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开口囊肿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1-06-07 属于: 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标准

输尿管开口囊肿又称输尿管膨出,是指输尿管末端呈囊性向膀胱膨出,是一种常见的畸形。因其造成尿路梗阻,加之反复感染,可致肾输尿管积水,肾功能减退,囊肿内可合并结石。本病多与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并发,常位于上肾段的输尿管末端。

(一)流行病学

本病多见于小儿,尤其多见于女童,是男童的2~3倍。多为单侧病变,左右侧均等,双侧者占10%。

(二)病因

本病病因未明,在胚胎15cm长时,输尿管和尿生殖窦之间被一层膜所隔开。胚胎发育至28cm长时,后肾开始泌尿,此膜便破裂或吸收而形成输尿管口。某些情况下,此膜吸收不全,形成狭窄,致使输尿管末端扩张隆起而成囊肿。

(三)病理生理

输尿管开口囊肿位于膀胱壁内段,囊壁菲薄,其外层为膀胱黏膜,内层为输尿管黏膜,中间为肌纤维和结缔组织。临床分为四型。

1.单纯性囊肿 单侧或双侧。

2.脱垂性囊肿 女性可脱垂至尿道口,男性可脱垂至后尿道。

3.输尿管开口异位 多异位于膀胱颈或尿道,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周围肌层缺如所致。

4.输尿管开口形成盲端。

(四)临床表现

1.症状

(1)尿路感染症状:患侧输尿管梗阻和尿道梗阻,引起尿路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发热等。

(2)排尿困难:输尿管膨出阻塞尿道内口或经膀胱颈脱出至尿道口外,均可致排尿困难。出现排尿费力或哭闹,并可出现肾积水所致的腰腹部胀痛症状。

(3)尿失禁:并发膀胱颈部松弛或输尿管口异位而出现尿失禁。

(4)肾功能不全:长时间尿路梗阻,反复尿路感染可导致肾功能不全。

(5)血尿:合并结石时可出现血尿。

2.体征

(1)腹部肿块:于耻骨上区可触到膨胀的膀胱,上腹可触到积水的肾脏。

(2)尿道口肿物:输尿管膨出自尿道脱出,可见尿道口有红色球形肿物,表面有细小血管,需与尿道黏膜脱垂鉴别。

(五)检查

1.实验室检查 继发感染时,尿常规检查有白细胞。

2.静脉尿路造影 典型表现为膀胱内头样或球形充盈缺损。可观察有无肾及输尿管畸形,有无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

3.B超检查 可发现膀胱内囊性肿物,时大时小,并显示肾、输尿管积水。有时可见重复肾、重复输尿管。

4.CT检查 显示突入膀胱腔的囊肿壁呈线样软组织密度影,增强扫描也可显示所谓的蛇头样征象;CT有助于诊断囊肿内结石。

5.膀胱镜检查 表现为输尿管口部位的包块,可随喷尿而周期性膨大与缩小。囊肿下方可见小的输尿管开口。

(六)诊断标准

1.本病多见于女童。患侧腰腹部疼痛,排尿时囊肿可自尿道口脱出,引起排尿不畅、中断、尿潴留。有膀胱刺激症状反复发作。

2.尿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

3.静脉尿路造影患者侧肾、输尿管扩张积水,膀胱内蛇头样或球形充盈缺损。

4.B超膀胱内肿物时大时小,CT显示膀胱内囊性肿物。

5.膀胱镜提示开口处囊肿,且呈充盈、萎缩交替改变。

(七)鉴别诊断

1.膀胱肿瘤 膀胱肿瘤以肉眼血尿为主,输尿管囊肿以梗阻和感染为主。B超、CT检查可见膀胱内实性肿物而不是囊性肿物。膀胱镜可见膀胱内有乳头状、绒毛状或实性新生物,多在三角区或侧壁,多数能看到输尿管口,活组织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2.膀胱脱垂 多发生于女性,在腹压增加时易脱出。脱出的膀胱黏膜呈暗红色,有时可见到三角区和输尿管口。膀胱还纳后,膀胱镜检查看到的改变与脱垂时所见改变相一致,但看不到囊肿,B超、CT可鉴别。

3.输尿管肿瘤 多见于女性,特点是血尿和疼痛,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可找到瘤细胞;排泄性尿路造影,显示输尿管下段充盈缺损。膀胱镜检查,见输尿管开口突出紫红色肿块,为实质性而不是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