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功高专权,终致罢相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5 属于:赵普
  •   赵普历经宋太祖宋太宗两朝,期间两次被罢相,又三次复相,人生经历不可谓不丰富,最后致仕而终。作为开国功臣,赵普的命运也算圆满了。

      五代十国时期,武夫横行,文臣不过聊备点缀,大为世人所轻。整个社会普遍存在一种重武轻文的风气。随着五代十国动乱局面的结束和专制集权的君强臣弱格局的形成,赵匡胤从和平环境下百业待兴的实际需要出发,对这种相沿以袭的社会风气进行了有力的矫正。

       建隆三年(962年)二月,经过深思熟虑的赵匡胤,突然向近臣们提出了一个设想,他说他准备下达一道命令,让武臣们"尽令读书,贵知为治之道"。赵普等 人没想到不久前还说"之乎者也"成不了大事的当今皇帝,思想观念的转变如此之快,一时没有思想准备,竟不知对皇帝陛下的设想如何评价。特别是赵普,他本人 虽说被赵匡胤唤作书生,但自己并不以为然。史书上说他"初以吏道闻,寡学术","未尝以文称"。这就是说,办实际事情的行政能力还不错,但却算不上一个博 学多才、见多识广的知识分子。而且赵普本人对知识分子并没有好感。为相之初,据魏泰的《东轩笔录》记载,"尤不爱士大夫之论事",大臣所上奏章,凡涉及时 政利害者均不上奏。由此可见赵宰相对知识分子防范之深、之严。很显然,在最初,赵普对赵匡胤重用文臣的统治意图是不理解甚至在行动上消极抵抗的。

       这种态度使赵普吃了大亏。962年,赵匡胤思谋改变建隆年号,下令让赵普等人议定新号,赵匡胤特意交代要"求古未尝有过"的年号。赵普等于是议定"乾 德",并经赵匡胤批准后实行。乾德三年平蜀后,赵匡胤的宫廷中收留了一部分后蜀宫妃,是年五月,赵匡胤在宫中观赏其后蜀宫女的梳妆用具,忽见一铜镜背面刻 有"乾德四年铸"五字,赵匡胤大惊失色道:"今始三年,怎么会在四年铸此镜?"于是将此镜交赵普等人传看,皆不能对。赵匡胤又找来翰林学士陶谷、窦仪询 问。窦仪答道:"从前伪蜀王衍当政时有此年号,此镜必得自蜀中。"赵匡胤这才松了一口气,同时感慨万分:"宰相须用读书人!"

      赵匡胤 这声感叹,无异于是对赵普的一种严厉批评,等于说你赵普孤陋寡闻,出此洋相,实在不配当宰相。实际上,类似的警告已不止一次,只是赵普在思想深处没有引起 重视罢了。据魏泰的《东轩笔录》卷一记载,赵匡胤本人欣赏的是后晋桑维翰那种见多识广、足智多谋的宰相。赵普出任宰相,在他看来,并非最理想的人选。所 以,每当赵匡胤同赵普商议军国大事意见难以一致时,赵匡胤便总想起桑维翰对石敬瑭的辅佐,他说:"要是能有桑维翰这样的人在一起共事就好了。"赵普很不服 气地反驳说:"假如桑维翰再世,陛下也一定不会用他,因为此人爱钱!"赵匡胤却这样回答:"用人如用其长,则当护其短,读书人眼孔小,给他十万贯,屋子都 塞破,何足惜也!"

      不管怎么说,乾德三年改元闹出的笑话给赵普的刺激很深。对他转变观念,领会赵匡胤的意图影响很大,加之赵匡胤经常 劝他读书,赵普从此开始发愤。《东都事略》本传记载说:"当其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才归第则亟阖户,自启一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 人不测也。及翌旦出,则事决矣。用是为常。后普薨,家人始得开其箧而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从"不以文著"到"手不释卷",通宵达旦,反映出赵普思想 转变之迅速和深刻。据说他曾宣称:"《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传说不免夸张,但后来 赵普留心读书则是事实。赵光义为他撰写的《神道碑》中记载说:"及至晚年,酷爱读书,经史百家,常存几案,强记默识,经目谙心,硕学老儒,宛有不及,既博 达于古今,尤善于谈谐。"剔除其中的溢美之辞,则可看到赵普的确在读书上是下了功夫,而且是很有成效的。说他"博达于古今",连"硕学老儒"都比不上他, 自然有些夸大其词,但"善于谈谐"则可能就是读书的效果之一。总之,赵普已不是最初的赵普,说他勤奋学习,学识大为长进应当是比较符合事实的。

       赵普担任宰相的初期,赵匡胤对赵普还是十分倚重和信赖。他常到官阙附近的赵普家中喝酒议事,对赵普之妻以"兄嫂"称呼,每逢军国大事,都要听取赵普的意 见。开宝二年(969年)冬天,赵普患病,赵匡胤亲至中书省慰问。次年,又专程到他家中探视,并给予大量赏赐。开宝六年(973年)吴越国王钱俶为了苟且 偷安,派人专门送信给赵普,并赠送十瓶瓜子金。不巧被不请自来的赵匡胤发现,赵普吓得大气不敢出,没想到赵匡胤却十分轻松地开着玩笑,劝赵普收下这份带有 明显行贿意图的厚礼。

      大凡搞政治的人,最难受的莫过于"有职无权",但相反的,权高位重,锋芒毕露,以至功高震主,也是种种悲剧上演的一个重要原因。

       赵普和赵匡胤的确有过一段不短的"蜜月期"。特别是赵普为相之初,被赵匡胤看作是"萧、曹故人,燕赵奇士",因而"视如左右手,事无大小,悉咨决焉"。 权力是很大的,也是深得赵匡胤信任的。但时间一长,两人的关系却出现了裂缝,最终发展到不可弥合,从而导致赵普被罢相。

      总揽大权的赵 普渐渐变得专断起来,据说在赵普权势炙手可热之际,臣僚晋见皇帝,赵普总是"先令供状",直到确认臣僚奏章"不敢诋斥时政",方许登对。他曾设一大瓦壶于 视事阁中,中外表疏,赵普不打算采纳的,连上报都懒得报,就把它们投入壶中,予以烧毁。俨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气派。

      赵普似乎 也没有意识到赵匡胤的身份已发生了天壤之别的变化,赵匡胤当上皇帝后,还时常拿赵匡胤青年时代的种种缺点和窘状作话题,惹得赵匡胤颇不愉快。特别是在人事 上,赵普往往固执己见,例如对他向赵匡胤推荐的人,赵匡胤看不中,赵普便不罢休,甚至皇帝动怒,将奏章摔地而去,赵普仍执意上奏;又比如赵匡胤看不惯某 人,本该迁官,赵普就是不同意,便软磨硬泡,直到赵匡胤答应为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