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道宾

属于::明朝

杨道宾(1541—1609年),字惟彦,号荆岩,谥文恪,福建晋江人。父杨敦厚(典史),以子贵,累赠礼部侍郎;祖父杨逢春,以孙贵,赠礼部侍郎;其从兄杨道会,累官布政使。杨道宾于明万历四年丙子(1576年)登解元刘廷兰榜举人。明万历十四年丙戌(1586年),登唐文献榜进士。杨道宾名列第二(榜眼)。

杨道宾

任职

杨道宾初授翰林编修,晋司业谕德,掌南京翰林院事,司经局洗掌局事。擢国子祭酒,迁少詹事,升礼部右侍郎,掌翰林院事。转礼部左侍郎,改掌礼部部事,充经筵日讲,记注起居,累官礼部尚书。阉竖弄权,臣僚挟私,皇帝惑于女盅,疑案迭山,内变外患不愿深究,把朝政置于残噬之中。杨道宾看到这一积弊,直道疏谏,

侃侃发舒。其为国子监祭酒的时候,从教育入手,从中国的文化传统思想入手,带着对下一代的希望,疏请东宫行齿胄之礼;表进“三国志”“五代史”论,以古为鉴,斥阉宦竖公货财,词切而直。与诸国子按古射议行之,射圃悬省日之赏,以诱劝之,以推明高帝建立射圃学宫之意。杨道宾摄尚书礼部时,曾因天象星变,请释逮系在狱的知县满朝荐等人。再是请亟举朝讲大典,但都被当道者“冻死”不服。南京水灾,摇动江南,杨道宾立即疏陈修省五事:“葆清明平旦之气,以澄圣表;召阁部大臣入对,以决壅郁;复章奏批发之规,以尊主权;四、慎内批中发之旨,以杜群疑;去形迹体面之套,以振事功。又疏陈时政,略言:“宫中夜分方寝,日旰未起,致万几台临。请夙兴夜寐,以图治功。时御便殿,与大臣面决大政。章疏及时批答,毋留中及从内降。”万寿圣节,杨道宾缘华封三祝之意,推而衍之,疏曰:请皇帝励精图治,所以为受天之寿贶;二、命东宫诸王出而就傅,所以为受天之多男子贶;捐爵出禄,修废官、补大僚,所以为受天之富贶。疏入,称旨,赐杨道宾禄寿金字绫符。东宫(皇太子)辍讲已四年,上疏言:“太子天下本培,养宜厚,谕教宜勤,请亟涣玉音,卜期开讲。”且引唐朝宦官仇士良之语为戒。其冬,天鼓鸣,杨道宾上疏曰:“天之视听在民,今民生颠踬,无所赴愬,天若代为之鸣。宜急罢矿使,更张阙政,以和民心。”万历皇帝对此不以为然,根本不听。

急罢矿使

这其中有个利害处:原来杨道兵请皇帝“更张阙政”,主要是“急罢矿使”。而开矿是皇帝答应的,矿使是皇帝派遣的。因为这个时候,承宁夏、朝鲜用兵之后,国用大匮;加上营建两宫,计臣束手,于是误听中官献言,派宦官到河南山西、南直、湖广、浙江陕西四川、辽东、广东、广西、江西、福建、云南……等地,名为开矿,其实很多地方矿脉微细,得不偿失,这些中官便与奸人勾结,假开采之名,乘势横索民财。由是民不聊生,变乱峰起。杨道宾的“急罢矿使”,确实是对症下药,可是神宗皇帝昏庸,听不下去,这就注定其朝政永远腐败,没法药救。

主持考试

杨道宾在礼部,多次负责主持考试,所取皆天下名士。万历二十五年丁酉(1597年)和万历二十八年庚子(1600年)两度主持浙江顺天乡试。万历三十五年丁未(1607后),奉旨主持会试(本科知贡举李廷机,主教官杨道宾、杨汝良,同考官黄国鼎皆晋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