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至明清时期河南省省域建置历史介绍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19-12-19 属于: 河南历史
  •   这一时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并发展到顶峰的时期,各个王朝都在河南省境内设置了以郡县制为主体的政区建置。随着封建王朝的不断更替,这一政区建置体制则更加完备、更加严密,适应了不同时期封建统治的需要。 一、秦至东汉   (一)秦朝(前221~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采纳李斯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两级地方行政区划制度。推行郡县制初期,秦将全国划分为36郡,后扩展到46郡。每郡设郡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设郡尉管郡内军务,设监御史管监察。每郡分若干县,县设县令,为一县之长,设县尉管全县军务、治安,设县丞管司法和税收。   河南省黄河以南地区分属三川、颍川、南阳、砀、东、陈等6郡管辖,黄河以北地区属河内郡及邯郸郡的南境,豫南的信阳、固始等地则划归衡山九江2郡地界。各郡归河南省所辖属县情况如下:   三川郡:洛阳(郡治,洛阳市东)、陕县(三门峡市)、渑池(渑池县西)、新安(渑池县东)、宜阳(宜阳县西)、河南(洛阳市)、平阴(孟津县北)、缑氏(偃师县东南)、巩县(巩县西南)、梁县(临汝县西)、荥阳(荥阳县)、京县(荥阳县南)、卷县(原阳县西)、阳武(原阳县东南)。   颍川郡:阳翟(郡治,禹县)、阳城(登封县东南)、新郑(新郑县)、苑陵(新郑县东北)、尉氏(尉氏县)、长社(长葛县东北)、颍阴(许昌市)、许县(许昌市东)、颍阳(许昌市西南)、襄城(襄城县)、郏县(郏县)、昆阳(叶县)、舞阳(舞阳县西)。   南阳郡:宛县(郡治,南阳市)、 县(叶县西)、叶县(叶县南)、阳城(方城县东)、郦县(南阳市北)、析县(西峡县)、丹水(淅川县西南)、穰县(邓县)、胡阳(唐河县南)。   砀郡:睢阳(郡治,商丘县南)、大梁(开封市)、开封(开封市南)、陈留(开封县东南)、雍丘(杞县)、外黄(民权县西北)、济阳(兰考县东北)、襄邑(睢县)、菑县(民权县东)、蒙县(商丘市东北)、虞县(虞城县北)、栗县(夏邑县)、砀县(夏邑县东南)、酂县(永城县西)、芒县(永城县北)。   东郡:濮阳(郡治,濮阳市南)、白(滑县东)、长垣(长垣县东北)、燕县(封丘县北)、酸枣(延津县西南)。陈郡:陈县(郡治,淮阳县)、阳夏(太康县)、柘县(柘城县北)、苦县(鹿邑县)、固陵(太康县南)、项县(沈丘县)、上蔡(上蔡县西南)、平舆(平舆县北)、新蔡(新蔡县)。   河内郡:怀县(郡治,武陟县西南)、河雍(孟县西)、野王(沁阳县)、武德(武陟县东南)、修武(获嘉县)、朝歌(淇县)、安阳(安阳市南)。   邯郸郡:今内黄、浚县等地属该郡南境地域。   此外,信阳市一带属衡山郡管辖,固始县一带属九江郡管辖。   秦朝时期,通过推行郡县制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权,在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历代都基本上沿袭了这种中央集权制,并不断使这一体制得到加强。   (二)西汉(前206~公元24年) 西汉初,在地方行政体制上实行郡(国)县并行制度。郡县直隶中央,另有数十个诸侯王国分封全国各地。这些诸侯王国各统若干郡县,一如中央之制,权势极大。以后西汉中央实行“削藩”政策,大大削减王国的土地与权力。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为加强对地方行政的监察,把全国划分为朔、豫、冀、兖、徐、青、荆、扬、益、凉、并、幽、交等13个监察区域,称13部(州),每部(州)设刺史1人,巡察所属郡国。在京师及所属地区,则设司隶校尉部。其后刺史权力逐渐扩大,并且配置官署,固定治所,州逐渐由监察区变为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区划,州刺史也成为最高的地方行政长官。这样,汉初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制发展成州郡县3级制。   据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的政区划分,河南省分属司隶校尉部、豫州刺史部、兖州刺史部、荆州刺史部、冀州刺史部、扬州刺史部所辖。河南省境内各部(州)所辖郡(国)县情况如下:   1、司隶校尉部 弘农郡:弘农(郡治,灵宝县北)、卢氏(卢氏县)、陕县(三门峡市)、宜阳(宜阳县西)、渑池(渑池县西)、丹水(淅川县西南)、新安(渑池县东)、析县(西峡县)、陆浑(嵩县东北)。   河南郡:雒阳(郡治,洛阳市东)、荥阳(荥阳县东北)、偃师(偃师县东南)、京县(荥阳县南)、平阴(孟津县北)、中牟(中牟县东)、平县(偃师县西北)、阳武(原阳县东南)、河南(洛阳市)、缑氏(偃师县东南)、卷县(原阳县西)、原武(原阳县)、巩县(巩县西南)、谷城(洛阳市西北)、故市(荥阳县东)、密县(密县东南)、新成(伊川县西南)、开封(开封市西南)、成皋(荥阳县西北)、苑陵(新郑县东北)、梁县(临汝县西南)、新郑(新郑县)。   河内郡:怀县(郡治,武陟县西南)、汲县(汲县西)、武德(武陟县东南)、波县(济源县东南)、山阳(温县东北)、共县(辉县)、平皋(温县东)、朝歌(淇县)、修武(获嘉县)、温县(温县西)、野王(沁阳县)、获嘉(新乡市西)、轵县(济源县南)、沁水(济源县东北)、隆虑(林县)、荡阴(汤阴县)。   2、豫州刺史部   颍川郡:阳翟(郡治,禹县)、昆阳(叶县)、颍阳(许昌市西南)、定陵(舞阳县北)、长社(长葛县东北)、新汲(鄢陵县东南)、襄城(襄城县)、郏县(郏县)、舞阳(舞阳县西)、颍阴(许昌市)、嵩高(登封县)、许县(许昌市东)、鄢陵(鄢陵县北)、临颍(临颍县西北)、父城(平顶山市西北)、成安(临汝县东南)、周成休(临汝县东北)、阳城(登封县东南)、纶氏(登封县西南)、郾县(郾城县南)。    汝南郡:平舆(郡治,平舆县北)、阳安(确山县北)、阳城(漯河市东)、 强(临颍县东)、女阳(周口市西南)、吴房(遂平县)、安成(正阳县东北)、南顿(项城县西)、朗陵(确山县南)、宜春(确山县东)、新蔡(新蔡县)、新息(息县)、灈阳(遂平县东)、期思(淮滨县东南)、慎阳(正阳县北)、召陵(漯河市东)、弋阳(潢川县西北)、西平(舞阳县东南)、上蔡(上蔡县西南)、西华(西华县南)、长平(西华县东北)、宜禄(郸城县东南)、项县(沈丘县)、安昌(确山县西)、安阳(息县西)、博阳(周口市东南)、成阳(信阳市北)、定陵(临颍县西南)。   沛郡:栗国(夏邑县)、祁乡(夏邑县北)、建平(夏邑县南)、酂县(永城县西)、敬丘(永城县西北)、芒县(永城县北)、建成(永城县东南)。   梁国:睢阳(治所,商丘县)、砀县(夏邑县东南)、甾县(民权县东北)、蒙县(商丘市北)、虞县(虞城县北)。   3、兖州刺史部   东郡:濮阳(郡治,濮阳市南)、顿丘(濮阳县北)、观县(清丰县南)、东昌(南乐县西北)、白马(滑县东)、燕县(延津县东北)、离狐(濮阳县东南)。   陈留郡:陈留(郡治,开封县东南)、小黄(开封县东北)、成安(民权县北)、宁陵(宁陵县东南)、雍丘(杞县)、酸枣(延津县西南)、东昏(兰考县北)、襄邑(睢县)、外黄(兰考县东南)、封丘(封丘县西南)、长罗(长垣县北)、尉氏(尉氏县)、傿(宁陵县南)、长垣(长垣县东北)、平丘(封丘县东)、济阳(兰考县东北)、浚仪(开封市)。    淮阳国:陈县(治所,淮阳县)、苦县(鹿邑县)、阳夏(太康县)、宁平(郸城县东北)、扶沟(扶沟县东北)、固始(太康县南)、圉县(通许县东南)、新平(淮阳县北)、柘县(柘城县北)。   4、荆州刺史部   南阳郡:宛县(郡治,南阳市)、犨县(平项山市西南)、杜衍(南阳市西南)、育阳(南阳市南)、博山(淅川县东南)、涅阳(镇平县南)、堵阳(方城县东)、雉县(南召县东南)、新野(新野县)、棘阳(南阳市南)、舞阴(社旗县东南)、西鄂(南阳市东北)、穰县(邓县)、郦县(南阳市北)、安众(邓县东北)、冠军(邓县西北)、比阳(泌阳县)、平氏(唐河县东南)、叶县(叶县西南)、朝阳(新野县西南)、鲁阳(鲁山县)、新都(新野县东南)、湖阳(新野县东南)、红阳(叶县南)、乐成(邓县西南)、博望(南阳市东北)、复阳(桐柏县西北)。   江夏郡:钟武(信阳市东南)、鄳县(罗山县西)、西阳(光山县西)、軑县(光山县北)。   5、扬州刺史部   六安国:蓼县(固始县北)、安丰(固始县东南)。   庐江郡:雩娄(商城县东)。   6、冀州刺史部   魏郡:内黄(内黄县西)、繁阳(内黄县西北)、阴安(南乐县西南)、黎阳(浚县东)。   (三)东汉(25~220年) 公元25年,刘秀河北的鄗(河北柏乡北)称帝,建立东汉政权,次年定都洛阳。东汉建立后,地方行政区划基本因袭西汉,但在郡县设置及隶属上有变化。东汉在全国设司隶校尉部、12刺史部(幽、冀、并、凉、益、荆、扬、豫、兖、青、徐、交)和若干封国。京师洛阳和郑州等划为河南尹,加之洛阳以西、黄河以北大部地区,统归司隶校尉部所辖,河南省其他地区则分属豫、兖、荆、冀、扬等刺史部。   据东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的政区划分,河南省境内郡县设置情况如下:   1、司隶校尉部   河南尹:雒阳(东汉国都,尹治,洛阳市东)、河南(洛阳市)、梁县(临汝县西)、荥阳(荥阳县东北)、卷县(原阳县西)、原武(原阳县)、阳武(原阳县东南)、中牟(中牟县东南)、开封(开封市南)、苑陵(新郑县东北)、平阳(孟津县北)、谷城(洛阳市西北)、缑氏(偃师县东南)、巩县(巩县西南)、成皋(荥阳县西北)、京县(郑州市西南)、密县(密县东南)、新城(伊川县西南)、偃师(偃师县东)、新郑(新郑县)、平县(偃师县西北)。   河内郡:怀县(郡治,武陟县西南)、河阳(孟县西)、轵县(济源县南)、波县(济源县东南)、沁水(济源县东北)、野王(沁阳县)、温县(孟县东)、州县(温县北)、平皋(温县东)、山阳(焦作市东南)、武德(武陟县东)、获嘉(新乡市西)、修武(获嘉县)、共县(辉县)、汲县(汲县西南)、朝歌(淇县)、荡阴(汤阴县)、林虑(林县)。    弘农郡:弘农(郡治,灵宝县北)、陕县(三门峡市西)、渑池(渑池县西)、新安(渑池县东)、宜阳(宜阳县西)、陆浑(嵩县东北)、卢氏(卢氏县)、湖县(灵宝县西)。   2、豫州刺史部   颍川郡:阳翟(郡治,禹县)、襄城(襄城县)、昆阳(叶县)、定陵(舞阳县北)、舞阳(舞阳县西)、郾县(郾城县南)、临颍(临颍县西北)、颍阳(襄城县东北)、颍阴(许昌市)、许县(鄢陵县西南)、新汲(扶沟县西南)、鄢陵(鄢陵县北)、长社(长葛县东北)、阳城(登封县东南)、父城(平顶山市西北)、轮氏(登封县西)、郏县(郏县)。   汝南郡:平舆(郡治,平舆县北)、西平(舞阳县东南)、上蔡(上蔡县西南)、南顿(项城县西)、汝阳(周口市西南)、新息(息县)、北宜春(确山县东)、 强(临颍县东)、灈阳(遂平县东)、期思(淮滨县东南)、阳安(确山县北)、项县(沈丘县)、西华(西华县南)、安城(正阳县东北)、吴房(遂平县)、慎阳(正阳县北)、新蔡(新蔡县)、安阳(信阳市东北)、宜禄(郸城县东南)、朗陵(确山县南)、弋阳(潢川县西)、召陵(漯河市东北)、征羌(漯河市西)、褒信(新蔡县南)、定颍(西平县东北)。   梁国:睢阳(治所,商丘县南)、虞县(虞城县北)、蒙县(商丘市北)、谷熟(商丘县东南)、鄢县(柘城县北)、宁陵(宁陵县东南)、砀县(夏邑县东)。   陈国:陈县(治所,淮阳县)、阳夏(太康县)、宁平(郸城县东北)、苦县(鹿邑县)、柘县(柘城县西北)、新平(淮阳县北)、扶乐(太康县西)、武平(柘城县南)、长平(西华县东北)。   3、兖州刺史部   陈留郡:陈留(郡治,开封县东南)、浚仪(开封市)、尉氏(尉氏县)、雍丘(杞县)、襄邑(睢县)、外黄(兰考县东南)、小黄(开封县东北)、东昏(兰考县北)、济阳(兰考县东北)、平丘(封丘县东)、封丘(封丘县西南)、酸枣(延津县西南)、长垣(长垣县东北)、已吾(睢县东南)、考城(民权县东)、圉县(杞县南)、扶沟(扶沟县东北)。   东郡:濮阳(郡治,濮阳县南)、燕县(长垣县西)、白马(滑县东)、顿丘(清丰县西)、卫国(清丰县东南)。   济阴郡:离狐(濮阳县东南)。   4、荆州刺史部   南阳郡:宛县(郡治,南阳市)、冠军(邓县西北)、叶县(叶县西南)、新野(新野县)、西鄂(南阳市北)、雉县(南召县东南)、鲁阳(鲁山县)、犨县(平顶山市西南)、堵阳(方城县东)、博望(南阳市东北)、舞阴(社旗县东南)、比阳(泌阳县)、复阳(桐柏县西北)、平氏(唐河县东南)、棘阳(南阳市南)、湖阳(新野县东南)、育阳(新野县北)、涅阳(邓县东北)、郦国(内乡县北)、穰县(邓县)、朝阳(新野县西南)、安众(邓县东北)、顺阳(内乡县西南)、南乡(淅川县南)、丹水(淅川县西南)、析县(西峡县)。   江夏郡:平春(信阳市西北)、鄳县(罗山县西)、軑国(息县南)、西阳(光山县西)。   5、冀州刺史部   魏郡:内黄(内黄县西)、黎阳(浚县东北)、繁阳(内黄县西北)、阴安(南乐县西南)。   6、扬州刺史部   庐江郡:雩娄(商城县东)、蓼县(固始县北)、安丰(固始县东南)。 二、曹魏西晋北朝   (一)魏国(220~265年) 东汉亡后,中国历史进三国时期。220年,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为帝,国号魏,定都洛阳。魏国在地方政区建置中实行州、郡、县3级制,另有王国相当于郡,国都洛阳及郑州等定为河南尹。曹魏政权在其辖境内共设12个州(司、兖、豫、扬、青、徐、冀、并、幽、雍、凉、荆)和西域长史府。河南省在魏国辖区内,分属司州、豫州、兖州、荆州和冀州。   据魏元帝景元三年(262年)的行政区划,河南境内州、郡、县设置情况如下:   1、司州   河南尹:洛阳(州、尹治所,洛阳市东)、谷城(洛阳市西北)、河阴(孟津县北)、河南(洛阳市)、新城(伊川县西南)、陆浑(嵩县北)、梁县(临汝县西)、平县(偃师县西北)、偃师(偃师县东)、缑氏(偃师县东南)、巩县(巩县西南)、成皋(荥阳县西北)、荥阳(荥阳县东北)、京县(荥阳县东南)、阳城(登封县东南)、密县(密县东南)、阳翟(禹县)、新郑(新郑县)、苑陵(新郑县东北)、卷县(原阳县西)、原武(原阳县)、阳武(原阳县东南)、中牟(中牟县东)、开封(开封市南)。   河内郡:怀县(郡治,武陟县西南)、轵县(济源县南)、河阳(孟县西)、沁水(济源县东北)、野王(沁阳县)、温县(温县西)、州县(温县东北)、平皋(温县东)、山阳(焦作市东南)、武德(武陟县东)、修武(获嘉县)、获嘉(新乡市西)、共县(辉县)、汲县(汲县西)、朝歌(淇县)、林虑(林县)。   弘农郡:弘农(郡治,灵宝县北)、湖县(灵宝县西)、卢氏(卢氏县)、陕县(三门峡市西)、黾池(洛宁县西北)、新安(渑池县东)、宜阳(宜阳县西)。   2、豫州   颍川郡:许昌(郡治,许昌市东)、郏县(郏县)、父城(平顶山市西北)、昆阳(叶县)、舞阳(舞阳县西北)、襄城(襄城县)、颍阳(许昌市西南)、定陵(舞阳县北)、颍阳(许昌市)、繁昌(许昌市南)、临颍(临颍县西北)、郾县(郾城县西南)、长社(长葛县东北)、鄢陵(鄢陵县西北)、新汲(扶沟县西南)。   汝南郡:新息(郡治,息县)、西平(西平县西)、定颍(西平县东北)、吴房(遂平县)、灈阳(遂平县东)、强(临颍县东)、召陵(漯河市东)、上蔡(上蔡县西南)、阳安(确山县北)、朗陵(确山县南)、安阳(息县西)、慎阳(正阳县北)、宜春(确山县东)、西华(西华县西南)、汝阳(周口市西南)、南顿(项城县西)、项县(沈丘县)、平舆(平舆县西北)、新蔡(新蔡县)、褒信(新蔡县南)。   陈郡:陈县(郡治,淮阳县)、长平(西华县东北)、扶乐(太康县西北)、阳夏(太康县)、武平(柘城县南)、柘县(柘城县)。   梁国:睢阳(治所,商丘县南)、宁陵(宁陵县东南)、鄢县(柘城县北)、蒙县(商丘市北)、虞县(虞城县北)、砀县(夏邑县东南)。   弋阳郡:弋阳(郡治,潢川县西)、軑县(息县南)、西阳(光山县西南)、期思(淮滨县东南)。   安丰郡:蓼县(固始县北)、安丰(固始县东南)、雩娄(商城县东北)。   谯郡:苦县(鹿邑县)。   3、兖州   陈留国:陈留(治所,开封市东南)、浚仪(开封市)、小黄(开封市东北)、酸枣(延津县西南)、封丘(封丘县西南)、平丘(封丘县东)、长垣(长垣县东北)、济阳(兰考县东北)、外黄(兰考县东南)、雍丘(杞县)、尉氏(尉氏县)、扶沟(扶沟县东北)、圉县(杞县南)、襄邑(睢县)、已吾(睢县东南)、考城(民权县东)。   东郡:濮阳(郡治,濮阳县南)、白马(滑县东)、燕县(长垣县西)。   4、荆州   南阳郡:宛县(郡治,南阳市)、郦县(内乡县北)、冠军(邓县西北)、穰县(邓县)、安众(邓县东北)、朝阳(新野县西南)、淯阳(新野县北)、涅阳(邓县东北)、棘阳(南阳市南)、西鄂(南阳市北)、湖阳(唐河县南)、博望(方城县西南)、雉县(南召县东南)、堵阳(方城县东)、舞阴(社旗县东)、平氏(桐柏县西北)、比阳(泌阳县)、义阳(信阳市西北)、叶县(叶县西南)、犨县(平顶山市西南)、鲁阳(鲁山县)。   江夏郡:平春(信阳市西北)、鄳县(罗山县西)。   南乡郡:南乡(郡治,淅川县南)、丹水(淅川县西南)、顺阳(淅川县南)、析县(西峡县)。   5、冀州   魏郡:安阳(安阳市南)、长乐(安阳市东)、荡阴(汤阴县)、黎阳(浚县东北)、内黄(内黄县西)、繁阳(内黄县西北)、阴安(南乐县西南)。   阳平郡:卫国(清丰县南)、顿丘(清丰县西南)。   (二)西晋(265~316年) 265年,司马氏代魏,建立西晋王朝,仍以洛阳为国都。280年,西晋出兵江南,灭掉孙吴政权,结束了三国分立局面,中国再次恢复统一。   西晋在政区建置上基本因袭曹魏,国都洛阳等地设司州,以司隶校尉统之,为中央直辖区,统辖区域与曹魏时期相比有所扩大,郡县数量增加。地方政权实行州、郡、县3级制,并大加分封宗室,全国各地设置了众多封国。当时全国共设19个州(司、兖、豫、冀、并、幽、平、雍、秦、凉、梁、益、宁、青、徐、荆、扬、交、广),在西北地区设西域长史府,各地所封王国相当于郡。   据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的行政区划,河南省分属司、豫、兖、荆等州辖治。各州所属郡(国)县情况如下:   1、司州   河南郡:洛阳(国都,司隶校尉、河南尹均驻城内,洛阳市东)、河南(洛阳市)、巩县(巩县西南)、河阴(孟津县北)、新安(渑池县东)、缑氏(偃师县东南)、阳城(登封县东南)、新城(伊川县西南)、陆浑(嵩县东北)、梁县(临汝县西)、阳翟(禹县)、成皋(荥阳县西北)、偃师(偃师县东南)。   荥阳郡:荥阳(郡治,荥阳县东北)、京县(郑州市西南)、密县(密县东南)、卷县(原阳县西)、阳武(原阳县东南)、苑陵(新郑县东北)、中牟(中牟县东)、开封(开封市南)。   弘农郡:弘农(郡治,灵宝县北)、湖县(灵宝县西)、陕县(三门峡市西)、宜阳(宜阳县西)、黾池(洛宁县西)。   上洛郡:卢氏(卢氏县)。   汲郡:汲县(郡治,汲县西)、朝歌(淇县)、共县(辉县)、林虑(林县)、获嘉(新乡市西)、修武(获嘉县)。   河内郡:野王(郡治,沁阳县)、州县(温县东北)、怀县(武陟县西南)、平皋(温县东)、河阳(孟县西)、沁水(济源县东)、轵县(济源县南)、山阳(焦作市东南)、温县(温县西)、武德(武陟县东)。   魏郡:长乐(安阳市东)、安阳(安阳市南)、荡阴(汤阴县)、内黄(内黄县西北)、黎阳(浚县东北)。   顿丘郡:顿丘(郡治,清丰县西南)、繁阳(内黄县西北)、阴安(南乐县西南)、卫县(清丰县南)。   2、豫州   颍川郡:许昌(郡治,许昌市东)、长社(长葛县东北)、颍阴(许昌市)、临颍(临颍县西北)、郾县(郾城县西南)、邵陵(漯河市东)、鄢陵(鄢陵县北)、新汲(扶沟县西南)、长平(西华县东北)。   汝南郡(汝南郡名称据《晋书》卷14《地理》上,《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为汝南国):新息(郡治,息县)、南安阳(息县西)、安成(平舆县南)、慎阳(正阳县北)、北宜春(确山县东)、朗陵(确山县南)、阳安(确山县北)、上蔡(上蔡县西南)、平舆(平舆县北)、定颍(西平县东北)、灈阳(遂平县东)、南顿(项城县西)、汝阳(周口市西南)、吴房(遂平县)、西平(舞阳县东南)。   襄城郡:襄城(郡治,襄城县)、繁昌(临颍县西北)、郏县(郏县)、定陵(舞阳县北)、父城(平顶山市西北)、昆阳(叶县)、舞阳(舞阳县西北)。   梁国:睢阳(治所,商丘县)、蒙县(商丘市东北)、虞 县(虞城县北)、宁陵(宁陵县东南)、谷熟(商丘县东南)、项县(沈丘县)、阳夏(太康县)、武平(鹿邑县西北)、苦县(鹿邑县)、鄢县(柘城县北)   汝阴郡:新蔡(新蔡县)、褒信(新蔡县南)。   弋阳郡:弋阳(郡治,潢川县西)、西阳(光山县西南)、軑县(罗山县东)、期思(淮滨县东南)。   安丰郡:安丰(固始县东南)、雩娄(商城县东)、蓼县(固始县北)。   3、兖州   陈留国(陈留国名称据《晋书》卷14《地理》上,《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为陈留郡):小黄(治所,开封县东北)、浚仪(开封市)、封丘(封丘县西南)、酸枣(延津县西南)、济阳(兰考县东北)、长垣(长垣县东北)、雍丘(杞县)、尉氏(尉氏县)、襄邑(睢县)、外黄(兰考县东南)、扶沟(扶沟县东北)。   濮阳国:濮阳(治所,濮阳县南)、白马(滑县东)、燕县(长垣县西)。   4、荆州   南阳国:宛县(治所,南阳市)、西鄂(南阳市北)、雉县(南召县东南)、鲁阳(鲁山县)、犨县(鲁山县东南)、淯阳(新野县北)、博望(南阳市东北)、堵阳(方城县)、叶县(叶县西南)、舞阴(社旗县东)、比阳(泌阳县)、涅阳(邓县东北)、冠军(邓县西北)、郦县(内乡县北)。   义阳国:新野(治所,新野县)、穰县(邓县)、平氏(唐河县东南)、朝阳(新野县西南)、义阳(信阳市西北)、棘阳(唐河县西北)、钟武县(信阳市)、平春(信阳市西北)、鄳县(罗山县西)。   南乡郡:析县(西峡县)、顺阳(淅川县南)、丹水(淅川县西南)、南乡(淅川县西南)。   (三)东晋十六国(317~420年、317~439年) 东晋、十六国时期,中国形成南北分裂割据局面。316年,西晋被匈奴人所灭,南渡江南的晋室于317年在建康(南京市)重建政权,史称东晋,江淮流域及广大南方地区属其辖境。黄河流域和广大北方地区则由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建立的不同政权所占据。376年,前秦统一中国北方,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状态。淝水战后,前秦灭亡,中国北方再度出现分裂割据局面。河南省处在南北分立的中间地带,其境南部的信阳、潢川等地归属东晋,其他大部地区则先后为十六国中的前赵、后赵、前燕、后燕、前秦、后秦、北魏等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所占据。政区建置时有变更,疆界划分亦较混乱。   327年,河南省分属东晋、前赵和后赵,各辖河南州郡情况如下:   1、东晋   南阳郡(郡治,南阳市);   义阳郡(郡治,新野县)。   2、前赵   弘农郡(郡治,三门峡市西南)。   3、后赵   河南郡(郡治,洛阳市东);   荥阳郡(郡治,郑州市东北);   襄城郡(郡治,襄城县);   河内郡(郡治,沁阳县);   颍川郡(郡治,许昌市东);   陈留郡(郡治,开封市东);   东燕郡(郡治,开封市北);   汲 郡(郡治,新乡市东北);   顿丘郡(郡治,安阳市东南);   梁 郡(郡治,商丘市西南);   陈 郡(郡治,淮阳县);   新蔡郡(郡治,新蔡县);   汝南郡(郡治,息县)。   366年,河南省分属东晋、前秦和前燕,各辖河南州郡情况如下:   1、东晋   义阳郡(郡治,新野县)。   2、前秦   洛州   弘农郡(洛州州治及弘农郡治,三门峡市西南)。   3、前燕   洛州   河南郡(洛州州治及河南郡治驻洛阳,洛阳市东北);   荥阳郡(郡治,荥阳县东北)。   荆州(州治鲁阳,鲁山县)   南阳郡(郡治宛县,南阳市)。   豫州   颍川郡(豫州州治及颍川郡治,许昌市东);   陈 郡(郡治,淮阳县);   新蔡郡(郡治,新蔡县);   汝南郡(郡治,息县);   梁 郡(郡治,商丘市西南);   陈留郡(郡治,开封市东);   河内郡(郡治野王,沁阳县);   汲 郡(郡治,汲县西南);   黎阳郡(郡治,濮阳县南);   濮阳郡(郡治,濮阳县南);   东燕郡(郡治,汲县东南)。   382年,河南省大部地区属前秦管辖,豫南小部地区属东晋,所辖河南州郡情况如下:   1、东晋   义阳郡(郡治,信阳市)。   2、前秦   豫州河南郡(豫州州治及河南郡治驻洛阳,洛阳市东);   弘农郡(郡治,三门峡市西南);   荥阳郡(郡治,郑州市西北);   南阳郡(郡治,南阳市);   新野郡(郡治,新野县);   顺阳郡(郡治,南阳市西南)。   东豫州   颍川郡(东豫州州治及颍川郡治,许昌市东);   陈留郡(郡治,开封市东);   梁 郡(郡治,商丘市西南);   陈 郡(郡治,淮阳县);   襄城郡(郡治,襄城县);   新蔡郡(郡治,新蔡县);   汝南郡(郡治,息县);   河内郡(郡治,沁阳县);   汲 郡(郡治,汲县西南);   东燕郡(郡治,汲县东南);   濮阳郡(郡治,濮阳县南);   黎阳郡(郡治,濮阳县西);   顿丘郡(郡治,濮阳县北)。   395年,河南省分属东晋、后燕,各辖河南州郡如下:   1、东晋   南阳郡(郡治,南阳市);   新野郡(郡治,新野县);   弘农郡(郡治,三门峡市西南);   颍川郡(郡治,许昌市东);   陈 郡(郡治,淮阳县);   汝南郡(郡治,息县);   义阳郡(郡治,信阳市)。   2、后燕   豫州   河南郡(豫州州治及河南郡治驻洛阳,洛阳市);   荥阳郡(郡治,荥阳县东北);   陈留郡(郡治,开封市东);   梁 郡(郡治,商丘市南);   河内郡(郡治,沁阳县);   汲 郡(郡治,汲县西南);   东燕郡(郡治,汲县东南);   濮阳郡(郡治,濮阳县南);   黎阳郡(郡治,濮阳县西);   顿丘郡(郡治,濮阳县北)。   409年,河南省分属东晋、后秦和北魏,各辖河南州郡情况如下:   1、东晋   南阳郡(郡治,南阳市);   东燕郡(郡治,汲县东南);   濮阳郡(郡治,濮阳县南)。   2、后秦   豫州   河南郡(豫州州治及河南郡治驻洛阳,洛阳市东北);   弘农郡(郡治,三门峡市西南);   荥阳郡(郡治,荥阳县东北);   襄城郡(郡治,襄城县);   颍川郡(郡治,许昌市东)。   徐州(州治,商丘市南)   陈 郡(郡治项县,淮阳县东北);   新蔡郡(郡治,新蔡县);   汝南郡(郡治,息县);   梁 郡(郡治,商丘市南)。   兖州   陈留郡(兖州州治及陈留郡治,开封市东)。   3、北魏   河内郡(郡治,沁阳县);   汲 郡(郡治,汲县西南);   顿丘郡(郡治,濮阳县北)。   (四)南北朝(420~589年,439~589年) 在中国南方,从420年到589年,是历史上的南朝时期。南朝包括宋(420~479年)、齐(479~502年)、梁(502~557年)、陈(557~589年)4个连续性的封建政权。在中国北方,从439年到589年,是历史上的北朝时期。439年,北魏统一了中国北方,534年以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550年,北齐代东魏;557年,北周代西魏。至577年,北周灭北齐,再次统一中国北方。581年,隋朝代周而起,589年,隋出兵江南,灭掉陈朝,中国恢复统一局面。   处在南北对峙中间地带的河南,其境域随南北政权的更替和南北战争的进行而隶属不同政权控制,州郡亦时有变更。至南朝陈时期,河南已完全处在北朝齐、周控制之下。这一时期河南州郡设置及隶属情况如下:   1、南朝   (1)刘宋 刘宋与北魏对峙时期,商丘、漯河、信阳、潢川、南阳、新野等市县属刘宋政权,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河南境内州郡设置情况如下:   豫州   颍川郡(郡治,漯河市东北);陈、南顿二郡(郡治,沈丘县);汝南、新蔡二郡(郡治悬瓠,汝南县)。   南豫州   义阳郡(郡治,信阳市);   弋阳郡(郡治,潢川县)。   雍州   南阳郡(郡治,南阳市);   新野郡(郡治,新野县);   顺阳郡(郡治,淅川县南)。   (2)萧齐 萧齐与北魏对峙时期,河南大部地区属北魏。在萧齐境内,潢川、光山等县属豫州,信阳市属司州,南阳、新野等市县属雍州。齐明帝建武四年(497年),河南境内州郡县设置情况如下:   豫州   北新蔡郡:固始(郡治,固始县)、期思(固始县西北);   边城郡:边城(郡治,固始县东南)、雩娄(商城县东北)、苞信(商城县西);   弋阳郡:弋阳(郡治,潢川县西);   光城郡:光山(郡治,光山县)、乐安(光山县西)、茹由(新县北)。   司州   北义阳郡:平阳(司州州治及平阳郡治,信阳市)、钟武(信阳市东南)、保城(罗山县西)、鄳县(罗山县西);   南、北淮安郡:慕化(郡治,桐柏县东)、义阳(桐柏县东北)、平春(信阳市西北)、平氏(桐柏县西北)。   雍州   南阳郡:宛县(郡治,南阳市);   北襄城郡:赫阳城(郡治,方城县东);   西汝南、北义阳二郡:舞阴(郡治,泌阳县北);   河南郡:河南(郡治,唐河县西北)、棘阳(唐河县西北)、云阳(唐河县西);   新野郡:新野(郡治,新野县)、涅阳(邓县东北)、穰县(邓县)、冠军(邓县西北);   析阳郡:析阳(郡治,西峡县)、郦县(内乡县);   顺阳郡:南乡(郡治,淅川县南)、顺阳(淅川县东南)、丹水(淅川县西南)。   (3)萧梁 萧梁与东、西魏对峙时期,河南大部地区属东、西魏,梁仅辖有豫南的信阳、光山、固始、新县等市县。梁武帝中大同元年(546年),河南境内州郡设置情况如下:   司州   北义阳郡(郡治,信阳市)。   华州   上川郡(郡治,信阳市西北)。   淮州   淮川郡(郡治,息县东北)。   西豫州   汝南郡(郡治,息县)。   光州   南光城郡(郡治,光山县)。   义州   义城郡(郡治,光山县东南)。   沙州   白沙关(州治,光山县南)。   2、北朝   (1)北魏 北魏于439年统一中国北方,494年迁都洛阳,河南成为北魏的统治中心地区。魏统治者在地方政区建置上,实行州、郡、县3级制。国都洛阳及辖境内的河南大部地区划归司州,在洛阳城设河南尹,其他地区分属豫州、东豫州、荆州、东荆州、相州、济州、兖州、徐州管辖。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河南境内州郡县设置情况如下:   司州   河南尹:洛阳(州治及河南尹治所,洛阳市东)、河南(洛阳市)、宜阳(宜阳县西)、陆浑(嵩县北)、东亭(嵩县西南)、新城(伊川县西南)、当堙(伊川县东)。   恒农郡:北陕(郡治,三门峡市西)、崤县(渑池县西南)、恒农(灵宝县北)、湖县(灵宝县西)、卢氏(卢氏县)。   渑池郡:北渑池(郡治,渑池县西)、俱利(渑池县西)、新安(渑池县东)、南渑池(洛宁县西北)、金门(洛宁县东南)。   荥阳郡:荥阳(郡治,荥阳县)、巩县(巩县西南)、成皋(荥阳县西北)、京县(荥阳县南)、密县(密县东南)、苑陵(新郑县东北)、卷县(原阳县西)、小黄(开封市东)、颍阳(登封县西)。   颍川郡:长社(郡治,长葛县东北)、尉氏(尉氏县)、鄢陵(鄢陵县北)、扶沟(扶沟县东北)、雍丘(杞县)、阳夏(太康县)、许昌(许昌市东)、新汲(扶沟县西南)、临颍(临颍县西北)、繁昌(临颍县西北)。   襄城郡:襄城(郡治,襄城县)、石台(临汝县西)、梁县(临汝县西)、治城(临汝县西北)、南汝原(临汝县)、符垒(宝丰县西北)、汝南(宝丰县北)、埉城(郏县)、山(平顶山市北)、高阳(平顶山市东北)、阳翟(禹县)、昆阳(叶县)、西舞阳(舞阳县西北)、北舞阳(舞阳县北)。    河内郡:野王(郡治,沁阳县)、苌平(济源县西)、轵县(济源县南)、沁水(济源县东北)、温县(温县西)、州县(温县东北)、平皋(温县东)、怀县(武陟县西)、山阳(焦作市东)。   汲郡:汲县(郡治,汲县西南)、共县(辉县)、修武(获嘉县)、朝歌(淇县)。   东郡:白马(郡治,滑县东)、顿丘(浚县西北)、凉城(浚县东)、东燕(长垣县西)、阳武(原阳县东南)、济阳(兰考县东北)。   豫州   汝南郡:上蔡(豫州州治及汝南郡治,汝南县)、临汝(上蔡县西南)、平舆(汝南县东南)、安城(正阳县东北)、瞿阳(遂平县东北)、阳安(确山县北)、保城(正阳县西北)、真阳(正阳县北)。   南颍川郡:奇頟城(郡治,漯河市)、邵陵(漯河市东北)。   汝阳郡:汝阳(郡治,周口市西南)、征羌(漯河市东)、西华(西华县南)、长平(西华县东北)、襄邑(西华县北)。   襄城郡:西平(郡治,西平县西南)、义绥(遂平县北)、武阳(西平县西南)、遂宁(遂平县)。南顿郡:南顿(郡治,项城县西)、平乡(项城县西)。   陈郡:项县(郡治,沈丘县)。   初安郡:新怀(郡治,确山县西北)、安昌(确山县南)、昭越(确山县西南)。   新蔡郡:新蔡(郡治,新蔡县)。   东豫州   汝南郡:南新息(东豫州州治及汝南郡治,息县)、北新息(息县北)、安阳(息县西)。   新蔡郡:苞信(郡治,新蔡县南)、长陵(息县东)。   荆州北淯郡:北雉(郡治,南召县东南)、山北(荆州州治,鲁山县)、河山(鲁山县东)、武川(南召县东南)、向城(南召县南)。   修阳郡:修阳(郡治,西峡县北)。   东荆州   沘阳(东荆州州治,泌阳县)。   相州   魏郡:安阳(安阳县)、林虑(林县)、汤阴(汤阴县)、长乐(安阳市东)、内黄(内黄县西)、繁阳(内黄县西北)。   顿丘郡:顿丘(郡治,清丰县西南)、卫国(清丰县南)、阴安(南乐县西南)、昌乐(南乐县西北)。   济州   东平郡:濮阳(濮阳县南)。   兖州   济阳郡:考城(民权县东北)。   徐州   梁郡:睢阳(郡治,商丘县南)、襄邑(睢县)。   谯郡:蒙县(郡治,商丘市东北)、宁陵(宁陵县东南)。   (2)东魏 534年,北魏发生分裂,占据东方地区的强大势力高欢,立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河北省磁县南),史称东魏,洛阳以东地区属其辖境。孝静帝武定四年(546年)河南境内州郡设置情况如下:   洛州   洛阳郡(州、郡治,洛阳市东);   河南郡(郡治,洛阳市);   新安郡(郡治,渑池县东);   河阴郡(郡治,洛阳市北);   中川郡(郡治,登封县西)。   阳州   宜阳郡(州、郡治,宜阳县西);   金门郡(郡治,洛宁县南);   伊阳郡(郡治,嵩县东北)。   广州(州治鲁阳,鲁山县)   汝南郡(郡治,鲁山县北);   汝北郡(郡治,临汝县东北);   汉广郡(郡治,平顶山市东南)。   北豫州   成皋郡(州、郡治,郑州市西);   阳城郡(郡治,登封县东南)。   颍州   颍川郡(州、郡治,长葛县东);   南颍川郡(郡治,漯河市);   定陵郡(郡治,漯河市西);   襄城郡(郡治,西平县西北)。   梁州   陈留郡(州、郡治,开封市);   开封郡(郡治,开封市南);   阳夏郡(郡治,杞县);   梁 郡(郡治,商丘市西北)。   南兖州   马头郡(郡治,商丘市东南)。   北扬州陈 郡(州、郡治,沈丘县);   汝阳郡(郡治,周口市西南)。   豫州   汝南郡(州、郡治,汝南县);   义阳郡(郡治,正阳县北)。   东荆州(州治,泌阳县)   江夏郡(郡治,泌阳县东北)。   怀州   河内郡(州、郡治,沁阳县);   武德郡(郡治,沁阳县东);   汲 郡(郡治,汲县东北)。   司州   林虑郡(郡治,林县);   顿丘郡(郡治,清丰县西南);   东 郡(郡治,滑县东南)。   (3)西魏 东魏建立后的次年,即535年,占据西部(关陇)地区的地方势力宇文泰,立元宝炬为帝,定都长安,史称西魏,洛阳以西地区属其辖境。文帝大统十二年(546年),河南境内州郡设置情况如下:   义州   恒农郡(州、郡治,三门峡市西)。   东义州   义川郡(州、郡治,卢氏县)。   淅州   南乡郡(州、郡治,西峡县南);   淅阳郡(郡治,西峡县)。   荆州(州治,邓县)   南阳郡(郡治,南阳市)。   西郢州(州治,方城县东南)   襄邑郡(郡治,方城县东)。   南襄州(州治,邓县南)   (4)北齐 550年,东魏的实际统治者高洋废掉孝静帝,自立为帝,建立北齐政权,仍以邺城为都,统治广大东方地区。齐后主武平三年(572年),河南境内州郡设置情况如下:   洛州   洛阳郡(州、郡治,洛阳市东北);   河南郡(郡治,洛阳市);   河阴郡(郡治,洛阳市北);   中川郡(郡治,登封县西)。   和州   伊阳郡(州、郡治,洛阳市西南);   汝北郡(郡治,洛阳市南)。   北豫州(州治牢,郑州市西北)   阳城郡(郡治,登封县东南)。   梁州   陈留郡(州、郡治,开封市);   开封郡(郡治,开封市南);   阳夏郡(郡治,杞县);   梁 郡(郡治,商丘市南)。   郑州   颍川郡(州、郡治,许昌市);   临颍郡(郡治,郾城县)。   广州   襄城郡(州、郡治,襄城县)。   襄州(州治,平顶山市南)   定陵郡(郡治,郾城县西);   文城郡(郡治,西平县西)。   信州   陈 郡(州、郡治,淮阳县);   丹阳郡(郡治,沈丘县)。   豫州   汝南郡(州、郡治,汝南县);   初安郡(郡治,确山县西南);   广宁郡(郡治,新蔡县)。   永州   城阳郡(州、郡治,信阳市北);   淮安郡(郡治,信阳市西北)。   郢州   义阳郡(州、郡治,信阳市)。   东豫州   汝南郡(州、郡治,息县)。   南郢州   弋阳郡(州、郡治,潢川县)。   光州   光城郡(州、郡治,光山县);   东光城郡(郡治,商城县西)。   怀州   河内郡(州、郡治,沁阳县);   武德郡(郡治,沁阳县东)。   司州   黎阳郡(郡治,濮阳县西);   东 郡(郡治,濮阳县西南);   汲 郡(郡治,汲县东北)。   (5)北周 557年,西魏的实际统治者宇文觉废掉魏恭帝,建立北周政权,洛阳以西及南阳等地属其辖境。周武帝建德元年(572年),河南境内州郡设置情况如下:   中州(州治,洛阳市西)      宜阳郡(州、郡治,洛阳市西南)。   义州义川郡(州、郡治,卢氏县)。   淯州   鲁阳郡(州、郡治,鲁山县)。   淅州   南乡郡(州、郡治,西峡县南);   淅阳郡(郡治,西峡县)。   荆州(州治,邓县)   南阳郡(郡治,南阳市)。   湖州(州治,邓县东南)   淮州(州治,泌阳县)   江夏郡(郡治,泌阳县东北)。 三、隋唐五代   (一)隋朝(581~618年) 隋唐王朝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得到大力加强时期。581年,杨坚代周而起,建立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出兵江南,灭掉南方的陈朝。至此,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后270多年的分裂割据状态,中国重新恢复了统一。隋朝建立后,在中央政体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在地方政体上,罢除郡级,直接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两级地方行政组织体制。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又改州为郡,形成郡县两级制。   河南处在隋朝的中心统治地区,统治者十分重视对河南的经营。605年,隋炀帝在即位之初,就下令营建东都洛阳,使之成为长安以外的又一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隋炀帝统治年间,河南省分属河南、荥阳、梁、颍川、襄城、汝南、淮阳、弘农、淅阳、南阳、淯阳、淮安、东、魏、汲、河内、弋阳、春陵、义阳、武阳、谯等21个郡管辖。炀帝大业八年(612年),河南省境内郡县设置情况如下:   河南郡:河南(东都、郡治,洛阳市)、洛阳(东都、郡治,洛阳市)、阌乡(灵宝县西)、桃林(三门峡市西南)、陕县(三门峡市西)、熊耳(宜阳县西)、渑池(渑池县东)、偃师(偃师县东南)、巩县(巩县东北)、宜阳(宜阳县西)、寿安(宜阳县东南)、陆浑(嵩县北)、伊阙(伊川县西南)、兴泰(宜阳县西南)、缑氏(偃师县南)、嵩阳(登封县)、阳城(登封县东南)。   荥阳郡:管城(郡治,郑州市)、汜水(荥阳县西北)、荥泽(荥阳县东北)、原武(原阳县西南)、阳武(原阳县东南)、圃田(郑州市东)、浚仪(开封市)、酸枣(延津县西)、新郑(新郑县西南)、荥阳(荥阳县)、开封(开封市南)。   梁郡:宋城(郡治,商丘市南)、雍丘(杞县)、襄邑(睢县)、宁陵(宁陵县东南)、虞城(虞城县北)、谷熟(虞城县西南)、陈留(开封市东南)、下邑(夏邑县)、考城(民权县西南)、圉城(杞县南)、柘城(柘城县西北)。   颍川郡:颍川(郡治,许昌市)、襄城(襄城县)、汝坟(平顶山市东南)、叶县(叶县南)、北舞(舞阳县北)、郾城(郾城县)、繁昌(许昌市南)、临颍(临颍县)、尉氏(尉氏县)、长葛(长葛县东北)、许昌(许昌市东北)、强(临颍县东)、扶沟(扶沟县)、鄢陵(鄢陵县)。   襄城郡:承休(郡治,临汝县)、阳翟(禹县)、汝南(临汝县东南)、犨城(襄城县西南)。   汝南郡:汝阳(郡治,汝南县)、城阳(信阳市北)、真阳(正阳县北)、新息(息县)、褒信(新蔡县南)、上蔡(上蔡县)、平舆(平舆县南)、新蔡(新蔡县)、朗山(确山县)、吴房(遂平县)、西平(西平县西)。   淮阳郡:宛丘(郡治,淮阳县)、西华(西华县)、溵水(商水县南)、扶乐(扶沟县东北)、太康(太康县)、鹿邑(鹿邑县西)、项城(沈丘县)、南顿(项城县西)、郸县(郸城县)。   弘农郡:弘农(郡治,灵宝县)、卢氏(卢氏县)、长泉(卢氏县东北)、朱阳(灵宝县南)。   淅阳郡:南乡(郡治,淅川县南)、内乡(西峡县)、丹水(淅川县西南)。   南阳郡:穰县(郡治,邓县)、新野(新野县)、南阳(南阳市)、课阳(邓县东北)、顺阳(邓县西)、冠军(邓县西北)、菊潭(内乡县北)、新城(内乡县东南)。   淯阳郡:武川(郡治,南召县东南)、向城(南召县东南)、方城(方城县)。   淮安郡:比阳(郡治,泌阳县)、平氏(泌阳县西南)、真昌(社旗县东北)、显冈(社旗县东)、慈丘(泌阳县北)、桐柏(桐柏县东北)。   东郡:白马(郡治,滑县东)、灵昌(滑县南)、卫南(浚县东南)、濮阳(濮阳市南)、封丘(封丘县)、匡城(长垣县南)、胙城(延津县东北)、韦城(滑县东南)。   魏郡:安阳(郡治,安阳市)、灵泉(安阳市西南)、林虑(林县)、城(安阳市东)、临淇(鹤壁市西南)。   汲郡:卫县(郡治,淇县东)、汲县(汲县)、隋兴(辉县北)、黎阳(浚县东北)、内黄(内黄县西南)、汤阴(汤阴县东)、临河(浚县东北)、澶水(濮阳县南)。   河内郡:河内(郡治,沁阳县)、温县(温县东)、济源(济源县)、河阳(孟县南)、安昌(温县东北)、王屋(济源县西)、获嘉(获嘉县)、新乡(新乡市)、修武(修武县)、共城(辉县)。   弋阳郡:光山(郡治,光山县)、乐安(光山县西)、定城(潢川县)、殷城(商城县南)、固始(固始县)、期思(商城县东)。   春陵郡:上马(唐河县)、湖阳(唐河县南)。   义阳郡:义阳(郡治,信阳市)、钟山(信阳县东)、罗山(罗山县西南)、淮源(信阳市西北)。   武阳郡:观城(清丰县南)、顿丘(清丰县西南)、临黄(范县南)。谯郡:谷阳(鹿邑县)、永城(永城县)。   (二)唐朝(618~907年) 唐朝建立之初,在地方政区建置上因袭隋制,名称上则改郡为州,实行州县两级地方行政组织体制。州的设置,按其所辖户口多少、地位轻重等条件,一般分为3等,即:4万户为上州,3万户以上、4万户以下为中州,3万户以下为下州。州的最高行政长官为刺史。唐朝在一些特殊地区,诸如京都、陪都和行都所在地设府,府与州平级,地位略高于州。府的长官称牧或尹,地位比刺史要重。府州之下设县,一般县按照所辖户口的多少分为上、中、中下、下4个等级,京都、陪都所属各县称为“京县”或“畿县”。各县不分大小,长官统称为令。   唐贞观十年(636年),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太宗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分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10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将山南、江南各分为东西二道,并增加了京畿道、都畿道和黔中道,至此全国共有15道。道在设立之初是为了监察地方州县政务,属监察区性质,还不是固定的行政区域。唐中期以后,各道多为拥有财政军大权的节度使掌管,从而使道成为州之上的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划,形成了道州县3级地方行政组织体制。   唐朝时期,河南省在政区建置上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东都洛阳与国都长安地位相等,有时甚至超过长安。自唐太宗以后,有6个皇帝曾先后把国都迁至洛阳,历时40余年,使之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洛阳、郑州、三门峡、焦作等市属都畿道,南阳地区属山南东道,信阳大部地区属淮南道,黄河以北部分地区属河北道,其他地区则属河南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河南境内道州(府)县设置情况如下:   都畿道   河南府:河南(东都、府治,洛阳市)、洛阳(东都、府治,洛阳市)、偃师(偃师县)、巩县(巩县东北)、缑氏(偃师县地)、阳城(登封县)、登封县(登封县西北)、陆浑(嵩县北)、伊阙(伊川县西)、新安(新安县)、渑池(渑池县)、福昌(洛宁县东南)、长水(洛宁县西南)、永宁(洛宁县)、寿安(宜阳县)、密县(密县)、河清(济源县南)、颍阳(登封县西)、伊阳(嵩县西南)、王屋(济源县西)、济源(济源县)、阳翟(禹县)、汜水(荥阳县西北)、河阴(郑州市西北)。   汝州:梁县(州治,临汝县)、郏城(郏县)、鲁山(鲁山县)、叶县(叶县南)、襄城(襄城县)、龙兴(宝丰县)、临汝(汝阳县东北)。   陕州:陕县(州治,三门峡市西)、峡石(三门峡市东)、桃林(灵宝县北)。   郑州:管城(州治,郑州市)、荥阳(荥阳县)、荥泽(郑州市西北)、原武(原阳县西南)、阳武(原阳县)、新郑(新郑县西南)、中牟(中牟县)。   怀州:河内(州治,沁阳县)、武德(沁阳县东南)、获嘉(获嘉县)、武陟(武陟县西南)、修武(修武县)。   河南道   汴州:浚仪(州治,河南道采访使驻地,开封市)、开封(州治,开封市)、尉氏(尉氏县)、封丘(封丘县)、雍丘(杞县)、陈留(开封县东南)。   虢州:弘农(州治,灵宝县)、阌乡(灵宝县西)、湖城(灵宝县西)、朱阳(灵宝县西南)、玉城(灵宝县东南)、卢氏(卢氏县)。   滑州:白马(州治,滑县东)、卫南(滑县东北)、匡城(长垣县西南)、韦城(长垣县北)、胙城(延津县东北)、酸枣(延津县西)、灵昌(汲县东)。   许州:长社(州治,许昌市)、长葛(长葛县东北)、许昌(许昌市北)、鄢陵(鄢陵县)、扶沟(扶沟县)、临颍(临颍县)、舞阳(舞阳县西北)。   陈州:宛丘(州治,淮阳县)、太康(太康县)、项城(沈丘县)、溵水(商水县南)、南顿(项城县西)、西华(西华县)。   豫州:汝阳(州治,汝南县)、朗山(确山县)、遂平(遂平县)、上蔡(上蔡县)、新蔡(新蔡县)、褒信(新蔡县南)、新息(息县)、真阳(正阳县北)、平舆(平舆县)、西平(西平县西)、郾城(郾城县)。   宋州:宋城(州治,商丘县)、襄邑(睢县)、宁陵(宁陵县)、下邑(夏邑县)、谷熟(商丘县东南)、柘城(柘城县西北)、虞城(虞城县北)。   亳州:鹿邑(鹿邑县西)、真源(鹿邑县)。   濮州:濮阳(濮阳县南)、范县(范县东)。   曹州:考城(民权县西)。   山南东道   邓州:穰县(州治,邓县)、南阳(南阳市)、向城(南阳市北)、新城(内乡县东南)、内乡(西峡县)、菊潭(西峡县东)、新野(新野县)。   唐州:比阳(州治,泌阳县)、慈丘(泌阳县东北)、桐柏(桐柏县东北)、平氏(唐河县东南)、湖阳(唐河县南)、方城(方城县)、上马(唐河县)。   淮南道   光州:定城(州治,潢川县)、光山(光山县)、乐安(光山县西)、殷城(商城县西北)、固始(固始县)。   申州:义阳(州治,信阳市)、钟山(信阳县东北)、罗山(罗山县)。   河北道   相州:安阳(州治,安阳市)、汤阴(汤阴县)、林虑(林县)、尧城(安阳市东)、内黄(内黄县西)、临河(浚县东北)。   魏州:昌乐(南乐县)、顿丘(清丰县西)。   卫州:汲县(州治,汲县)、卫县(淇县东)、共城(辉县)、新乡(新乡市)、黎阳(浚县东北)。     (三)五代十国(907~960年) 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5个朝代,史称“五代”;在南方和河东地区,先后存在过10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国”。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大分裂、大割据时期,长期战乱,政权更替频繁,行政区域建置亦屡有变化。   这一时期,除豫南的潢川等个别地方属十国中的吴或南唐管辖外,河南省大部地区均归属五代,洛阳、开封分别成为五代的都城。在河南省各地,则分设府州以统辖之。   1、后 梁(907~923年) 梁太祖乾化元年(911年),除潢川等县归十国中的吴国管辖外,河南境内府州设置情况如下:   开封府(国都、府治,开封市)。   相州(州治,安阳市)。   澶州(州治,濮阳市北)。   滑州(州治,滑县东)。   卫州(州治,汲县)。怀州(州治,沁阳县)。   孟州(州治,沁阳县西南)。   郑州(州治,郑州市)。   河南府(西都、府治,洛阳市)。   陕州(州治,三门峡市)。   虢州(州治,灵宝县)。   汝州(州治,临汝县)。   许州(州治,许昌市)。   宋州(州治,商丘市南)。   陈州(州治,淮阳县)。   蔡州(州治,汝南县)。   泌州(州治,唐河县)。   邓州(州治,邓县)。   申州(州治,信阳市)。   2、后 唐(923~936年) 唐末帝清泰元年(934年),除潢川等县归十国中的吴国管辖外,河南境内府州设置情况如下:   河南府(国都、府治,洛阳市)。   相州(州治,安阳市)。   澶州(州治,濮阳市北)。   滑州(州治,滑县东)。   卫州(州治,汲县)。   怀州(州治,沁阳县)。   孟州(州治,沁阳县西南)。   陕州(州治,三门峡市)。   虢州(州治,灵宝县)。   郑州(州治,郑州市)。   汴州(州治,开封市)。   宋州(州治,商丘市南)。   许州(州治,许昌市)。   汝州(州治,临汝县)。   陈州(州治,淮阳县)。   蔡州(州治,汝南县)。   唐州(州治,唐河县)。   邓州(州治,邓县)。   申州(州治,信阳市)。   3、后 晋(936~947年) 晋出帝天福八年(943年),除潢川等县归十国中的南唐管辖外,河南境内府州设置情况如下:   开封府(国都、府治,开封市)。   相州(州治,安阳市)。   澶州(州治,濮阳市北)。   滑州(州治,滑县东)。   卫州(州治,汲县)。   怀州(州治,沁阳县)。   孟州(州治,沁阳县西南)。   郑州(州治,郑州市)。   河南府(西京、府治,洛阳市)。   陕州(州治,三门峡市)。   虢州(州治,灵宝县)。   汝州(州治,临汝县)。   许州(州治,许昌市)。   宋州(州治,商丘市南)。   陈州(州治,淮阳县)。   蔡州(州治,汝南县)。   泌州(州治,唐河县)。   邓州(州治,邓县)。   申州(州治,信阳市)。   4、后 汉(947~950年) 高祖乾祐二年(949年),除潢川等县归十国中的南唐管辖外,河南境内府州设置情况如下:   开封府(国都、府治,开封市)。   相州(州治,安阳市)。   澶州(州治,濮阳市北)。   滑州(州治,滑县东)。   卫州(州治,汲县)。   怀州(州治,沁阳县)。   孟州(州治,沁阳县西南)。   郑州(州治,郑州市)。   河南府(西京、府治,洛阳市)。   陕州(州治,三门峡市)。   虢州(州治,灵宝县)。   汝州(州治,临汝县)。   宋州(州治,商丘市南)。   许州(州治,许昌市)。   陈州(州治,淮阳县)。   蔡州(州治,汝南县)。   唐州(州治,唐河县)。   邓州(州治,邓县)。   申州(州治,信阳市)。   5、后 周(951~960年) 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河南省全境归其管辖,河南境内府州设置情况如下:   开封府(国都、府治,开封市)。   相州(州治,安阳市)。   澶州(州治,濮阳市北)。   滑州(州治,滑县东)。   卫州(州治,汲县)。   怀州(州治,沁阳县)。   孟州(州治,沁阳县西南)。   郑州(州治,郑州市)。   河南府(西京、府治,洛阳市)。   陕州(州治,三门峡市)。   虢州(州治,灵宝县)。   汝州(州治,临汝县)。   宋州(州治,商丘市西南)。   许州(州治,许昌市)。   陈州(州治,淮阳县)。   蔡州(州治,汝南县)。   唐州(州治,唐河县)。   邓州(州治,邓县)。   申州(州治,信阳市)。   光州(州治,潢川县)。 四、宋金至元朝   (一)北宋(960~1127年) 北宋王朝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强化时期。960年,后周的禁军统帅赵匡胤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起北宋王朝,定都东京(开封市)。为防止唐末五代藩镇割据之祸的再现,北宋统治者在地方行政组织体制上作了较大调整,实行路、州、县3级制,并分散、削弱各级地方长官的权力。   至道三年(997年),全国划分为15路,后增至26路。路设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经略安抚司、提举常平司等4个独立的机构,各司官员均由中央派驻地方,带有监察之责,又有“监司”之称。路下设州,与州平行的还有府、军、监。宋代规定,京都、陪都所在地及皇帝即位前居住或任职之地设府,军事要冲之地设军,矿产、牧马之地设监,州则普遍设于一般地区。府、州、军、监的长官分别称为知府事、知州事、知军事、知监事。州一级另设通判之职,协助处理一州政务,使与知州互相牵制。县根据所处地理位置和所辖人口多寡分为8个等级,即:赤县(京城内)、畿县(京城外)、望县(4000户以上)、紧县(3000户以上)、上县(2000户以上)、中县(千户以上)、中下县(不足千户)和下县(500户以下)。县的长官为知县。   北宋定都开封,称东京,又设西京于洛阳,设南京于商丘,河南省成为宋王朝的心脏地区,在地方政区建置上,亦突出了其国都所在地的行政特色。开封市及其周围各县属京畿路管辖,在此设开封府;郑州、洛阳、许昌、周口、信阳等市属京西北路所辖,在洛阳设河南府,在许昌设颍昌府;南阳市一带属京西南路所辖;商丘市一带属京东西路所辖,在此设应天府;三门峡一带属永兴军路。黄河以北的濮阳市属河北东路所辖,在此设开德府;安阳、新乡等市属河北西路所辖。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河南省境内路州(府、军)县设置情况如下:   京畿路   开封府:祥符(国都,府、县治,开封市)、尉氏(尉氏县)、陈留(路、县治,开封县东南)、雍丘(杞县)、封丘(封丘县)、中牟(中牟县东)、阳武(原阳县)、酸枣(延津县西)、长垣(长垣县南)、东明(兰考县北)、扶沟(扶沟县)、鄢陵(鄢陵县)、考城(民权县西南)、太康(太康县)、咸平(通许县)、襄邑(睢县)。   京西北路   河南府:河南(西京,路、府、县治,洛阳市东)、洛阳(西京,路、府、县治,洛阳市东)、永安(巩县南)、偃师(偃师县东南)、颍阳(登封县西)、巩县(巩县东)、新安(新安县)、福昌(宜阳县西)、伊阳(嵩县西南)、渑池(渑池县)、永宁(洛宁县)、长水(洛宁县西南)、寿安(宜阳县)、河清(孟津县东北)、登封(登封县)。   颍昌府:长社(府、县治,许昌市)、郾城(郾城县)、阳翟(禹县)、长葛(长葛县东北)、临颍(临颍县)、舞阳(舞阳县东)、郏县(郏县)。   郑州:管城(州、县治,郑州市)、荥泽(郑州市西北)、原武(郑州市北)、新郑(新郑县西南)、荥阳(荥阳县)、密县(密县)。   滑州:白马(州、县治,滑县东)、韦城(滑县东南)、胙城(延津县东北)。   孟州:河阳(州、县治,孟县南)、济源(济源县)、温县(温县)、汜水(荥阳县西北)、河阴(荥阳县东北)、王屋(济源县西)。   蔡州:汝阳(州、县治,汝南县)、上蔡(上蔡县)、新蔡(新蔡县)、褒信(新蔡县南)、遂平(遂平县)、新息(息县)、确山(确山县)、真阳(正阳县)、西平(西平县)、平舆(平舆县)。   陈州:宛丘(州、县治,淮阳县)、项城(沈丘县)、商水(周口市南)、西华(西华县)、南顿(项城县西)。   汝州:梁县(州、县治,临汝县)、襄城(襄城县)、叶县(叶县南)、鲁山(鲁山县)、龙兴(宝丰县)。   信阳军:信阳(军、县治,信阳市西北)、罗山(罗山县)。   京西南路   邓州:穰县(州、县治,邓县)、南阳(南阳市)、内乡(西峡县)、顺阳(内乡县西南)、淅川(淅川县南)。   唐州:泌阳(州、县治,唐河县)、湖阳(唐河县南)、比阳(泌阳县)、桐柏(桐柏县)、方城(方城县)。   京东西路   应天府:宋城(南京,路、府、县治,商丘县东南)、宁陵(宁陵县东南)、谷熟(虞城县南)、下邑(夏邑县)、虞城(虞城县北)、柘城(柘城县)。   永兴军路   陕州:陕县(州、县治,三门峡市西)。   虢州:虢略(州、县治,灵宝县)、朱阳(灵宝县南)、卢氏(卢氏县)、栾川(栾川县)。   河北东路   开德府:濮阳(府、县治,濮阳市)、临河(濮阳市西)、清丰(清丰县)、卫南(濮阳市西南)、南乐(南乐县)。   大名府:内黄(内黄县)。   河北西路   相州:安阳(州、县治,安阳市)、汤阴(汤阴县)、林虑(林县)。   安利军:黎阳(军、县治,浚县)、卫县(淇县东)。   怀州:河内(州、县治,沁阳县)、修武(修武县)、武陟(武陟县南)。   卫州:汲县(州、县治,汲县)、新乡(新乡市)、获嘉(获嘉县)、共城(辉县)。   淮南东路   亳州:卫真(鹿邑县)、鹿邑(鹿邑县西)、永城(永城县)、酂县(永城县西)。   淮南西路   光州:定城(州、县治,潢川县)、光山(光山县)、固始(固始县)、仙居(光山县西)。   (二)金朝(1115~1234年) 1127年,金朝灭亡北宋政权,宋室南迁临安(杭州市),宋金南北对峙,中原地区被金朝所占据。金朝在其辖境内,沿袭宋制,在地方政区建置上继续实行路州(府)县3级行政区划。河南省大部地区归金的南京路管辖,黄河以北分属大名府路、河北西路和河东南路,豫西少部地区属京兆府路,开封则定为金的南京。贞祐二年(1214年),金统治者把国都从燕京(北京市)迁至开封,在此维持了近20年的统治。在南宋辖境内,信阳一带属荆湖北路,潢川、光山等县属淮南西路。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河南省境内路州(府、军)县设置情况如下:   南京路   开封府:开封(南京,路、府、县治,东附郭,开封市)、祥符(南京,路、府、县治,西附郭,开封市)、阳武(原阳县)、通许(通许县)、泰康(太康县)、中牟(中牟县东)、杞县(杞县)、鄢陵(鄢陵县)、尉氏(尉氏县)、扶沟(扶沟县)、陈留(开封市东南)、延津(延津县西)、长垣(长垣县东)、封丘(封丘县)。   睢州:襄邑(州、县治,睢县)、考城(民权县西南)、柘城(柘城县北)。   归德府:宋城(府、县治,商丘县南)、宁陵(宁陵县南)、下邑(夏邑县)、虞城(虞城县北)、谷熟(商丘县东南)。   陕州:陕县(州、县治,三门峡市西)、灵宝(灵宝县北)、湖城(灵宝县西)、阌乡(灵宝县西北)。   邓州:穰城(州、县治,邓县)、南阳(南阳市)、内乡(西峡县)。   唐州:泌阳(州、县治,唐河县)、比阳(泌阳县)、湖阳(唐河县南)、桐柏(桐柏县)、方城(方城县)。   河南府:洛阳(府、县治,洛阳市)、渑池(渑池县)、登封(登封县)、孟津(偃师县北)、芝田(巩县南)、新安(新安县)、偃师(偃师县东南)、宜阳(宜阳县)、巩县(巩县东北)。   嵩州:伊阳(州、县治,嵩县)、永宁(洛宁县)、福昌(洛宁县东北)、长水(洛宁县西)。   汝州:梁县(州、县治,临汝县)、郏城(郏县)、鲁山(鲁山县)、宝丰(宝丰县)、襄城(襄城县)、叶县(叶县南)。   许州:长社(州、县治,许昌市)、郾城(郾城县)、长葛(长葛县东北)、临颍(临颍县)、舞阳(舞阳县)。   均州:阳翟(州、县治,禹县)、新郑(新郑县西南)。   亳州:鹿邑(鹿邑县西)、卫真(鹿邑县)、永城(永城县)、酂县(永城县西)。   陈州:宛丘(州、县治,淮阳县)、项城(沈丘县)、南顿(项城县西)、商水(周口市南)、西华(西华县)。   蔡州:汝阳(州、县治,汝南县)、遂平(遂平县)、上蔡(上蔡县)、西平(西平县)、确山(确山县)、平舆(平舆县)、新息(息县)、真阳(正阳县)、褒信(新蔡县南)、新蔡(新蔡县)。   郑州:管城(州、县治,郑州市)、荥阳(荥阳县)、密县(密县)、河阴(郑州市西北)、原武(原阳县西)、汜水(荥阳县西北)、荥泽(郑州市西北)。   河东南路   孟州:河阳(州、县治,孟县)、王屋(济源县西)、济源(济源县)、温县(温县)。   怀州:河内(州、县治,沁阳县)、武陟(武陟县西南)、修武(修武县)。   河北西路   相州:安阳(州、县治,安阳市)、林虑(林县)、汤阴(汤阴县)。   卫州:汲县(州、县治,汲县)、新乡(新乡市)、河平(辉县)、获嘉(获嘉县)。   浚州:黎阳(州、县治,浚县)、卫县(淇县东)。   大名府路   滑州:白马(州、县治,滑县东)、内黄(内黄县)、胙城(长垣县西)。   开州:濮阳(州、县治,濮阳市)、清丰(清丰县)。   大名府:南乐(南乐县)。   (三)南宋(1127~1279年) 宋金南北对峙时期,河南省南部一些地区属南宋辖境。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河南省境内路州(军)县设置情况如下:   荆湖北路   信阳军:信阳(军、县治,信阳市)、罗山(罗山县)。   淮南西路   光州:定城(州、县治,潢川县)、光山(光山县)、固始(固始县)。   (四)元朝(1271~1368年)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大统一时期,也是地方政区建置上一次重要发展时期。在地方行政体制上,元朝首创行省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国都所在地的河北及山东山西、内蒙的部分地区称为“腹里”,作为中央特区,由中书省直辖,形成“都省据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的局面,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了保证。行省制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它初步奠定了现代的省制规模。省级主要长官为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和参知政事等。下为路、府、州、县,均设达鲁花赤为其最高长官。除各级达鲁花赤外,路设总管、同知,府设府尹、知府,州设州尹、知州,县设县尹、县丞等。   元朝时期,河南省黄河以南地区属河南江北行省,黄河以北地区划归腹里,归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在河南行省辖区内,府的设置与路平行,直隶于省。黄河以南的郑州、开封、许昌、周口、漯河等市属汴梁路,洛阳、三门峡等市属河南府路,商丘市属归德府,平顶山、南阳等市属南阳府,信阳、驻马店等市属汝宁府。黄河以北的安阳、鹤壁等市属彰德路,新乡市属卫辉路,焦作市属怀庆路,濮阳市属大名路。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河南省境内省路府州县设置情况如下:   河南行省   汴梁路:开封(省、路、县治,东附郭,开封市)、祥符(省、路、县治,西附郭,开封市)、中牟(中牟县东)、原武(原阳县西)、鄢陵(鄢陵县)、荥泽(荥阳县东北)、封丘(封丘县)、扶沟(扶沟县)、阳武(原阳县)、杞县(杞县)、延津(延津县)、兰阳(兰考县北)、通许(通许县)、尉氏(尉氏县)、太康(太康县)、洧川(长葛县东)、陈留(开封市东南)、管城(郑州州治,郑州市)、荥阳(荥阳县)、汜水(荥阳县西北)、河阴(荥阳县北)、长社(许州州治,许昌市)、长葛(长葛县东北)、郾城(郾城县)、襄城(襄城县)、临颍(临颍县)、宛丘(陈州州治,淮阳县)、西华(西华县)、商水(商水县南)、南顿(项城县西)、项城(沈丘县)、阳翟(钧州州治,禹县)、新郑(新郑县)、密县(密县)、襄邑(睢州州治,睢县)、考城(民权县西南)、仪封(兰考县东北)、柘城(柘城县北)。   河南府路:洛阳(路、县治,洛阳市)、宜阳(宜阳县)、永宁(洛宁县)、登封(登封县)、巩县(巩县东北)、孟津(偃师县北)、新安(新安县)、偃师(偃师县东南)、陕县(陕州州治,三门峡市西)、灵宝(灵宝县北)、阌乡(灵宝县西)、渑池(渑池县)。   南阳府:南阳(府、县治,南阳市)、镇平(镇平县)、穰县(邓州州治,邓县)、内乡(内乡县)、新野(新野县)、泌阳(唐州州治,唐河县)、嵩州(嵩州州治,嵩县)、卢氏(卢氏县)、梁县(汝州州治,临汝县)、鲁山(鲁山县)、郏县(郏县)、方城(裕州州治,方城县)、叶县(叶县)、舞阳(舞阳县)。   汝宁府:汝阳(府、县治,汝南县)、上蔡(上蔡县)、西平(西平县)、确山(确山县)、遂平(遂平县)、息州(息州州治,息县)、新蔡(新蔡县)、真阳(正阳县)、定城(光州州治,潢川县)、固始(固始县)、光山(光山县)、罗山(信阳州州治,罗山县)、信阳(信阳市)。   归德府:睢阳(府、县治,商丘县南)、永城(永城县)、下邑(夏邑县)、宁陵(宁陵县)、鹿邑(鹿邑县)。   中书省   新德路:安阳(路、县治,安阳市)、汤阴(汤阴县)、林州(林州州治,林县)。卫辉路:汲县(路、县治,汲县)、胙城(汲县东南)、新乡(新乡市)、获嘉(获嘉县)、辉州(辉州州治,辉县)、淇州(淇州州治,淇县)。   怀庆路:河内(路、县治,沁阳县)、修武(修武县)、武陟(武陟县)、温县(温县)、济源(济源县)、河阳(孟州州治,孟县)。   大名路:南乐(南乐县)、清丰(清丰县)、内黄(内黄县)、濮阳(开州州治,濮阳市)、浚州(浚州州治,浚县)、白马(滑州州治,滑县东)、长垣(长垣县东)。   濮州:范县(范县东南)。   济宁路:虞城(虞城县北)。 五、明清时期   (一)明朝(1368~1644年)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发展时期。明建国初年,中央和地方行政体制承袭元制,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长官总管一省军、政、司法大权。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对地方行政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废除行中书省,在全国陆续设置了13个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行省或省),长官为左右布政使各1人,管理一省的民政、财政等工作;此外,又设提刑按察使司,长官为按察使、副使,管理一省的司法监察;设都指挥使司,长官为都指挥使、同知,管理一省军事和卫所。三者合称“三司”,互不统属,分别归中央有关部门管辖。明朝撤销了省以下的路级行政机关,布政使司之下设府(直隶州)、县(属州)两级地方政权。府按纳粮多少分为上(20万石以上)、中(20万石以下)、下(10万石以下)3等,长官为知府,负责本府的民政、财政和司法事务。州有两种:一种为直隶州(相当于府),一种为属州(相当于县),长官均为知州,负责一州政务。明代的县亦按纳粮多少分为上(10万石)、中(6万石)、下(3万石以下)3等,长官为知县。   明代,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属河南承宣布政使司管辖,其中郑州、开封、许昌、漯河、周口等市归开封府,洛阳、三门峡等市归河南府,商丘市归归德府,平顶山市归汝州,南阳市归南阳府,驻马店、信阳等市归汝宁府,安阳、鹤壁等市归彰德府,新乡市归卫辉府,焦作市归怀庆府。濮阳市及部分县归属直隶大名府管辖,范县、台前等县则归属山东东昌府管辖。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河南省境内司、府(直隶州)、县(属州)设置情况如下:   河南布政使司   开封府:祥符(司、府、县治,开封市)、陈留(开封市东南)、杞县(杞县)、通许(通许县)、太康(太康县)、尉氏(尉氏县)、洧川(尉氏县西南)、鄢陵(鄢陵县)、扶沟(扶沟县)、中牟(中牟县)、阳武(原阳县)、原武(原阳县西南)、封丘(封丘县)、延津(延津县)、兰阳(兰考县)、仪封(兰考县东)、新郑(新郑县)、陈州(陈州州治,淮阳县)、商水(商水县南)、西华(西华县)、项城(项城县南)、沈丘(沈丘县南)、许州(许州州治,许昌市)、临颍(临颍县)、襄城(襄城县)、郾城(郾城县)、长葛(长葛县东北)、禹州(禹州州治,禹县)、密县(密县)、郑州(郑州州治,郑州市)、荥阳(荥阳县)、荥泽(郑州市西北)、河阴(荥阳县东北)、汜水(荥阳县西北)。   河南府:洛阳(府、县治,洛阳市)、偃师(偃师县东南)、巩县(巩县东北)、孟津(孟津县东)、宜阳(宜阳县)、永宁(洛宁县)、新安(新安县)、渑池(渑池县)、登封(登封县)、嵩县(嵩县)、卢氏(卢氏县)、陕州(陕州州治,三门峡市西北)、灵宝(灵宝县北)、阌乡(灵宝县西)。   归德府:商丘(府、县治,商丘县)、宁陵(宁陵县)、鹿邑(鹿邑县)、夏邑(夏邑县)、永城(永城县)、虞城(虞城县北)、睢州(睢州州治,睢县)、考城(民权县东北)、柘城(柘城县)。   汝宁府:汝阳(府、县治,汝南县)、真阳(正阳县)、上蔡(上蔡县)、新蔡(新蔡县)、西平(西平县)、确山(确山县)、遂平(遂平县)、信阳州(信阳州州治,信阳市)、罗山(罗山县)、光州(光州州治,潢川县)、光山(光山县)、固始(固始县)、息县(息县)、商城(商城县)。   南阳府:南阳(府、县治,南阳市)、镇平(镇平县)、唐县(唐河县)、泌阳(泌阳县)、桐柏(桐柏县)、南召(南召县东)、邓州(邓州州治,邓县)、内乡(内乡县)、新野(新野县)、淅川(淅川县南)、裕州(裕州州治,方城县)、舞阳(舞阳县)、叶县(叶县)。   怀庆府:河内(府、县治,沁阳县)、济源(济源县)、修武(修武县)、武陟(武陟县)、孟县(孟县)、温县(温县)。   卫辉府:汲县(府、县治,汲县)、胙城(汲县东南)、新乡(新乡市)、获嘉(获嘉县)、淇县(淇县)、辉县(辉县)。   彰德府:安阳(府、县治,安阳市)、汤阴(汤阴县)、林县(林县)。   汝州:汝州(汝州州治,临汝县)、鲁山(鲁山县)、郏县(郏县)、宝丰(宝丰县)、伊阳(汝阳县)。   北直隶   大名府:开州(开州州治,濮阳市)、南乐(南乐县)、清丰(清丰县)、内黄(内黄县)、浚县(浚县)、滑县(滑县)、长垣(长垣县)。   山东布政使司   东昌府:濮州(濮州州治,范县西南)。   (二)清朝(1644~1911年) 1644年,清兵入关, “定鼎燕京”,确定了清王朝在全中国的统治地位。清朝在地方政区建置上,基本沿袭明制,同时作了必要的调整和改革。清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分省、道、府(与之平行的有直隶州、厅)、县(与之平行的有散州、厅)4级。清初,全国共设18个省,后增至20多个省。省级最高长官为总督或巡抚,每一省或二三省设总督,各省均设巡抚(少数省由总督兼任)。河南省大部分时期以巡抚为本省最高官员,驻省城开封。巡抚之下,设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长官为布政使和按察使,各1人。布政使主管一省的民政、财政和人事,按察使主管一省的司法、刑狱和纠察。省下为道,长官称道员,管辖若干府州县。道有分守道与分巡道,分掌钱谷和刑名。府设知府1人,为一府之长,负责本府的民政、财政、司法审判等事务。州分直隶州、散州两种,长官称知州。直隶州与府同级,直属于省,散州与县同级,但辖区较县为大,隶属于府。县与散州是直接临民的基层政权组织。县设知县1人,主管一县政事。   河南于清顺治年间确定为省,即河南省。清朝前期,全省共设8府7直隶州,以后府州设置出现一些变化。清朝时期,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属河南省管辖,其中郑州、开封等市归开封府,洛阳市归河南府,三门峡市归陕州,许昌、漯河等市归许州,商丘市归归德府,周口市归陈州府,平顶山市归汝州,南阳市归南阳府,驻马店、信阳等市归汝宁府,安阳、鹤壁等市归彰德府,新乡市归卫辉府,焦作市归怀庆府,濮阳市及部分县归属直隶大名府,范县、台前等县归属山东曹州府。清仁宗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河南省境内省府(直隶州)县(散州)设置情况如下:   河南省   开封府:祥符(省、开归陈许郑道、府、县治,开封市)、陈留(开封县东南)、杞县(杞县)、通许(通许县)、尉氏(尉氏县)、洧川(尉氏县西南)、鄢陵(鄢陵县)、中牟(中牟县)、兰阳(兰考县)、仪封厅(兰考县东)、禹州(禹州州治,禹县)、新郑(新郑县)、郑州(郑州州治,郑州市)、荥泽(郑州市西北)、荥阳(荥阳县)、汜水(荥阳县西北)、密县(密县)。   归德府:商丘(府、县治,商丘县)、宁陵(宁陵县)、鹿邑(鹿邑县)、夏邑(夏邑县)、永城(永城县)、虞城(虞城县)、柘城(柘城县)、睢州(睢州州治,睢县)。    陈州府:淮宁(府、县治,淮阳县)、商水(周口市南)、西华(西华县)、项城(项城县南)、沈丘(沈丘县南)、太康(太康县)、扶沟(扶沟县)。   许州:许州(许州州治,许昌市)、临颍(临颍县)、襄城(襄城县)、郾城(郾城县)、长葛(长葛县)。   河南府:洛阳(府、县治,洛阳市)、偃师(偃师县东南)、宜阳(宜阳县)、新安(新安县)、巩县(巩县东)、孟津(孟津县东)、登封(登封县)、永宁(洛宁县)、渑池(渑池县)、嵩县(嵩县)。   陕州:陕州(河陕汝道道治、陕州州治,陕县)、灵宝(灵宝县北)、阌乡(灵宝县西)、卢氏(卢氏县)。   汝州:汝州(汝州州治,临汝县)、鲁山(鲁山县)、郏县(郏县)、宝丰(宝丰县)、伊阳(汝阳县)。   汝宁府:汝阳(府、县治,汝南县)、正阳(正阳县)、上蔡(上蔡县)、新蔡(新蔡县)、西平(西平县)、遂平(遂平县)、确山(确山县)、信阳州(南汝光道道治、信阳州州治,信阳市)、罗山(罗山县)。   光州:光州(光州州治,潢川县)、光山(光山县)、固始(固始县)、息县(息县)、商城(商城县)。   南阳府:南阳(府、县治,南阳市)、南召(南召县东)、唐县(唐河县)、泌阳(泌阳县)、桐柏(桐柏县)、镇平(镇平县)、邓州(邓州州治,邓县)、内乡(内乡县)、裕州(裕州州治,方城县)、舞阳(舞阳县)、叶县(叶县)、淅川(淅川县南)、新野(新野县)。   彰德府:安阳(府、县治,安阳市)、汤阴(汤阴县)、内黄(内黄县)、林县(林县)。卫辉府:汲县(府、县治,汲县)、新乡(新乡市)、获嘉(获嘉县)、淇县(淇县)、延津(延津县)、滑县(滑县)、封丘(封丘县)、考城(兰考县东北)、辉县(辉县)。   怀庆府:河内(府、县治,沁阳县)、济源(济源县)、原武(原阳县西南)、阳武(原阳县)、修武(修武县)、武陟(河北道道治、县治,武陟县)、孟县(孟县)、温县(温县)。   直隶省   大名府:开州(开州州治,濮阳市)、南乐(南乐县)、清丰(清丰县)、长垣(长垣县)。   山东省   曹州府:濮州(濮州州治,范县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