂砾岩系,经后期地壳抬升和流水侵蚀作用,成为现在沟壑纵横的红岩丘陵地貌形态,而且坡陡沟深,水土流失相当严重。黄土丘陵大致分布在豫西山地北部、黄河以南、郑州以西到省境的区域。   邙山即为较典型和著名的黄土丘陵形态,位于黄河以南,陇海铁路以北,西起石珍河岸,东止于京广线,呈近东西向延伸,长达100公里左右。它是由于黄河下切侵蚀所造成的黄土阶地。邙山以伊洛河为界可分为二段,西段介于黄河谷地与涧河谷地、洛阳盆地之间,海拔在250~450米,高出两侧盆地或谷地100~300余米。焦枝铁路以西地势较高,且顶面广阔平缓,海拔400米左右,具有黄土塬的特征;焦枝铁路以东,地势较低,除偃师西北的邙岭呈南陡北缓的单面山形态(主峰海拔403.9米),较为突出外,其他地区顶面平缓,呈窄长的黄土梁形态。东段主要由黄河南岸的黄土丘陵组成,分布在泥水东北,北陡南缓呈单面山形态,海拔在180~230米。其中郑州市北黄河南岸,邙山呈东西向的梁状突出在平原之上,完全由黄土组成,出露厚度约40~90米,总厚度约80~130米。黄土梁顶面海拔高度200~250米,高出黄河130~150米,顶面平坦,微有起伏,保留着黄土塬的残迹,四周树枝冲沟特别发育,冲沟短而窄,但切割很深,常常到数十米至百米,北坡靠近黄河,极为陡峻,南坡较缓。   此外,在豫东平原最东部,散布有一些石质残丘,如芒砀山、戏山、陶山、山等,主要由寒武纪、奥陶纪灰岩和燕山期花岗岩构成。主峰芒砀山海拔156米,相对高度在120米以上,发育有溶蚀洞穴。 第二节 平 原   河南省的平原主要分布在省内京广铁路以东、大别山以北地区。平原西部,大致以200米等高线与太行山地、熊耳山、伏牛山地和桐柏山地的边缘山麓为界;平原南部,则以120米等高线与大别山北侧丘陵相连。整个平原南北长达500公里,东西宽100~200公里,为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内部一般海拔50~100米,近山麓地带为100~200米,相对高度较小,大部分在10~30米,局部在50米以上。总面积占全省面积的55.7%,豫西南南阳盆地平原也很广阔,面积约占南阳地区总面积的一半。此外,在广大山区,还有很多大河的河谷平原分布。河南平原地区地势坦荡,土层深厚,是河南耕地最集中、土地质量较好的地区。   平原地貌主要形成于挽近时期地质构造的凹陷地区,如豫东沉降带与南阳拗陷盆地就是豫东平原与南阳盆地形成的构造基础。这些地质构造单元在新构造运动期间仍以缓慢的下降运动为主。平原地表组成物质为第四纪松散堆积物,有冲积、洪积、冲积—洪积、风积等多种成因类型。现代地貌作用以流水堆积为主,仅在部分地区有侵蚀作用。黄河两侧平原地区,风力侵蚀形成有大面积的风沙地貌。局部有小型湖泊和沼泽。大致以沙颍河为界,北部是以黄河冲积扇为主体的冲积平原,地表起伏形态和平原的形成是黄河长期以来南北摆动泛滥冲积的结果;南部基本上未受到黄河泛滥的影响,主要由淮河及其支流泛滥冲积和湖沼堆积而形成的低缓平原。按照平原堆积形式的不同和地貌形态特征的明显差异,河南平原可分为冲积扇形平原、洪积倾斜平原、洪积冲积缓倾斜平原、冲积河谷带状平原、冲积低平缓平原五种地貌类型。 一、冲积扇形平原   冲积扇形平原是由大河的冲种扇形成的一种平原地貌类型。河南的冲积扇平原主要以黄河大冲积扇为主。此冲积扇规模巨大,西起孟津,西北至卫河,南抵郑州至漯河一线,东南达周口、郸城一带,向东、向北延伸出省界,海拔多在40~100米,面积约占东部平原总面积的34。此外尚有冲积扇规模较大、发育较典型的沁河冲积扇及漳河冲积扇等,在双泊河、颍河等流入平原地区,也有冲积扇的局部分布。   (一)黄河大冲积扇 黄河含沙量居世界首位。由山地流入平原之后,由于河道骤然增宽,纵比降急剧变缓,所含泥沙随着河道的频繁迁徙而到处沉积。西起卫河、郑州、许昌至颍河之滨,东到泰山山麓,北至天津,南达淮河,都曾是黄河泛滥波及地区,黄泛波及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因泥沙沉积而抬高,不仅淤平了黄河下游的许多湖泊和洼地,而且埋没了许多高地和城镇。现代黄河由于受人工大堤约束,泥沙沿河道大量沉积,河床逐年抬高,一般高于堤外平地3~10米,成为“地上悬河”。该段黄河属游荡型,两侧堤距一般在10公里左右,最宽达20公里。在东坝头以上有三级滩地:一级滩称为“嫩滩”;二级滩地高出一级滩地15米左右,称为“二滩”,在超过1000个流量时开始过水;三级滩地高出二级滩地2.5~4米,称“老滩”,一般不过水。花园口至兰考东坝头南北大堤之间的河道,构成黄河冲积扇的脊轴。   黄河以北为冲积扇的北翼,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平均坡度1/4000左右。由于历史上黄河曾长期流经本区,且决口和改道频繁,因而黄河迁徙遗留的地貌形态如古河道高地、河道洼地、古背河洼地和古河漫滩等分布十分普遍。位于大涝涝河与共产主义渠之间的郇封岭,从武陟大樊向东北延伸,经获嘉到照镜,长达40公里,宽3~6公里,高出两侧平地2~4米。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黄河故道。古阳堤南侧的黄河故道遗迹也很显著,古阳堤从武陟东南向东北经新乡东、汲县南、滑县、浚县至濮阳与金堤相接,构成故道左堤。大堤现已不甚清楚,但所形成的陡坎仍断断续续地延伸,与古滩地一起构成高亢的平地,高出背河洼地和古河槽2~6米,宽数百米至数公里不等,组成岩性为黄土状亚粘土和亚砂土。古河槽基本上呈洼地形态,但由于部分地段组成岩性为粉砂和细砂,在风力作用下又形成砂丘及波状砂地。背河洼地平均宽约4公里左右。其他地区黄河决口和改道所形成的沙地、古河道高地、古河道洼地等地貌形态分布也很普遍,但规模与形态特征均不如上述地区显著,以微倾斜平地为主,也时有浅平洼地与微高地出现。   兰考东坝头东南的废黄河是清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以前的黄河故道,其大堤、滩地及河槽均很清晰。两堤相距8公里左右,河槽宽约500~1500米,高出堤外平地6米左右。故道南侧地表遗留的大规模故道带不很显著,但由于频繁地决口泛滥所形成的沙地、决口洼地、小型槽状洼地及微倾斜平地等分布较为广泛。   扶沟县、开封县、睢县一线西北,为黄河冲积扇南翼的上部,由于距黄河近,决口洼地广泛分布。这种洼地是黄河决口时形成的冲蚀水潭遗迹,一般面积不大,多数平时干枯,雨季积水,呈沼泽状态,少数常年积水成湖。沿黄河大堤的花园口、九堡、黑岗口、和尚庄以及沿废黄河大堤的圈斗、睢州坝、孙六口等地分布普遍,其下部与槽状洼地相连,是黄河决口时大溜或叉道河道的遗迹,宽数十米至数百米不等,一般低于地面1~2米,长数公里至数十公里,平时干枯,雨季形成坡水河流。其他地区则广泛分布微倾斜平地。其中在陇海铁路以北至现代黄河、废黄河之间的地带,广泛分布有背河洼地,地面排水不畅,土壤盐碱化严重,系省内老盐碱地集中分布地区之一。   扶沟县、开封县、睢县一线东部地带,为黄河大冲积扇南翼的下部。地貌以微倾斜平地为主,其中散布着一些浅平的坡洼地。地面平均坡降,西北部为1/3000,至前缘地带则降到1/6000左右。1938~1947年黄河南泛,对该区地貌有显著影响。如黄河水流入原河槽地段普遍刷深蚀宽,其中吴营以下的贾鲁河、周口以下的沙颍河等,大多刷深1~2米,蚀宽1/3~1/2。黄水大溜所经地面则出现许多槽状洼地,并产生了若干新河,如贾鲁河自花园口到吴营入原来贾鲁河,于周口入沙河,长约160公里。上游槽宽约2公里,槽岸高达5米,下游槽宽仅500米左右。其槽岸高不过2米,槽内泥沙形成波状沙地,新河就在其中左右迁徙,即使在汛期河水也不会溢出槽岸。淤积方面,一是泛区地面普遍淤高,一般平地淤高1~2米,局部地方淤高3米;二是淤塞一部分河道,尤其是贾鲁河在吴营以上的东西向河道,涡河在太康以上的旧河,朱寨以下的双洎河等,多被淤平,或略显河形。   (二)沁河冲积扇 沁河冲积扇位于新乡平原西部,其顶点为海拔150米左右的五龙口,由此向东南呈扇形延伸。西部到孟县境内的蟒河,东至扇前洼地,前缘与清凤岭相接。地面由西北向东南缓倾斜,平均坡降约1/500~1/1500。地貌特征以微倾斜平地为主,平行相间的微高地、浅平洼地也很显著。前者组成岩性主要是亚粘土和亚沙土,后者以亚粘土和粘土为主,均为红褐色。   (三)漳河冲积扇 漳河冲积扇南翼部分(北翼分布在河北省),范围介于洪水河以北与卫河以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斜。由于漳河在历史时期不断地由西南向东北迁徙,其平面轮廓明显向东北方向偏转。区内由西北—东南至东西方向展布的古河道高地与古河道洼地,是漳河变迁保留下的遗迹。 二、洪积倾斜平原   洪积倾斜平原以季节性河流的洪积作用为主导成因,大致呈不规则的带状沿山前地带分布,地表由山地丘陵边缘向平原内部倾斜,倾斜度一般为2~5°。组成岩性以洪积的亚粘土和粘土夹碎石为主。由于地势较高,地面倾斜明显,流水切割作用较显著,不少地区呈现为岗洼相同的波状起伏形态。   淮南地区洪积倾斜平原,南起山地丘陵边缘,北到淮河南岸陡坎,东西长达130公里,南北宽约10~45公里,顶面起伏和缓,经支流沟谷切割又形成许多横向岗岭,因而岗地形态极为复杂,有平岗、垄岗、丘岗及坡岗等。岗地平原是中、上更新世时期,来自南部山地的众多河流的洪积作用所形成的山前倾斜平原,经后期地壳间歇性抬升,并伴随流水的侵蚀剥蚀作用,形成被宽阔的河谷平原分割且规模较大的带状岗地平原形态,它由西南至东北或自南而北倾斜延伸。浉河以东的岗地平原带状延伸较为显著,宽5~30公里,长30~85公里不等,海拔大部分在45~100米。浉河以西的岗地平原带状延伸不明显,海拔多在100~150米,顶面呈丘状起伏。大部分呈带状展布的岗地平原,由南向北逐渐低缓,在淮河南岸形成高10~20米的侵蚀陡坎,同时每条岗地又由西向东呈明显倾斜状态。整个岗地平原岩性以亚粘土和粘土为主,流水的进一步侵蚀作用,形成许多大小各异的冲沟,许多冲沟已伸展至岗地平原顶面的分水岭地带,因而较大一部分的岗地平面原较为破碎,此类破碎的岗地平原,在南部靠近丘陵的边缘地带分布十分广泛。   在嵩山、箕山及伏牛山等山前地带,由于淮河北侧支流长而多,多伸入山地丘陵形成宽阔的河谷平原,因而洪积平原多呈不同形态的岗地沿山地丘陵边缘地带展布。其中伏牛山前倾斜平原,主要是颍河、沙河和北汝河的山前古洪积扇和近代的河流冲积平原汇合而成的缓倾斜平原。地势一般向东或东南缓倾斜,海拔大部分在90~150米。平原地表沉积物有上更新世马兰黄土,在密县、禹县和郑州西部等地分布较少,厚度5~15米。沿河流两岸有全新世冲积层,呈条带状,主要为棕褐、红褐色亚沙土、亚粘土,下部有砂砾石层,厚10~20米。颍河、沙河及北汝河等古洪积扇,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发生抬升,因而洪积扇面遭到切割和夷平,变成微有起伏的坡岗和平岗形态,原来洪积扇形态已面目全非。而这些河流两岸,则一般分布有2~3级阶地,一级阶地高3~4米,二级阶地高5~11米,宽度由几百来到一、二千米不等。其上平缓,土层肥沃。而在平原区排水较易,但沿河洼地也常受涝灾。这些地区都是重要的农耕区。   西平至明港的京广铁路西侧,也分布有大面积山前倾斜平原,地势向偏东方向倾斜,海拔100~200米,平原主要是南汝河、臻头河等古冲积扇和坡积裙联合而成的山前洪积平原。地表物质以红褐色亚粘土为主,夹有砂砾石。由于新构造运动的作用,山地上升带动平原一起升高,使洪积扇平原遭受流水的切割与侵蚀,形成起伏十分明显的岗,冲沟也较发育。该区岗地切割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在长葛西的坡胡、岗李一带及许昌与禹县之间的郭连、桂村、河街至泉店等,岗地规模较大,海拔约在80~150米,地表由西北向东、南、北三面倾斜。其组成岩性以亚粘土夹砾石为主,但仍有老洪积扇的一些形迹。太行山山前地带,淇县以北以洪积裙为主,宽2~10公里不等,海拔多在80~180米,地面完整,倾斜和缓,在其东面有一规模巨大的垄岗,称为“四十五里火龙岗”,近南北向长达30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高出周围平地约20~40米。岗上还有几处寒武纪灰岩构成的孤山,如童山、相山和善化山等,海拔分别为145.3米、225米和203米,而岗顶绝大部分起伏平缓。淇县以南向西一直到济源以北,洪积扇特别发育,规模较大的洪积扇有常河洪积扇、黄水河洪积扇、石门河洪积扇、峪河洪积扇、纸坊沟洪积扇、山门河洪积扇及大沙河洪积扇等。扇形体由山口沿扇面向前缘倾斜,构成倾斜的上凸形坡地;扇间地带相对低凹,致使由洪积扇组成的倾斜平原凸凹相间十分显著,海拔多在90~200米,地面坡降约1/40~1/100,上部陡,下部缓。 三、洪积冲积缓倾斜平原   洪积冲积缓倾斜平原具有洪积倾斜平原与冲积平原二者之间的过渡特点。地面较为宽阔完整,倾斜和缓,平均坡降多在1/500~1/1000,以缓倾斜平地为主,但接近洪积倾斜平原的地带也有低而平缓的岗地出现,流水切割较微,灌溉与排水条件均很便利。此类型平原在淮河以南地区不太发育。在黄河以北,主要分布淇县以北及沁河口至孟县一线以西地区,宽约3~10公里,最宽达20公里,河谷下切一般2~3米。黄河以南至淮河以北,主要分布在河谷冲积平原的两侧,并与其一起构成河谷平原的主体,而在河谷平原以外则主要分布在河间地带。前者呈窄长的带状,后者呈断续的块状。其中在陇海铁路以北、邙山以南,西起汜水,东至郑州,地貌上呈现为东西向的宽谷平地形态,海拔在100~400米,组成岩性以黄土状亚粘土为主,亦属于洪积冲积缓倾斜平原类型。   南阳盆地的洪积冲积缓倾斜平原最为集中和广泛,其海拔高度一般为100~140米,并围绕盆地中心呈半环状分布,地势由西北、北及东北向中南部和缓倾斜,以西部的文渠、冀集至杨集一带以及东南部的龙潭、苍台、黑龙镇一带最为典型。 四、冲积河谷带状平原   冲积河谷带状平原是山地、丘陵和岗地区较大河流冲积而成的一种平原地貌类型,主要由河流堆积阶地和河漫滩组成。   大别山北麓,冲积河谷带状平原主要发育在岗地之间河流谷地中。其形成过程比较复杂,中、上更新世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形成后,随着淮北地区地壳下降与淮南地区的相对上升,在河流的下切和侧蚀形成宽广谷地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宽阔的河漫滩,还普遍形成了二级阶地。其中二级阶地高出一级阶地23米,一级阶地高出河漫滩1~2米。河漫滩主要由细沙和粉沙组成,阶地的下部岩性为松散沙质沉积物,上部为亚沙土和亚粘土。规模较大的河谷带状平原自东向西有史河河谷平原、灌河河谷平原、白露河河谷平原、潢河河谷平原、寨河河谷平原、竹竿河河谷平原、小黄河河谷平原、浉河河谷平原等。这些河谷平原均呈宽带状由南向北或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延伸至淮河谷地,一般宽3~11公里不等,最宽可达20公里。且土层深厚肥沃,水源丰富,灌溉与排水条件均好,是该区稻麦稳产高产农田的主要集中分布区。   豫西地区,以伊、洛河冲积河谷带状平原的规模为最大。其中伊河中游平原,北至龙门,南起田湖,一般宽1000~3000米。平原由二级阶地和河漫滩构成,地表物质以黄色沙质粘土为主,受流水侵蚀切割较弱,海拔高度大部分在200米以下。伊、洛河下游平原,西起洛阳,东至巩县,地处伊、洛河的下游与汇流地段。它大致由洛河北侧平原、伊河南侧平原以及两河间的夹河平原三部分组成。伊河南侧平原,由漫滩和二级堆积阶地构成,海拔120~250米,比高25米左右,宽2500~4000米。伊、洛河夹河平原,又称夹河滩地,西起关林附近,东至杨村,由堆积阶地和漫滩构成,大部分海拔120米,地势平坦开阔,宽3000~5000米,地表物质为黄色亚粘土和夹沙粘土,水源充裕,引水灌溉十分方便,是中原地区著名的稳产高产区。洛河北侧平原,也由二级堆积阶地和漫滩构成,北边与黄土丘陵相连,向南倾斜,海拔120~200米,宽2000~4000米。两河在偃师县杨村东汇流,成为一条伊洛河注入黄河。其两侧平原由1~2级阶地和沙质、泥质漫滩构成,海拔100~180米,西向东,平原逐渐束窄,至巩县东,与黄河南侧平原相接。平原的南北两边均与黄土丘陵的陡坡相接,坡高20~30米,平原展布在黄土U型深谷之中。中部地区河谷带状平原主要分布在颍河、汝河及沙河沿岸。颍河在白沙水库以下至禹县,汝河在上店以下至襄城,沙河在昭平台水库以下至叶县等地段,由河流堆积阶地和河漫滩组成的河谷带状平原,也相当宽阔平缓。   南阳盆地的冲积河谷带状平原,主要分布在赵河、潦河、湍河、严陵河及白河等较大河流的两岸。其中以白河河谷平原面积最大。此类型一般低于两侧洪积冲积缓倾斜平原2~8米,为负地貌形态。呈条带状散布在南阳盆地中。 五、冲积低平缓平原   冲积低平缓平原主要分布在黄河冲积扇以南,淮河以北地区,海拔多在35~55米,地面平均坡降约1/5000~1/6000,构成东部平原中相对低洼的地区。淮河沿其南缘由西而东流出省界,淮河北侧支流由西北向东南流经该洼地或在其中注入淮河。这些河流频繁泛滥决口沉积,形成低平缓平原类型。其地貌以微倾斜平地为主,并有许多坡洼地、浅平洼地及湖洼地散布,如老王坡、泥河洼、宿鸭湖、吴宋湖及蛟庭湖等。湖洼地多沿河流分布,由于地势低而平缓,河流曲流极为发育,如洪河素有“九里十八弯”之称。由于河流常决口和改道,因而古河道高地和古河道洼地分布也很普遍。平原上散布的湖沼、洼地有的呈碟状,有的呈槽状。有的洼地是封闭的,雨季常积水呈暂时性湖泊,积水退后成为低湿洼地,当地人称湖洼。有的洼地则不封闭,且常向一个方向倾斜,积水时间相对较短,称坡洼。这些小地貌形态一般低于平地1~5米,部分可达7~11米,其形成发育与牛轭湖、古湖泊及古河道变迁息息相关。   地表沉积物主要是上更新世()的湖相黑灰色亚粘土层,下部常有“沙姜”,又称“砂姜黑土”,主要分布在南汝河以北沙颍河以南地区。全新世()的湖沼相黑色淤积质沉积物也较常见,大都呈片状显露。在河流沿岸地带,多分布河相冲积物;而在河间地带的平原区,湖相沉积层则分布较为广泛。淮北冲积低平缓平原上,主要有汝河、洪河、汾河、泥黑河等,大小支流很多,为河南省河网密度最大的地区。其中泥黑河流向东南,因流经湖相黑土地带而得名,沿河为平坦而低下的冲积湖积平原。洪汝河曲流带宽而典型。洪河河谷呈V字型,两岸人工堤很高,因泥沙淤高,河底高程已与堤外平地相差无己,两岸多有牛轭湖遗迹以及宽达5~6公里的平地。汝河曲流发育更为典型,沿岸有宽达3公里的带状平地,中游一般仅有一级阶地,下游二级阶地发育相当普遍。两岸河堤很高,形成平原地带的分水岭。由于河曲的多次裁弯取直,形成了很多牛轭湖。淮河沿岸发育有宽数百米到3公里不等的平地,平均高出河槽3~5米,上连高地,下接河床,为全新世()末期河流冲淤而成,土层肥厚,加之水源条件及热量条件均好,是重要的农耕地。其他地区的低平缓平原主要分布在南阳盆地中的冲积低平缓平原,包括半店、文渠、瓦店一线以南,构林、李谦桥一线以东,唐河、龙潭一线以西的广大地区;海拔约在80~100米左右,地势由西、北、东三面向中南部微倾斜,平均坡降约为1/3000~1/5000;地表岩性以亚粘土和粘土为主,大部呈棕褐色,局部为灰色或灰黑色。 第三节 盆 地   河南省约有大小盆地25个,在太行山、豫西山地和桐柏一大别山区均有分布。其中分布最密集、面积最大的地区是豫西山地及其南部地区,但多属小型山间盆地,面积最大的南阳盆地达12082平方公里,最小的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甚至几十平方公里(如夏馆盆地和五里川盆地)。   河南盆地的大小,形状和分布大多与地质构造有关。三门峡盆地、洛阳盆地等明显受纬向构造体系的控制,呈东西向;伏牛山、崤山、熊耳山地内部受东北—西南向构造控制,多形成一系列串珠状排列的长条形山间盆地,呈东北向,盆地堆积有较厚的第三纪红色岩层,又称山间红盆地。 一、南阳盆地   南阳盆地是河南省规模最大的山间盆地。北面是伏牛山主脊,东、西两面为其余脉,南面有一宽阔开口,与襄樊盆地相连,实际上呈半盆地形态。东西长为100~160公里,南北宽60~100公里,东北角有一宽10公里左右的缺口,与华北大平原相通,和襄樊盆地一起构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南襄隘道”。   南阳盆地的地势特征是周围高(主要北、东、西三面)、中间偏南部低。地形由西、北、东三面呈环状向中南部倾斜。地貌结构与地貌类型也呈环状结构分布,周围边境地带为垄岗状起伏的倾斜平原,中南部是广阔平缓的平原。源于周围山地的河流向中南部汇聚,形成唐白河水系,南流注入汉水。   盆地周围地带呈半环状结构的外环,主要是岗地平原区。其中东部和西部、北部有所不同。盆地东部是郭滩、桐寨铺、社旗一线以东,地貌类型主要是规模较大的高岗地及在其间沿河流分布的河谷平原。高岗地由完整的中更新世形成的山前洪积平原切割而成。海拔多在120~200米,高出其间的河谷平原10~60米不等。岗地的岩性,下部为砾石层和砂砾石层;上部为粉土质亚粘土夹2~6层古土壤层。唐河干流以东的岗地规模一般较大,宽多在5公里以上,长10~16公里不等,边坡较为陡峻,与河谷平原多以陡坎相接,其他河谷谷坡也多在20°以上。唐河干流以西岗地,由于呈孤立的块状突起在洪积冲积平原、冲积平原及河谷平原之间,相对高度大,特别是桐寨铺、唐河县城西南的岗地,由于下伏第三系地层出露使岗地顶面起伏十分明显,具有典型的丘陵岗地特征。区内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唐河及其支流沁阳河、三夹河等较大河流的沿岸地带,由河漫滩和河流堆积阶地组合而成。这些不同形态的高岗地与宽窄不等的河谷平原交错分布,而且河谷平原呈树枝状散布,共同组成了复杂的地貌结构。   南阳盆地的西部和北部边缘地带呈窄长的半环形带状,大致包括构林关、厚坡一线以西,十林街、曲屯、陆营北、南阳市、石桥、博望、社旗一线以北的山前地带。高岗地是该区主要地貌类型,分布在赵河以西地区及白河以东的东部地区,此外在石桥至陆营一带也有较大面积的分布,总面积约占本区总面积的4/5。其海拔多在140~220米,相对高度20~60米不等。除厚坡、构林关一线西南的高岗地规模巨大、顶面较平缓外,其他地区的高岗地由于众多河流的切割,规模较小,以丘状岗地为主,部分地区为平缓岗地。高岗地边缘很平缓,都是缓过渡。低台地主要分布在镇平至鸭河口水库一带,台地顶面较为平缓,前缘边坡较为陡峻,多在25°以上,台面海拔在220~240米,相对高度约20~40米。高丘陵在区内呈分散的斑块状分布,面积很小,主要分布在南阳西北的紫山、磨山和山,镇平东的遮山和长岭山及内乡东南的土谷山一带,岩性为砂砾岩,片岩、片麻岩及花岗岩等,均呈孤立的残丘状态,海拔多在250~360米。南阳以北的独山、蒲山等残山均属此类。区内河谷平原主要沿潦河、赵河、默河、湍河、刁河等较大河流两岸分布。洪积冲积平原仅分布在社旗至方城之间的局部地区。   盆地中环大致包括洪积岗地平原区以下,文渠、夏集至瓦店南一线以北的广大缓倾斜平原区。地貌类型主要有洪积冲积缓倾斜平原和河谷平原。前者面积广大,后者在其间呈条带状散布。其中前者是洪积平原到冲积平原的一种过渡地貌类型,与冲积低平缓平原共同组成南阳盆地中平原的主体,海拔一般为100~140米,地势由西北、北及东北向中南部和缓倾斜,地表平均坡降在1/350~1/750。另外,由于有众多河谷平原在其间呈条带状散布,因而地表也分别向河谷平原微倾斜,多与河谷平原以陡坎相接,陡坎2~8米不等,使洪积冲积缓倾斜平原呈现为河间宽阔的高平地形态。其岩性为褐色及棕褐色粘土、亚粘土、夹灰黑色粘土或亚粘土,构成该区广阔平缓的平原堆积面。区内河谷平原多位于盆地各主要河流的中游地段,在区内一般长20~30公里,宽窄不一。以白河河谷平原规模最大,长约60公里,宽为7~10公里,平均纵比降则为1/2400~1/3700,自北向南穿过该区中部,由河漫滩和河流堆积阶地两种微地貌类型组合而成。白河河漫滩特别发育,宽可达1~5公里,高出中常水位河床为1~2米。   盆地内环范围大致包括白落、构林关一线以东,文渠、瓦店一线以南,郭滩至湖阳一线以西的广阔低缓平原。海拔高度多在80~100米,地面由西、北、东三面中南部微倾斜,平均坡降为1/2000~1/5000,是南阳盆地最低缓的地区。源于盆地周围山地丘陵区的众多河流,呈向心状向该区汇聚,地貌类型主要有冲积平原、洪积冲积平原及河谷平原等。洪积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唐河东南和白河以北的刁河西南。唐河东南处于山前地带,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和缓倾斜,地表岩性为褐色亚沙土,面积很小,棕褐色亚粘土,靠近山地丘陵地带,含少量砾石,系区内洪积冲积平原的主要分布地区。刁河西南的洪积冲积平原处于岗前地带,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和缓倾斜,地表岩性为黄褐色亚沙土,面积很小;除上述地区为洪积平原以外,其他地区冲积平原分布广泛。地表岩性为褐色、黄褐色亚沙土、亚粘土及灰黑色粘土、亚粘土。地势平坦,微有起伏,相对高度多在1~2米,一般河间地区地势较高,沿河地带地势较低,但在一些较大的河流谷地两侧有呈高地形态的自然堤发育,因而在背河地带也存一些浅平洼地分布。由于区内大小河流纵横交错,致使地表微起伏形态结构十分复杂。 二、三门峡盆地   三门峡盆地地处豫、晋、陕三省接壤部位,大致在东径110°40′~110°45′和北纬34°20′~34°50′之间,东西长约120公里,南北宽40公里,南邻小秦岭和崤山,北邻中条山,东接韶山,西连渭河谷地。黄河自西而东流经盆地中间。盆地构造基础是秦岭纬向构造带的小秦岭断块与华夏向的中条山断块、崤山断块之间的复合、联合部位。地史上,该区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与变动,逐步演进为一个三角形断陷盆地。   三川峡盆地河南部分,小秦岭、崤山以北地带,地势由南向北倾斜,洪积、冲积和坡积黄土广泛分布。盆地内部的河谷平原、塬地、黄土丘陵、山麓冲洪积平原,呈与盆地一致的东西向延伸,南北排列,且井然有序。   山麓冲洪积平原主要分布在小秦岭和崤山北坡的山前地带,它又可分为洪积倾斜平原和山前低凹平原。洪积倾斜平原主要由山麓洪积扇群联合而成,尤其是沿小秦岭山脉北麓呈条带状连续分布,地势南高北低,倾角3~5°,海拔500~700米,一般由巨厚的冲、洪积物和黄土组成。较典型的山前低凹平原仅见于焦村—程村之南,海拔400~500米,呈槽状,低洼处形成湿地,长约9公里,宽1.5公里,多由上更新统冲洪积亚砂土、亚粘土及粉细砂所组成。黄土塬在盆地中沿黄河谷地南侧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面积较大,大约830平方公里,占本区总面积40%左右。区内黄土塬海拔一般500~600米,塬面大小不一,均向北微倾斜,坡度一般1~2°。灵宝宏农涧河两侧的黄土塬,塬面略呈阶梯状向北下降,明显可分出三级,当地群众称之为头道塬、二道塬等。北面大多以20~40米高的陡壁与河谷阶地相接,塬边发育有较大的冲沟。黄土丘陵与黄土低山海拔一般500~700米,相对高度100米左右,多数呈孤立分散状分布在盆地内部及其边缘地带,丘顶浑园,丘坡平缓,一般10~15°。   河谷平原由黄土物质组成,主要分布于黄河谷地南侧和其较大支流两旁。黄河南侧的河谷平原,宽度不等,各地差别较大,一般宽2000~3500米,最窄1000米左右,最宽7000米以上。由三级阶地构成,三级阶地分别高出常水位10~20米、40~70米、90~120米。第一级阶地的阶面狭窄,只数十米;第二、三级阶地的阶面宽阔,一般300~700米,地表物质主要是黄色沙质粘土。三门峡盆地的河谷平原地带是河南省棉花集中产地之一,也是粮食和果品的重要产区。 三、登封盆地   登封盆地位于豫西山地东部,四周地势相对突起,北有嵩山山脉,南有箕山山脉,均呈东西向延伸,组成登封盆地的南北边缘山地。盆地东部为豫西山地东缘的丘陵,西部是黄河与淮河流域的分水高地。登封盆地呈明显的山盆地地貌景观。盆地地形复杂,以岗地、河谷平原为主要地貌形态类型,地表沟谷纵横,起伏不平,整个盆地海拔约300~400米,地形大势为南北高、中间低。由西向东倾斜。淮河流域的最大支流—颍河发源于北部盆缘山地,两岸均有支流汇入。颍河由西向东横穿盆地中南部。   盆地地貌轮廓受构造控制现象比较明显。登封背斜、箕山背斜及大金店向斜是形成登封盆地的构造基础,盆缘山地的嵩山山脉和箕山山脉分别以登封背斜、箕山背斜为构造背景,在内、外力作用下逐步形成现代地貌特征。现代地貌过程以流水作用为主,兼有堆积与侵蚀双重作用。   盆地主要地貌类型以岗台地、平原和丘陵为主。其中丘陵地形主要分布在登封盆地的东部,依据丘陵高度差异可分为高丘陵(400~500米)、低丘陵(300~400米)。岗台地主要分布在颍河谷地与盆缘山地之间,岗地、台地与沟谷往往相间分布。其中岗地分布广泛,尤其是登封少林河以西地区,岗地顶面平坦,延伸方向为北西—南东,个别岗地长达数公里,岗间谷地宽阔,谷底平坦,土地肥沃。此外还有受到强烈切割的长条状黄土岗地。台地主要分布于登封盆地的西部,以金牛岭、冠子岭及石道与大金店之间为代表。台地顶面平坦、坡度一般小于2°,台地顶部有洪坡积相松散物质覆盖,台地边缘沟谷发育。盆地中平原有三种类型,一是颍河谷地两侧广阔的河谷平原,二是山麓地带的洪坡积倾斜平原,三是基岩裸露的波状剥蚀平原。剥蚀平原主要分布在县城北部和盆地西部,地面起伏和缓,地形表面基岩出露或部分地覆盖有风化残积物。山前倾斜平原主要分布在盆地四周,地面向盆地方向倾斜。依据成因,山前倾斜平原又可以分为山麓洪坡积倾斜平地及山前洪积缓倾斜平地。颍河谷地宽阔,自大金店以下河流两侧的阶地,共同构成河谷平原等。颍河河谷普遍发育有一、二级阶地,阶地性质为堆积阶地;三级阶地为基座阶地,由于阶地形成以后自然或人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基座阶地仅在河谷局部地段残存。 四、北部太行山区中部串珠状盆地   在河南省北部太行山区的西部中山与东部低山丘陵之间,自北而南有一系列断陷盆地,呈串珠状分布。主要有林县盆地、任村盆地、原康盆地、南村盆地、临淇盆地及河顺、东岗等盆地。最大的是林县盆地,南北长约30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临淇盆地纵横约4~5公里;其他盆地都较小,盆地中均覆盖有厚10米左右的黄土层,地势平坦,是太行山区主要的农业区。盆地边缘分布有一系列的坡积裙和洪积扇。   林县盆地形状比较完整,盆地以西为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以东为海拔400~500米的低山丘陵。盆地海拔高度在300米左右,位于盆地中的林县县城海拔高度为257米。盆地内地势西高东低。盆底的低凹处,如柳滩、陵阳等地曾有沼泽出现。盆地中覆盖有较厚的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其厚度可达100米以上,盆地西部以洪积物为主,由洪积裙构成向东倾的倾斜平原;东部主要为冲积物,形成平缓平原。洹河斜贯林县盆地,该河发源于西部的太行山中山。   临淇盆地的东面和南面为海拔700~1000米的低山,山体陡峻,河谷狭窄。盆地以西、北为起伏度较小的低山、丘陵,海拔450~550米。盆地内海拔高度一般为290~340米,其南、东部,地势较低平,中、北部有370~430米的低缓丘陵分布。盆地中堆积厚约45米的第四纪松散堆积物。   任村盆地以西为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山体呈北西— 南东走向,由于组成山体的岩层软硬相间,风化剥蚀作用使山坡陡、缓相间出现。盆地以东为由灰岩和泥质灰岩组成的低山、丘陵,由于风化剥蚀,山顶多呈浑园状。盆地中央有一列南北向延伸的灰岩低山(又名虎头山),其海拔在800米以下。任村盆地是一外流盆地,周围山地的流水由盆地向北注入漳河。 五、桐柏吴城盆地   盆地位于桐柏山区,其西南边与桐柏山脉相邻,东南、西北和东北三边多为丘陵,边界较曲折,为一似菱形的构造盆地。盆地地势由北向南逐渐降低,河流从桐柏山区的北、西、南三面汇入盆地,构成半福射状水系,淮河干流偏于盆地南边东流出境。盆地海拔一般在170米以下。   盆地内地貌类型复杂,其中岗地为盆地中主要地貌类型。高岗地海拔一般在150米以上,最高可达170~180米,与两侧河谷平原高差2040米。岗地具有不对称性,一般是东北坡陡,西南坡缓,岗地顶部呈波状起伏,宽缓的坳沟一直延伸到岗顶。低岗地一般分布在高岗地的边缘,海拔140~150米,呈岗坳相间的微波状起伏状态,比高小于20米。高、低岗地均以旱地为主,而岗间坳沟,较宽广平坦,土质肥沃,以水田为主。   冲积平原主要分布于盆地河流两侧。其中由二级阶地组成的平原,地形平坦,向河床微微倾斜,平均坡度小于3°,组成物质多为晚更新世灰褐色砂质亚粘土。由一级阶地和高漫滩组成的低平原,组成物质为全新世灰黄色亚砂土、粉砂土,底部为砂砾石层,地势平坦,向河床微微倾斜,阶地一般高2~3米,宽达400米左右。 六、豫西地区串珠状红色盆地   豫西地区各山脉与河流相间分布,其走向、流向明显地受构造线方向的影响。山脉间的盆地,受线形构造的影响,多呈狭长形,与河流呈串珠状相连。   小秦岭与崤山之间为朱阳盆地。宏农涧河横贯盆地,盆地中向心状水系发育,阶地分布与谷坡形态均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盆地中主要地貌类型是丘陵、岗地和河谷平原。盆地内广泛分布第三系紫红色砂质泥岩、砂岩和砾岩等,构成丘陵和黄土塬的基座。   崤山和熊耳山之间主要为卢氏盆地和范里盆地,洛河横贯这两个盆地,其中峡谷与宽谷相间分布,卢氏西界至磨沟口一段,为狭窄深切河谷,多呈V形;磨沟口至柏坡一段,谷地较开阔,沿河两侧发育有1~2级堆积阶地,一般宽1000~1500米,构成平坦的河谷平原。   熊耳山和外方山之间主要为嵩县盆地和汝阳盆地。在潭头、旧县和嵩县盆地的伊河段,河谷平原一般宽2000~3500米,由1~2级堆积阶地构成。嵩县盆地的河谷平原一部分,在陆浑水库建成蓄水后,很大一部分被淹没。汝阳盆地的汝河河谷平原,宽1000~2000米。这些山间盆地中平坦的河谷平原,是山区粮食生产基地。   伏牛山区较大的山间红盆地,主要有夏馆盆地、南召盆地和马市坪盆地,均属于构造凹陷盆地,有巨厚的中、新生代沉积层,地表有第三纪红色砂砾岩广泛分布,受断层构造控制,都呈西北至东南向的狭长形态。其中白河流经马市坪、南召盆地的宽谷段平原,由1~2级堆积阶地构成,一般宽2000~4000米,但很大部分被鸭河口水库蓄水淹没;湍河流经夏馆、七里坪盆地,河谷展宽,两侧发育有2级堆积阶地,形成河谷平原,一般宽2000~3000米。 第四节 特殊地貌

      河南省有较大面积的特殊地貌形态分布,主要有风沙地貌、黄土地貌和岩溶地貌。其中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豫东、豫北地区,主要地貌类型有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活动沙丘、波状沙地、风蚀洼地等。黄土及黄土地貌主要分布在与西北黄土高原相连的西部地区及黄河上游谷地,遍布18个县市,从西向东大致呈不规则的带状延伸,其垂直分布高度也自西向东逐渐降低,主要有黄土塬、黄土梁、黄土丘陵、黄土低山、黄土阶地等地貌类型。岩溶地貌相对集中分布于南阳盆地以西的淅川一带,在豫北太行山区及豫西山地区也有零星分布,有成片的石芽和纵横的溶沟,落水洞和大小不一的溶洞,也有岩溶中、低山、岩溶丘陵、峰林等大地貌类型。   一、风沙地貌河南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豫东、豫北地区,大致以郑州黄河铁路桥为中心,呈放射状沿黄河故道带或泛道带向东北、东及东南方向延伸。但黄河冲积扇南部,由于泛道众多,带状延伸的特点不如黄河冲积扇北部地区明显。风沙地貌分布在行政区划上分别隶属于黄河两岸的开封、商丘、新乡、安阳、濮阳、许昌6个地(市)34个县、(市)。其中轻沙地900万亩,重沙地700万亩,沙荒地300多万亩。尤以郑州、开封、兰考、原阳、封丘间的黄河两岸规模最大,大体形成三个中心:一是以兰考为中心,呈行列和分支状延伸到东明、商丘、马头集一带;二是以开封、中牟为中心,北起黄河大堤,南达尉氏;三是以豫北原阳、延津、内黄境内成断续条状或带状分布。   风沙地貌的形成和该区的地貌条件及相应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黄河历史上在豫东、豫北平原频繁的溃决,给平原带来了丰富的沙源,加上春、冬干旱多风,起沙风(风速>5米秒)高达115次,以及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使地面裸露,风起沙飞。三个因素相互影响、制约,形成了豫东平原形态复杂的风沙地貌类型。另外因处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环境,所以风沙地貌中固定沙丘多,中小型沙丘多,沙丘排列成垄岗状,流动沙丘常常集中于黄河故道两侧与故道平行排列,沙丘与凹地错综分布,沙地面积极广;居民点北侧常是一种环围村庄的马蹄形沙丘等。   疏松的沙粒在被吹蚀、搬运和堆积过程中,不仅阻碍交通、掩埋村庄、填塞渠道、影响气候,而且还严重影响沙区内及其边缘地区的耕地和作物的生长。1949年前兰考县6个村庄被沙埋没,民权县有18个村庄被埋没,有28个村庄被风沙所逼累次南迁;商丘县小韩庄在20年内南迁,高大沙丘紧紧围住村庄,肥沃的土地被沙埋2/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沙区面貌有了很大改变,农业生产也逐步得到提高。但由于沙荒性质尚未彻底改变,加之不断受旱灾的影响,流沙活动对农业生产危害仍很大。兰考县1962年一次大风沙毁小麦20多万亩,1963年风沙危害耕地面积30多万亩,占当时耕地面积的60%,其中绝收12万亩,占24%。   河南风沙地貌分为沙丘、洼地与沙地三大类型。沙丘分为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活动沙丘三种。风蚀洼地按积水状况作为次一级划分的依据。沙地则分为粘重的平坦沙地和质地松散易于风蚀的沙地。   (一)固定沙丘 系一种经过长期治理基本固定的沙丘。这类沙丘在豫东地区呈斑点状分布。其植被覆盖度已达40%以上。不仅草本和灌丛茂密,而且还生长有良好的乔木如枣树、洋槐、柏树等。在起沙风的作用下起沙已不显著;形态不规则,多呈盾状、垄状或新月形。一般高8~10米,最高可达20米。延伸方向不明显,沙丘两坡差异很大。此类型尤以郑州至中牟的阎家一带最为典型。   (二)半固定沙丘 是一种经过治理处于半固定状态的沙丘。半固定沙丘植被覆盖率为20~40%,一般沙丘大部分为植被所覆盖,若遇大风强烈吹扬时,局部地方可出现斑点状裸露沙。其形态特征与固定沙丘相同,但分布比较广泛,豫东、豫北地区的沙丘多半属于此种类型。   (三)活动沙丘 是一种在起沙风力的作用下随风移动的沙丘,其植被覆盖率在20%以下,甚至无植被覆盖。一般高度约8~10米,最高可达20米以上,呈西北—东南向延伸,与盛行风向垂直,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其危害性最大,是治理重点。活动沙丘可分为4个地貌类型:一是新月型沙丘,为豫东、豫北沙地活动性较大的沙丘,往往出现在地面开阔地带,平面形态呈新月形,迎风坡5~10°,背风坡30~32°,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植被稀少,活动性较大。二是垄状沙丘,是一种常见的沙丘,当风沙流前进时遇到残堤废垛和密集的灌丛阻挡堆积而成。多呈东北西南向和西北东南向,与盛行风向平行或垂直状分布,一般高度6~8米,最高10米以上,长达150~300米,宽50~100米。三是垄岗状沙丘,原为密集的新月形沙丘,在强烈风力连续作用下,新月形沙丘两翼向外扩展,与邻近的新月形沙丘连在一起,逐渐形成垄岗新月形沙丘。沙丘大部裸露,活动性较大。四是沙围,是一种环绕村庄的马蹄形沙丘,高度一般3~5米,最高达10米以上(如开封城西苏岗),迎风坡5~6°,背风坡25~30°。长度和宽度随村庄大小而定。   (四)波状沙地 是在风力和人为作用影响下形成的一种波状起伏的沙地。其中最多的沙堆、沙垄是灌丛阻挡流沙堆积而成,呈平缓的盾状或垄状,且分布散乱;沙埂则广泛地沿田间防护林展布,高度多在3米以下,呈网格状,非常规则。波状沙地虽在风沙力的作用下有不同程度的起沙现象,但沙堆、沙垄及沙埂等已基本固定。此类型在民权、兰考一带,以及朱仙镇、韩庄镇和开封一带呈大面积的连片分布,在贾鲁河谷地则呈带状分布。地表为细沙和粉沙。波状沙地多是耕地,盛产花生、西瓜、豆类等。   (五)风蚀洼地 由风力吹扬起沙形成,交错分布于沙丘之间,即所谓“两岗夹一洼”。其形状极不规则,多呈碟形和椭园形。面积由数百平方公里至数千平方公里,一般低于地表1~2米。有些洼地因潜水面低,易于干旱;有些洼地因潜水面太高,遭受盐渍威胁。风蚀洼地尚可分两种类型:一是积水洼地,包括季节性积水洼地和常年积水洼地。前者因雨季降水时间长、雨量大,雨水不易渗透或排出,形成洼地积水,一般适宜造林。后者则由于地形低凹,下有不透水粘土层,形成终年积水,可作稻田用地或种植水生植物如苇子、蒲子、藕、荸荠等,也可发展渔业等。二是不积水洼地,多辟为农田或造林用地。由于该区沙地沙来源于黄土高原,粒径较细,多半是细粉砂质或粘粒质所组成(表1—4—1),具有一定的肥力基础,加之地下淡水丰富、气候条件优越,及沙丘低矮易于改造利用,因而沙丘具有生产潜力很高的有利条件,一经固定和利用,就会为农业和林业的生产基地。

    二、黄土地貌   黄土地貌是指黄土覆盖区一系列特殊地发育过程及其所形成的特殊的黄土地貌形态。河南的黄土及黄土地貌主要分布在与西北黄土高原相连的西部地区及黄河上游谷地。西起省界,东到郑州,北至太行山南麓,南抵洛宁、宜阳、禹县、登封等地,约18个县市,分布面积11万平方公里。西南与黄土高原相连接,向东呈不规则的带状延伸,垂直分布的海拔高度向东渐渐降低。如三门峡南面张村塬海拔620~770米,向东到洛阳北的邙岭,海拔降至250米左右,到郑州北黄河南岸的邙山,海拔仅在200米上下。   河南黄土地貌的地质构造基础,属于小秦岭—嵩山东西向构造体系与新华夏构造体系交接复合地带,由燕山运动形成的断陷盆地和拗陷带组成。西部的灵宝、三门峡一带为黄河大断陷盆地,而崤山、嵩山与北面太行山之间为规模巨大的平缓向斜构成的大型拗陷盆地;伊洛双子河流域分布着一系列小型断陷盆地。黄河及其支流宏农涧河、伊河、洛河、涧河等蜿蜒于盆地之中,盆地内一般高程为120~600米。山区出露基岩地层;盆地内除分布黄土、黄土状土外,还分布第三系砂页岩、砾岩,第四系砂、砂卵石及粘性土层。河南黄土覆盖区的地质构造基础复杂,下伏地层呈波状起伏,因而黄土覆盖厚度变化较大。   河南的黄土及黄土地貌形成过程与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有显著不同的特点。河南黄土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流水作用的再搬运堆积有密切关系。河南的黄土来源于黄土高原,但主要属于洪积冲积类型,风力搬运堆积仅在三门峡盆地及四周地区比较典型。   黄土地貌形态的形成与发育主要与黄土的特殊岩性密切相关。黄土具有质地细而均匀,孔隙度高,垂直节理发育,含碳酸钙质丰富等特性,因而极易受流水侵蚀形成各种各样的地貌类型。本区受流水作用所形成的主要黄土微地貌类型有黄土陷穴、竖井、天生桥、盲沟、黄土墙和黄土柱等形态。由于河南黄土分布区年平均降雨量为555~637毫米,且暴雨较多,所以黄土地貌一般要比陕北地区发育,据其形态、成因特征的明显差异,可以划分为黄土塬、黄土梁、黄土丘陵、黄土低山、黄土阶地5种地貌类型。

      (一)黄土塬 经流水强烈侵蚀保留下来的一部分由黄土组成的高平原面,呈台地形态,称之为“塬”。其中心地区地势平坦,边缘地带倾斜明显,塬与塬之间被宽阔的深切河流谷地分割,边坡十分陡峻。这种黄土地貌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或宽阔谷地,系早期的洪积面经流水的强烈侵蚀破坏而保留的部分,多沿河谷两侧的山前地带展布,小秦岭和崤山的北麓,自西而东呈东西向带状排列,形态特征较典型的有:冯家塬、苏家村塬、犁湾塬、大庙后塬、张村塬、樊村塬及董家塬等,海拔多在600~770米,高出三门峡库区水面约260~430米,但其规模大小不等。   与黄河摆动密切相关的黄土塬,如沙河以西,由于黄河靠近小秦岭,平均距离仅10公里左右。早期黄土堆积面保留狭窄,经黄河支流的横向切割,所形成的黄土塬规模较小,一般只有十几或数十平方公里。沙河以东,黄河向北偏转,早期黄土堆积面保留宽阔,经黄河支流的横向切割,所形成的黄土塬规模较大,面积一般都在数十平方公里以上,最大可达100余平方公里。张村塬南北长约14公里,东西宽8公里左右,且塬面广阔平坦,周围边坡都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南面沿山麓地带为一狭窄的现代洪积裙,与塬面呈缓坡过渡。其他三面由于流水的强烈侵蚀,形成了极其陡峻的边坡、黄土陡崖峭壁、黄土柱及天然桥等微地貌形态。   此外,在长水到洛阳的洛河两岸,黄土塬分布也较为广泛,一般左岸范围广阔,但由于冲沟发育,塬面较为破碎;右岸范围狭窄,冲沟不很发育,塬面保存较完整。洛河两岸的黄土塬面高出洛河约150~200米。偃师、巩县、荥阳等地的河谷冲积平原的两侧,黄土塬分布也相当广泛,但地势较低,高出附近河面20~60米不等,塬面起伏较大,切割也较为破碎。   (二)黄土梁 黄土梁是黄土塬经流水的强烈侵蚀而形成的一种梁状黄土地貌类型,在阳平川以西至省界的小秦岭北麓以及三门峡市东磁钟至大安一带,发育较为典型。基本形态呈平顶状或梁峁状。平顶梁顶部较宽,一般为400~600米,略呈穹形,坡度多为1~5°,沿分水线的纵向倾斜度不过1~3°。梁顶以下有明显的坡折,其下为坡长较短的梁坡,坡度均在10°以上,最大可达35°。梁的两侧多为直线坡,只有沟头谷缘上方为凹形坡。黄土梁的延伸方向与黄河横交或斜交,当地称之为“岭”,如阳平附近的白家岭,磁钟东的位点岭。峁梁或梁峁系平顶梁经流水的横向侵蚀进一步演变而成。即平顶梁顶部被分割成许多孤立的小黄土丘。峁呈椭园形或园形,而中间穹起,由中心向四周倾斜,坡度一般为3~10°。峁顶周缘以下直到谷缘的峁坡面积很大,均为凸形坡,坡度一般为10~15°。峁与峁之间有明显凹下的分水鞍,当地称“哑口”。郑州北黄河两岸的邙山,也有这种黄土梁的局部分布,呈东西方向,长18公里,高出黄河水面100余米,顶面平缓,微有起伏,呈现为较典型的黄土梁形态。   (三)黄土丘陵 黄土丘陵是一种由黄土组成的丘陵地貌形态。这种形态无明显的延伸脉络,被流水切割得较为破碎。与一般丘陵明显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岩性不同及其破碎程度的差异。由于黄土易于受到流水侵蚀,因而其间沟壑纵横,其沟壑深十几米至数十米不等,最深可达100米以上。大部分河谷不仅切穿了黄土层,而且深切于下伏基岩中,谷底狭窄,谷坡陡峻。很多地方黄土只是覆盖在丘陵顶部,基本形态受下伏地貌形态控制。一般顶面较为平缓,高度也大体相当,依稀可辩早期黄土堆积面的轮廓。这种地貌类型在黄土覆盖区分布广泛,除上述两种地貌类型外,大都属于黄土丘陵。

      (四)黄土低山 黄土低山是黄土地貌的一个特殊类型,兼有黄土地貌与普通地貌的特点。主要呈条带状分布于灵宝东南部的崤山北侧,海拔高度较大,一般700~800米,相对高度350~500米,坡度25°左右。大部分为浅黄色或红色的厚层黄土覆盖,局部出露古老的变质岩层,或石英岩、石英砂岩、第三纪红色砂砾岩层等。山坡较陡,脉络明显,山岭起伏较大,高差60~80米。由于植被稀少,地面裸露,流水侵蚀作用十分强烈,年水蚀模数2000吨/平方公里,“V”形沟谷广泛分布,多数冲沟侵蚀切穿黄土层,深入基岩,冲沟一般有二级以上的支沟。   (五)黄土阶地 黄土阶地是由黄土组成的河流堆积阶地,主要分布在三门峡水库大坝以上的黄河南岸。由于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抬升,黄土组成的黄河堆积阶地,呈台地形态高居于黄河以上,形成一种特殊的黄土地貌类型。在地貌上反映明显的黄土阶地主要有两级,一级阶地以大营一带的地表为代表,海拔约350~380米,高出库区黄河水面25~55米左右,宽4~5公里,长达20多公里,地面完整平缓,微有起伏。另一级阶地以三门峡市周围的地面为代表,海拔约390~430米,高出库区黄河水面65~115米上下。其形态特征与前述阶地基本相似,但由于形成时间较早,地势较高,流水的侵蚀作用甚为显著,因而沟壑较为发育,不少沟壑已伸进阶地内部。此外,在孟县以西,莲地以东的黄河两岸,也有这种黄土阶地断续分布,如坡头—吉利一带,黄土阶地发育较好。   五种地貌类型中,黄土丘陵与黄土塬、黄土梁具有大体相似的形成发育过程,由早期完整的黄土堆积面在流水作用的强烈侵蚀下,破坏演变而成。黄土丘陵(甚至是黄土低山)受流水的侵蚀作用更为强烈,因而形态更为破碎。沟壑密度一般为1~3公里平方公里,沟壑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5~20%。沟壑深度多在十几米至数十米之间,深者可达100米以上。其中大部分沟谷,不仅切穿了黄土盖层,而且深切于下伏基岩内。黄土丘陵与黄土低山两种类型,其地面起伏受下伏地貌形态的控制。仅在上部黄土盖层,在流水作用的侵蚀下,呈现出特殊的黄土地貌形态,但一般顶面较平缓,高度也大体一致。 三、岩溶地貌(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是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以化学过程为主、机械过程为辅的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与改造所形成的一种地貌形态)   河南省的岩溶地貌不如南方典型,但别具一格。河南省的岩溶地貌相对集中分布于南阳盆地以西的淅川一带,有成片的石芽和纵横的溶沟,落水洞和大小不一的溶洞。在豫北太行山区的灰岩中山和低山中,溶洞、溶蚀宽谷、地下河及泉等岩溶地貌形态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在伏牛—熊耳山区,河谷侧坡发育有2~3层溶洞,如栾川西的鸡冠山,卢氏西南的五里川和双槐树等也有较大的溶洞发育,溶蚀形态发育较为典型,洞内溶积地貌类型都较齐全。嵩山地区老庙山一带,由于广泛出露寒武系和奥陶系的石灰岩,具有岩溶地貌发育的良好条件,溶蚀形态有溶痕、溶隙、溶孔、溶穴、溶沟与石芽、干谷与旱谷、盲谷、落水洞、溶洞等多种形态。其中尤以溶洞和旱谷最为发育。溶洞具有成层性特征,且层层相连、溶道构通,宛若楼房。省内岩溶地貌类型,按形态、成因原则,可分成5种地表与地下岩溶地貌形态。   (一)岩溶中山 岩溶中山主要分布在伏牛山南坡淅川县的北部地区,海拔600~1000米,少数山峰超过1000米,最高峰封子山海拔1006米,相对高度500~700米,山势高峻,是区境老灌河和丹江支流的最高分水山岭,岭脊狭窄,北坡陡,一般25~40°,南坡较缓,为20~30°。灰岩出露地带,山坡有溶沟,谷坡有溶洞。大部分植被条件较好,森林连片分布,流水侵蚀很微弱。此外,在伏牛山、熊耳山及太行山等山地也有此地貌类型分布。   (二)岩溶低山 岩溶低山主要分布在嵩山、熊耳山、伏牛山等山地。相对集中分布淅川县境西北部、东部和西南部,海拔400~700米,部分山峰在700米以上。其中棋盘山746.3米,尚山960.4米,相对高度200~600米,地势较低缓。山坡被沟谷、河谷强烈侵蚀切割,山体较破碎。多数山岭平缓,山坡坡度一般20~30°,山坡下部多覆盖有红色粘土层。岩溶低山区的灰岩山坡,地表岩溶现象明显,溶蚀形态较为典型。淅川县城东的西簧和毛堂附近地区的灰岩山坡,石芽成片分布,其间溶沟纵横,石芽高度不等,一般高1~3米,溶沟宽度不一,多数0.5~1.5米,大部分溶沟里都有较厚的红色粘土层,被利用于种植作物,为该区特有的溶沟坡耕地。在灰岩坡麓地带,有红色粘土覆盖的埋藏石芽,经基建开挖,石芽出露,形态典型,交错排列。岩溶低山区,一般植被条件较差,部分基岩裸露,流水侵蚀明显。山坡下部和缓坡地带,有较厚的坡积土层,多开垦为耕地,但因岩溶地貌发育,地表水漏失现象严重,水源缺乏,使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三)岩溶丘陵 岩溶丘陵在淅川地区,海拔一般200~400米,相对高度80~200米,呈带状分布在丹江、老灌河和刁河谷地两侧。其中灰岩丘陵的岩溶现象明显,丘顶一般较平缓,有的是浑园形孤丘,有的为条形岗丘。丘间地和丘坡下部,土层较厚,耕地分布较集中,但易遭干旱。丘陵区流水侵蚀作用较强烈,年水蚀模数500~800吨平方公里。   (四)溶洞 溶洞在豫西山地分布较广泛,一般灰岩分布区都有规模不等的溶洞发育。岩溶地貌集中分布的淅川县,在不少山坡和河谷侧坡,如荆关、寿湾、西簧、毛堂和杜湾等地都有较大的溶洞分布,洞内石柱、石钟乳、石笋等溶积微地貌形态相当齐全。溶洞分布的最大一个特征是溶洞分布的成层性,无论是在伏牛山、太行山,还是在嵩山地区等,一般都可看到2~3层溶洞虽规律的层状分布。体现了洞穴形成过程中的阶段性,也反映了它是随着地壳的间歇性抬升而形成的。   其中已发现的嵩山北坡老庙山地区的溶洞群。共有各种溶洞百余座,其中规模较大的有30多个,老庙山地区岩溶地貌发育,在区域构造线的控制下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在构造与水动力条件控制下,具有垂直分带规律。该区内的溶洞群主要分布于三个高度带上,它们分别是:650~700米、500~550米和400米左右。此外还有峰顶面、涌泉和间歇泉的出露部位均有垂直带状的特征,这是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抬升和水动力条件联合作用的产物。此外,岩溶地貌发育的区域差异性还受可溶性的岩石的岩性的控制。   (五)峰林 河南发现的峰林仅见于淅川县境和嵩山的老庙山区。其形态虽不如云贵地区典型,但也山峰林立,具有暖温带峰林的特色。嵩山地区峰林的演化过程尚处于峰丛和峰林阶段,很少有孤峰出现。 四、冰川地貌与火山地貌   (一)冰川地貌 由于豫西山地主脊地带海拔很高,第四纪时期山地曾受冰川的冰蚀作用。大约在1800米左右的高度,冰斗及似冰斗地貌形态分布较普遍,且保存也较完好。在小秦岭山脉的秦岭金矿与抢马金矿,冰斗形态较为典型,冰斗四周为高度不大的山峰环抱,中部为开阔平坦的冰斗小盆地,冰斗口前部有一呈悬崖峭壁状的陡坎或深切的“V”型谷,形成急流或瀑布。其平面轮廓近似椭园形,短轴在150米左右,长轴一般均在600米以上,四周山坡坡度一般在45°以上,山顶分水岭则较为平缓,盆地有粘土及亚砂土堆积,常积水形成沼泽,其中往往多生长水生或喜湿植物(如芦草)。另外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顶也有此类冰斗地貌形态分布。如伏牛山龙池 的山顶北侧,有一冰斗积水成湖,故称“龙池”,它大约位于2100米左右的山顶。此外,在栾川南部和鸡角尖,西峡北部的桦树盘,古冰斗形态也保存较好。   (二)火山地貌 受第三纪火山运动的作用,宝丰大营一带出露有新第三纪火山岩(又称大营群),主要为安山岩,分布面积约140平方公里,厚度在400米以上,在地表呈台地或丘陵地貌形态。在鹤壁南部,分布有残留火山颈和火山口相堆积物,为多次喷溢的产物,上新世曾有过火山喷发,甚至到第四纪初仍有火山活动,最大的深山和黑山等古火山,现在呈孤立的玄武岩岗地形态。显而易见,河南山区在新第三纪时有过涉及地壳深处的构造活动。 第五节 地貌分区  

      地貌分区一般采用多级划分方法。根据河南省地貌类型的区域分异规律和地貌的研究程度,采用三级划分方案。一级地貌区的划分标志,主要是大地貌形态的一致性、大地构造单元和新构造运动的区域相似性,以及农业发展方向的大体一致性。二级地貌区的划分,主要是中地貌形态上和成因上的相似性,次级大地构造和次级新构造运动的一致性,农业利用方向基本一致。三级地貌区的划分标志,是地貌形态基本相同,地貌类型较单纯,地质构造大体一致,农业利用现状基本相同。因此河南省可划分为2个第一级地貌区,7个第二级地貌区,31个第三级地貌区(见表1—5—1)。为避免内容重复,这里仅分述第二级地貌区的地貌特征,以获得河南省地貌区域分异的轮廓性概念。 一、太行山地区   该区包括邵原、王屋、西万、焦作、薄壁、黄水、潞王坟、庙口、汤阴、水冶、安丰一线西北的河南省西北部边境地区。区内山地属于太行山脉的西南段,呈向东南突出的不规则的弧形带状,构成山西高原与黄(河)卫(河)平原的天然屏障。大致从博爱到济源以西的省界,山脉走向转为东西向,从林县到博爱的山脉,走向为北北东—北东向。太行山脉的主脊地带,主要由寒武—奥陶纪灰岩构成的中山类型,海拔多在1500米以上。区内山地地貌呈明显的弧形带展布。中山集中延伸在西北部的边界地带,构成较规则的弧形山地的核心。东北部的盆地、低山丘陵、台地等也依次呈弧形带状排列。   林县以西的太行中山,为断块构造中心,山势异常陡峻,有南北延伸的多级嶂壁,呈直立的悬崖峭壁,山峰顶部较平坦,向西过渡为山西高原。济源市以北的太行山地,海拔1600~1800米,山体峻峭,个别山峰超过1800米。但沁阳以北一带的太行山地,地势较低,海拔多在800米以下,是晋豫间天然交通要冲。   太行山主脊中山以东以南,山势明显降低,低山、丘陵、台地广泛分布,其间有一些拗陷盆地和宽阔平缓的河流谷地。较大的盆地有林县盆地、临淇盆地、原康盆地、南村盆地等,纵横约10~25公里。这些盆地和谷地地势平缓,土层深厚,水源较丰富,是太行山区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二、伏牛—熊耳山区   该区位于豫西中部,是面积最大的二级地区,范围大致北到小秦岭、崤山和嵩山北麓,与黄土丘陵区相接,东抵豫东平原的西缘,北以200米等高线为界,南至南阳盆地北部边缘,西到豫、陕境界。   区内山地系秦岭山脉向东的延伸部分,由小秦岭、崤山、熊耳山、伏牛山和外方山等较大山脉组成。各山脉在西部集结,构成高峻雄伟的山岭,海拔多在1000~2000米,部分山峰超过2000米,是河南省最高山区。整个地势自西向东有规律的逐渐降低,并向北、向南缓缓下降,地貌类型也由中山—低山—丘陵作有规律的变化。区内河流分别注入黄河、长江和淮河,分属三大水系。山脉走向、河流走向、流向明显地受构造线方向的影响,使它们呈扇状向东北、向东和向南延伸散射。山脉间的盆地,受线形构造的影响,多呈狭长形,与河流呈串珠状相连。   该区地貌的基本轮廓受构造单元和地壳运动产生的构造格架所制约;新构造运动在地貌上反映也较明显。栾川、卢氏一线以北地区,属于豫西地台范围,主要由变质较深的前震旦亚代结晶片岩、片麻岩和混合岩等组成其基底,震旦亚代和古生代海相沉积,以及中、新生代陆相碎屑沉积层不整合于基底之上,部分地区夹火山喷发盖层。断裂发育,多形成菱形断块。褶皱形态较为开阔平缓,大部分被断裂所破坏,使构造复杂化。因长期受侵蚀,褶皱断块构造地貌形态已不明显。北东和东西向两组断裂,对于地貌的基本轮廓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栾川、卢氏一线以南地带,属于“秦岭地轴”范围,吕梁运动就隆起上升,形成条带状山脉。山脉长期上升遭受严重剥蚀。燕山运动发生褶皱和断裂,形成断裂极为发育的大复背斜,断裂上升地带形成高大山脉,断陷下降区造成山间构造盆地,同时有大规模的花岗岩侵入。主要岩层除前震旦系变质岩外,还有后期侵入的花岗岩。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本区总体抬升,流水侵蚀下切加强。区内有较大的河流宽谷段多有2~3级阶地,狭窄河谷段深切曲流发育。山间盆地中的红层多受强烈切割,形成沟壑纵横的红色丘陵。   该区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域广阔,面积约34100多平方公里,占河南省山地总面积的39.3%。其中中山主要分布在小秦岭、崤山和熊耳山的西段,位于灵宝、陕县、洛宁、嵩县、栾川等县境内,以及伏牛山主脉及其向东北和向东南延伸的山岭,遍及卢氏、栾川、嵩县、汝阳、鲁山、南召、镇平、内乡和西峡等县境,其海拔在1000~2000米,相对高度部分在1200米以上。山地多由燕山期花岗岩和古老变质岩组成,形态成因基本一致,但也有差异。低山丘陵区分布范围广,但相对集中在三个地区:一是伏牛山东北部低山丘陵区,东西窄长,深低山和浅低山为主(二者共占80%以上)。二是伏牛山东南部低山丘陵,深低山、浅低山和高丘陵占绝对优势,三者的面积占本区总面积的90%以上,低丘陵、山间盆地与河谷平原面积较小。三是嵩山低山丘陵区,以高丘陵、低丘陵和黄土丘陵所占面积最大,其次是深低山和浅低山。该区地貌条件较适宜于林、农、牧、副等各业的综合发展,属于国家批准开展豫西山地综合开发规划的重点地区。土地资源潜力大,矿产资源也很丰富,其中煤、铝、金、蓝石棉、钼等矿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三、桐柏—大别山地区   该区位于河南省南部边缘地区,大致包括南阳盆地以东、舞阳、板桥、确山、平昌关一线以西,信阳、光山、双椿铺、武庙一线以南的广大山地丘陵区。   区内山地丘陵主要属于柏桐山脉和大别山脉,部分属于伏牛山脉向东南延伸的山地。因蜿蜒于河南、湖北两省边境,再向东伸展,进入安徽境内称为霍山,又因都位于淮河之南,通常又合称为淮阳山地。桐柏山脉呈西北—东南向延伸,主脊以浅中山和深低山为主,其中北部为连绵起伏的低山和丘陵。大别山脉近于东西向延伸,主脊地带以深低山、浅低山、深中山和浅中山为主,其北侧则主要为丘陵。并有些低山散布在其间。两山脉在武胜关相接,构成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区内地貌差异明显。中低山主要分布在祁仪、鸿仪河、董家河、浉河港、涩港、定远店、陡山河、沙窝、伏山、苏仙石一线以南的广大山地区近山脉的主脊地带,属于桐柏山的东北侧和大别山的西段北侧,两山脉紧密相连接共同组成一个较完整的山地。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两个地区,一是在桐柏大别山地区的西北部,由伏牛山地的余脉和桐柏山地组成,范围大致包括桐柏、固县一线以北,方城、杨楼一线东南的低山丘陵及盆地,构成南阳盆地与豫东平原间狭窄而低缓的山岭地带。二是在东北部,区内地貌类型以低山丘陵为主,河谷平原分布也十分普遍,主要分布在沿灌河、白露河、潢河、塞河、竹竿河、游河及较大支流的两岸分布,由河漫滩和河流堆积阶地组成,宽1~5公里不等。此外,该区大小水库甚多,其中大型水库有南湾、石山口、五岳、泼河、鲇山5座。   该区地质构造为近东西方向延伸的褶皱系,由不同变质程度而且具有混合岩化的片麻岩、片岩类组成。燕山运动期间岩浆活动和断裂活动强烈,形成了分布较广泛的花岗岩侵入体和规模较大的走向断裂,奠定该区地貌组合基本平面格局的基础。从新生代以后,该区一直处于差异抬升状态,特别是新构运动对于地貌高低起伏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该区山地山势不高,地势破碎,但因位于平原地区,仍显得相当高峻,成为长江与淮河的天然分水岭。又因山地处于北亚热带范围,水热条件较好,不少地方生长着一些亚热带林木,野生动物资源也很丰富,是河南省自然保护区较多的地区。 四、南阳盆地区   南阳盆地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范围大致包括内乡、陶岔一线以东,赤眉、马山口、里路店、方城一线以南,羊册、官庄一线西南及马谷区、新集、黑龙镇、湖阳一线西北的广大地区。   盆地中盆边向中心和缓倾斜,地势具有明显的环状和阶梯状特征。盆地外围为山地丘陵所环抱,边缘分布有波状起伏的岗地和岗间凹地。大部分岗地宽阔平缓,海拔140~200米,由盆边向盆地中心延伸,岗、凹之间坡度平缓没有明显界线,常常是“走岗不见岗,走凹不见凹”。盆地中南部为地势平缓的洪积冲积平原和冲积平原,海拔80~100米,略向南倾斜。在盆地中还分布着一些互不相连的孤峰,如隐山、丰山、蒲山、独山、光山、紫山、塔子山、磨山、羊山等9座。唐、白河自北而南穿过盆地,水系呈扇状,唐河切割深、河床窄、弯道多,比较稳定,沿河阶地较窄。白河则切割浅,河床宽浅,多沙滩,河槽不稳定,沿河分布有较宽的阶地。总之,南阳盆地地面广阔平缓,土层深厚肥沃,水源较丰富,灌溉和排水条件均很好,是河南省重要的农业基地。   南阳盆地是南襄拗陷盆地的一部分,位于其北半部。整个拗陷盆地从白垩纪以来是以沉降为主的,周围山地丘陵相对抬升,在其抬升的过程中伴随着流水的强烈侵蚀剥蚀作用,大量的松散物质在盆地中堆积下来,形成了巨厚的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的松散堆积层,特别是第四系粘土、亚粘土和亚沙土堆积覆盖极为广泛,从而形成现阶段的各种堆积平原形态。 五、洛阳—三门峡黄土丘陵区   该区位于豫西山地北部,绝大部分在黄河南侧,西至省界,东到豫东平原西缘,南接熊耳—伏牛山区,北接太行山地。面积广阔,轮廓狭长,包括三门峡—灵宝黄土塬和黄土丘陵区;伊、洛河下游黄土丘陵区;洛河中游黄土塬和黄土丘陵区;渑池—王屋黄土低山、丘陵区4大部分。   区内除渑池、新安等县有较大面积石质山地外,其他地区都是黄土成片分布,黄土地貌占优势。黄土分布面积约9820余平方公里,占本区总面积的62%。黄土分布的地形部位,主要是河谷地带、山间盆地、山前坡地带。黄土在山地覆盖高度一般为250~700米,灵宝、三门峡一带黄土覆盖高度较大,达到750~900米。黄土层厚度,西部较厚,为50~180米,最大厚度超过200米;东部较薄,一般在20~110米。该区黄土是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堆积形成的。其成因主要有冲积、洪积和坡积的不同类型。各期堆积的黄土,多经流水的再次搬运堆积。   区内黄土地貌,有黄土塬、黄土丘陵、黄土低山、黄土冲沟和黄土物质组成的河谷平原等主要类型。其中黄土丘陵分布面积最广,约占本区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其次是黄土塬和黄土低山。其形态、成因、发育和分布,各具特征,在改造利用方面,特别是农业生产利用上有着明显的不同特点。   区内植被稀少,森林植被覆盖率在8%以下,大部分地面裸露,加之该区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黄土抗蚀能力也弱,因而是豫西地区也是河南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方。这里大部分年水蚀模数2000吨平方公里,部分达到2200吨平方公里,沟壑密度达1~3公里平方公里,沟壑面积占8~16%。因而急需大力造林种草,保持水土。另外,形成地貌的重力作用以崩塌为主。崩塌块体一般较小,但出现频率大。崩塌发生较多的地段,集中于黄河岸边,深切沟谷侧坡以及陇海铁路沿线的部分边坡和一些公路边坡。   区内构造和构造活动在地貌上反映较明显。中部渑池、新安地区的山地,属崤山拱断型构造,褶皱断块形态比较清楚;西部三门峡—灵宝一带,东部洛阳、洛宁、伊川地区,均分别属于中新生代凹陷,都表现为十分明显的山间盆地地貌形态。东西向、北西向、北东向和南北向的构造,对该区地形地势与地貌发育,均有明显影响。东西向和北东向构造的影响尤为显著。崤山呈北东向延伸;洛河、伊河流向东北;涧河自偃师向东流,汇入洛河;黄河的流向,在区内几经改变,先由东西转东北,再折东南,后又复东西。各条河流的流向及流向的改变,分别反映了河流发育与不同构造相适应的特点。 六、淮河冲积湖积平原区   该区位于沙颍河以南,伏牛山地以东,大别山以北,主要是淮河泛滥冲积和湖积而形成的低缓平原。地势低下而平坦,大体向东南微倾斜,与河水流向一致,地面坡降很小,平均为1/5000~1/6000;海拔多在35~50米之间,属于低平原类型。平原西部边缘地带,地势较高,海拔为50~10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   该区最大特征是:浅平洼地和湖洼地分布面积相当大,多分布在河间平原和沿河两岸的平地上。浅平洼地有槽状的和碟状的,常向一个方向倾斜,群众常称为坡洼,或叫陂,多雨时洼地可能短暂的积水。湖洼多是封闭的,积水期长,呈湖泊或沼泽状,其长轴方向和湖洼的排列方向,常与地表倾斜方向一致,沿河分布的湖洼多呈串珠状排列。   平原上河流发育,大小支流众多,是河南省河流密度最大地区。河道曲流发育的很典型,常形成牛轭湖和遗弃河道。零星分布于平原上的残丘和岗岭,则改变了平原的单一形态。平原上还保存有一些湖泊,如宿鸭湖、吴宋湖、茶奄湖、蛟停湖、马湖、秦湘湖、倒潮湖、菱角湖、潼蒙湖以及老王坡等,现湖泊面积日趋缩小,如蛟停湖、灵湖等湖泊面积已缩小到几十平方公里,变成了沼泽。   淮河冲积湖积平原在地质构造上属于淮河台向斜的一部分,燕山运动以来就以沉降为主,第四纪仍处于下降阶段。故广阔的平原上沉积了深厚的河流相和湖相疏松堆积物。第四纪地层的厚度变为150~500米,这种地壳下降和大量物质的堆积作用,是该区现代平原地貌类型的形成基础。新构造运动的振荡性和差异反映在该区地貌上,是淮河及其支流沿岸分布有2~4级阶地,汝河沿岸可见到3~4级阶地。上蔡县一带是近期的隆起地区,形成近南北向的岗地,出露岩层为中更新世红褐色亚粘土。区内河流众多,流水不畅,历史上常有河道决口,泛滥成灾现象,特别是浅平洼地和湖洼地经常遭受洪涝灾害。 七、黄河洪积冲积平原区   该区是以黄河大冲积扇、漳河冲积扇、安阳河冲积扇、沁河冲积扇和双洎河冲积扇等组合而成的冲积扇平原,其中黄河大型冲积扇为平原的主体。   黄河以北的平原是黄河大冲积扇的北翼,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微倾斜,地面平均坡度1/4000左右。该区是历史上黄河决口泛滥和改道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反映黄河变迁的地貌形态特征十分明显,如故河道高地、故高道洼地、故河漫滩地、故背河洼地等地貌形态分布较为普遍。武陟、修武一带西南—东北向延伸的郇封岭,长约40公里,宽3~6公里,高出两侧平地2~4米,最高处达5米以上,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老的黄河故道遗址。古阳堤从武陟圪壋店东北经朗公庙、汲县、滑县至濮阳与金堤相接,西北侧为故背河洼地,东南侧是故黄河滩地,高亢平坦,两者高差一般为1~3米,最大达5~6米。在故黄河滩地东南侧除有故黄河道洼地断续分布外,与其平行展布的沙丘沙地,是故河床松散沙质沉积物,经后期风力作用的产物。是该区内所能看到的规模最大、形态也较为完整的黄河故道带。此外,半坡店、上官一带,昨城、黄德一带,以及滑县、内黄一带,有东西向、西北—东南向及西南—东北向的故黄河滩地残存。区内其他平坦地区,与历史上黄河频繁地决口泛滥沉积密切相关。   黄河以南的平原属黄河大冲积扇的南翼范围。平原地势向东南倾斜,微地貌较复杂,有古河槽、古河滩、古背河洼地、古泛道、决口扇、沙丘沙岗、沙地等多种类型。从兰考到虞城一线,有一条走向略偏东南的古黄河道,宽约8公里,高出地表8~10米,在故道中仍有宽500~1500米的古河床遗址。新郑 —尉氏—杞县—宁陵一线以北,有大面积沙丘、沙岗、沙地及洼地,是黄河近代泛滥冲积的遗迹,风沙、盐碱灾害较重。该线以南,则为泛淤平地,地势较为平缓,土质多为沙壤土或壤土,是生产潜力较大的农业地貌区。   花园口至东坝头长达120多公里的黄河河道是横卧在大平原上的“悬河”,也是黄河的“豆腐腰”地段。黄河通过决口泛滥和改道把大量泥沙堆积在豫东平原上,使黄河冲积扇不断扩大和前移,形成华北大平原的主体。黄河河床,高于两岸堤外平地3~10米。堤外为宽1~5公里长带状的背河洼地,常积水成湖泊状或沼泽状。大堤内有三级滩地。大堤两侧2~13公里内的狭长地带,是黄河浸润盐渍区。耕地面积约600多万亩。由于黄河河床抬高,河水向堤外大量漫渗,抬高地下水位,引起土地的土壤盐渍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引黄淤灌,使沿黄两岸大多盐碱地变成了米粮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