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举中孝廉,入职侍郎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1 属于:张骞
  •   选士制度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的制度之一,选士制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每一个制度的产生都与当时统治者的思想分不开,更与当时的社 会文化经济条件分不开。汉朝是在推翻秦王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汉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恢复国家建设、"与民休养",因此推行了道家的黄老之术,采取 "无为而治"的思想;这种文教政策,使汉初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也诞生了我国古代第一个比较成熟系统而且影响较大的选士制度则是汉代的察举制度。

       西汉创建者刘邦,由秦的泗水亭长起家,文不出众,武不惊人,地地道道的大老粗一个。在反秦斗争中,他在沛县起兵,身边仅有近百人。经过三年征战,一直打 到咸阳,灭了秦王朝,兵力发展到十万,号称二十万。紧接着是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有万夫之勇,是一员猛将。且占有梁楚九郡,拥有 精兵五十万,号称一百万。此时刘邦被封为汉王,仅占有巴、蜀、汉中小块土地,兵力仍是十万,号称二十万。在如此劣势情况下,经过四年的反复较量,刘邦却以 少胜多,以弱胜强,该垓下一战最后消灭了项羽的有生力量。煊赫一时的项羽不得不在乌江自勿叭终了自己的一生,刘邦则平定了天下,做了汉王朝第一个皇帝。刘 邦能平定夭下,建立和巩固汉王朝,虽然有多种因素,但他在一定范围内能吸收和重用一批知识分子,组成一支智力军队,为其出力效劳,这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 筹。

      但最初刘邦不非但不重视知识分子,反而很轻蔑儒生,动辄破口大骂,斥之为"腐儒""竖儒",连他们头戴儒冠、身穿儒服也恨。曾经 有儒戴着儒冠去见他,刘邦将其冠一把抓下,往里面撒了一泡睬。从厌恶儒生到依仗儒生,中间是有些曲折的:刘邦即了皇帝大位之后,重新整修了华丽的未央 宫。竣工后,群臣都来朝贺,糟糕的是这些功臣们在未央宫里面一开会就喝酒,一喝酒就喝醉,一喝醉就争谁的功劳大,一吵起来就拔剑往柱子上砍……弄得场面很 混乱。刘邦说:"也太不像话了!怎么能这样呢?这怎么得了?"这个时候一个追随刘邦征战多年的儒生,叫叔孙通就向刘邦提出来说:"陛下,现在这种乱哄哄的 失控局面,把我皇家威严置于何地?要想解决朝廷场面混乱问题的唯一办法是制定礼仪,臣愿意带着自己的学生给陛下策划一套礼仪方案。"刘邦说:"礼仪这个东 西很难吧?你要知道我们可都是大老粗,复杂的东西我们可搞不定。"叔孙通说:"礼仪这个东西不难。礼仪就是人情的一种规范化、程式化和仪式化,它本质上就 是人之常情。何况礼仪是可繁可简的,我们可以把历代的礼仪拿来综合一下,改革一下,弄一个可操作的方案出来。"

      刘邦说:"那你就试试吧!"

      于是叔孙通就带着自己的一帮学生制定了一套礼仪,演习了一个月,然后请刘邦过来观赏。刘邦一看,别说,还真是简单,我们这些大老粗也能学会,就这样吧!

       到了长乐宫竣工时,这一次就不能像上次未央宫建成时那样乱七八糟的,要求大家按照礼仪朝贺。由司仪官指挥官员们行跪拜礼节:司仪官喊"趋",所有的官员 都拿着笏走过来;喊"列",就见武将一排,文官一排,排列好;这个时候皇帝坐上御辇被缓缓地推进来,坐在当中;司仪官喊"跪",大家跪下来;司仪官又喊 "拜",大家拜下去。再安排上酒,每人手上一杯酒;司仪官喊"寿",第一等级的诸侯王先出列,拿着酒杯,跪下来,大家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司仪官喊"饮",大家就把这个酒喝下去;司仪官喊"退",大家就都退回去。依次按照官员品序等级行使这一整套的礼仪,果然是井然有序、威严之极。

      刘邦看到这个场面就很高兴,拍着大腿说:"哎呀,今天我才知道,原来当皇帝这么过瘾!"

       由此可见刘邦的确是没有太多文化,因为他的出身是平民,他的父亲、母亲和他自己当年是连名字都没有的。史书上怎么记载刘邦的父母呢?是"父曰太公,母曰 刘媪"。太公是什么意思?大叔。媪是什么意思?大妈。就是说刘邦父亲的称谓叫刘大叔,刘邦母亲的称谓叫刘大妈,可见这两位都是无名之辈。刘邦又叫什么呢? 当皇帝之前他没有名字,只有一个小名叫刘季。古人兄弟排行叫伯、仲、叔、季,刘邦的大哥叫刘伯,二哥叫刘仲,他自己叫刘季,也就是刘大、刘二、刘三的意 思。

      刘邦游手好闲、不事产业,连他父亲都看不惯他,说他不如刘仲。

      但是在推翻秦朝的战争以及建立汉王朝的过程之中,刘邦又亲眼目睹了秦王朝短命而亡的情景。因此,当西汉王朝一建立,刘邦便比较重视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吸取了秦朝排斥士人参政暴虐而亡的教训,开始信用士人。

      所以叔孙通提出制定朝纲国典、礼仪制度的建议,刘邦采纳了;征集原鲁国地区的儒生30人,研究和制定国家礼仪,以明君臣、上下的尊卑秩序的建议,刘邦也采纳了。刘氏朝廷因之威风肃凛,等级森严。此后,西汉王朝政府对知识分子就比较信任了。

       汉政府不仅注意信用学问高深的士人,还希望把于国有用的所有士人和其他有一技之长的人,都收罗拢来,用于充实和更新国家官吏队伍。公元前196年,刘邦 下诏说:上古时代称王称霸有所作为者如周文王齐桓公等,都是依赖了贤能之士的帮助。现在我们汉朝建立不久,需要大批人才帮忙治国安邦,而且到处都有贤 能。大家踊跃地站出来为我们出力吧。国家不会亏待大家的。这个诏令说明刘邦颇有求贤若渴的心理,这是汉代察举制的先声,更说明汉初急需人才的情况。

      汉初几朝皇帝曾多次专发诏令,在全国广为招贤,推行大规模的选拔人才的察举制度。

      "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贤者、岁贡各二人";并"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有的郡国执行不力,郡守、诸侯未荐人才。汉武帝为此规定,二千石"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举廉,不胜任也,当免",督促察举制度的正常实施。

      "举孝廉"通俗地讲,就是察举孝子、廉吏,实际上包括"孝廉"和"察廉"两个不同察举科目。但因为都有对"廉"的要求,所以在实际运行中,二者通常都被纳入"举孝廉"范畴。从被"举孝廉"者的身份看,有吏有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