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

属于::明朝

卢象升(1600年4月16日—1640年1月10日),字建斗,又字斗瞻、介瞻,号九台,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今江苏宜兴)人。明末杰出将领。

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自崇祯六年(1633年)起,参与镇压李自成等农民军有功,升任右副都御史,总理河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兼湖广巡抚,后升任兵部侍郎,再迁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崇祯七年(1634年),击溃张献忠农民军。崇祯八年(1635年),击败高迎祥、李自成农民军。崇祯十一年(1638年),担任兵部尚书,力主抗清,守卫京师,连战皆捷,反被太监高起潜陷害,免去尚书职务,以侍郎视事。 

崇祯十二年(1639年),率部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高起潜拥兵不救,终因炮尽矢绝,战死疆场,年仅三十九岁,追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南明福王时,追谥“忠烈”。清朝,追谥“忠肃”,著有《卢忠肃公集》、《卢象升疏牍》。

卢象升

人物生平

早年时期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三月四日,卢象升生于常州府宜兴县张渚镇,肤色白皙,人很瘦,胳膊上长着一根粗大的骨头,力气特别大。

天启二年(1622年),考中进士,初任户部主事,升任员外郎,累迁为大名知府。 

展露头角

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皇太极率军避开了袁崇焕坚守的宁锦(宁远—锦州)防线,借道内蒙,从喜峰口突入关内,京师戒严,史称“己巳之变”。卢象升招募了一万兵,进京协助防卫。

崇祯三年(1630年),卢象升升任右参政兼副使,外出整顿大名、广平、顺德三府的兵备,号称“天雄军”。 

崇祯四年(1631年),因政绩、品行突出受到推举,升任按察使,照旧治军。九月,农民起义军在陕西、山西境内难以立足,流窜至京师南部和河南北部(大致在顺德、真定间),卢象升力战将之击退。

督军平乱 

崇祯六年(1633年),山西的贼兵涌入京师郊区,占领了临城的西山。卢象升打退了他们的进攻,与总兵梁甫、参议寇从化接连打败贼兵。贼兵逃回西山,把游击董维坤围困在冷水村。卢象升在石城南部设下埋伏,大败贼兵,又在青冈、武安先后获胜,接连斩杀贼首十一名,歼灭了他们的党羽,收降、遣返男女群众两万人。京郊三府的百姓因此几年间得以安居乐业。象升每次上战场,都身先士卒,跟贼兵格斗时,贼兵的兵刃砍到他的马鞍他都不顾,战马死掉就步行作战。有一次他在险峻的山崖边追赶贼寇,一名贼兵从山顶上放箭射中了象升的额头,又一支箭飞来,象升的仆夫死于马下,象升提刀更加勇武地作战。贼兵吓得逃走了,相互告诫说“:卢廉使这个人,谁撞上谁死,不可碰他。”象升因此获得了军事本领大的声名。贼兵怕了,向南渡黄河而逃。彭孙贻的《流寇志》记载这次战后,义军称卢象升为“卢阎王”,一遇到他就赶紧避开。

崇祯七年(1634年),贼兵进入湖北,打下了郧阳府的六个县。朝廷命令卢象升以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去接替蒋允仪抚治郧阳。当时四川的贼兵返回湖北,驻扎在郧阳的黄龙滩。卢象升和总督陈奇瑜分路夹击,在乌林关、乜家沟、石泉坝、康宁坪、狮子山、太平河、竹木砭、箐口等地连战连胜,斩敌五千六百多人,汉南的贼寇几乎给消灭完了。接着卢象升向朝廷申请增加郧阳城的驻军人数,减免税赋,修补城郭,向邻近的府借贷稻谷,招募商人来采铜铸钱,郧阳由此安定下来。 [17] 

崇祯八年(1635年)五月,卢象升升任右副都御史,接替唐晖前往巡抚湖广。八月,朝廷又让他总理江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兼湖广巡抚。总督洪承畴负责惩办西北部的贼寇,卢象升负责东南部。不久,卢象升被解除了巡抚一职,升为兵部侍郎,增加管理山西、陕西军务,皇帝赐给他尚方宝剑,让他便宜行事。汝州、洛阳传来警报,卢象升昼夜兼程飞马进入汝州。贼兵的人数有三十多万,连营百里,气势很豪大。卢象升率领副将李重镇、雷时声等在汝州城西面进攻高迎祥,用强弩射死贼兵一千多人。高迎祥、李自成撤离而去,攻占了光州,卢象升又在确山将他们打得大败。在此之前,大将曹文诏、艾万年阵亡,尤世威战败,所以官兵将领很多人都害怕贼兵,畏缩不前。卢象升常常慷慨激昂,热泪横流地激励大家忠义报国。他的部队曾经有一回绝了三天粮饷,卢象升自己也不喝一口水,因此他得到了将士们的拥戴,每次打仗都能立下战功。 

宣大抗清

崇祯九年(1636年)正月,卢象升在凤阳大会诸将,然后上书说:“贼寇横行以后朝廷再调兵,贼寇人多时再增派兵力,这只能说是跟不上趟儿。部队开上战场然后再讨论供应军饷,部队会合以后再来申请粮饷,这只能说是玩命。况且请到的粮饷不够用,士兵们就会跟随贼寇去抢劫,这样近八年来所召来的部队都和贼寇成了同伙,所食用的军饷都无异于盗贼的饷粮了。” 又说:“总督、总理应该掌握有专门的部队和专门的粮饷。把咸宁、甘肃、固原的部队调派给总督,蓟州、辽阳、山海关、宁远的部队归属总理指挥。”还说道:“各直省的巡抚大臣都有边疆重任,不要一有贼警就请求别人增援、调兵,不响应他吧,大家本来就应当同舟共济,四处去接应他吧,兵力怎么能跟得上?”又说:“台谏大臣们不管事情的难易,不顾将士的死活,专门在那里说长道短,求全责备。别人即使有再大的本事又怎么能施展出来?我和总督大臣两个人只讲剿法不讲堵法,只讲怎么打不讲怎么守。”这些话都说中了要害。 

这个时候高迎祥来围攻庐州,没打下,分路打下了含山、和州,然后进围滁州。卢象升率领总兵祖宽、游击罗岱解救滁州,在州城东面的五里桥展开大战,杀掉了贼首摇天动,夺取了他骑的骏马。 贼兵的连营一齐败下阵来,卢象升把战败的贼兵赶到五十里以外。从朱龙桥到关山,贼兵的死尸填满了沟壑,滁水都因此无法流动了。 [27]  贼兵这才北趋凤阳,围困寿州,闯过颍上、霍山、萧县、砀山、灵壁、虹县,窥视曹县、单县。总兵刘泽清在黄河岸上驻防,贼兵就掳掠了考城、仪封然后西去。有一支进犯亳州的贼兵转而打进归德。永宁总兵官祖大乐加以拦截打击,贼兵于是北向开封。陈永福在朱仙镇打败他们,贼兵就逃往登封跟别的贼军会合。然后分路开往裕州、南阳。卢象升会合祖宽、祖大乐、罗岱的兵力在七顶山把贼兵打得大败,几乎把李自成精锐骑兵给歼灭殆尽了。过后,卢象升驻兵南阳,让祖大乐防守汝宁,祖宽防守邓州,自己亲率各路官军进逼贼寇,同时派使者去通知巡抚王梦尹、郧阳抚治宋祖说:“贼兵现在已经精疲力竭,我们现在从东西两面夹击它,前面有汉江挡它的路,只要你们顶住,官军可以把它一举全歼。”他们两个竟没能防好,贼兵从光化偷渡汉江进入了郧阳。卢象升派总兵秦翼明、副将雷时声从南漳、谷城出发入山击贼。祖宽等人的骑兵不利于险阻地区作战,副将王进忠的部下发生哗变,罗岱、刘肇基的很多士兵逃跑,派人去追,他们就弯弓回头射。卢象升只好调四川及筸子地方的土兵来搜捕均州的贼寇。当时,湖北、河南的贼兵及高迎祥等人的贼兵都躲在陕西、湖北、四川交界地带的群山之中,卢象升从南阳开赴襄阳进兵作战。当时贼兵多官兵少,河南又大闹饥荒,官兵缺饷,边防部队更加人心惶惶。洪承畴、卢象升合计后认为关中地势平坦广阔,利于骑兵,就让祖宽、重镇的部队开入陕西。而襄阳、均州、宜城、谷城、上津、南漳一带满山都是贼兵。七月,卢象升渡过淅河南下,九月追击贼兵到达郧阳西部地区。清军经由宣府、大同又一次入侵,劫掠京畿地区。京师戒严后,朝廷传诏书要卢象升入卫京师,皇帝又一次赐给他尚方宝剑。自卢象升离开后,贼兵就大肆逞凶,迅猛发展,无法再加以制服了。

京师解严以后,朝廷传诏书提拔卢象升为兵部左侍郎,让他去总督宣府、大同、山西的军事。当时东北关外的大凌河已经失守,但松山锦州仍在,山海关防线仍很牢固。宣府、大同一带则形同虚设。卢象升在那里大兴屯田,谷熟以后,每亩收成一钟,储存了二十多万石谷米。在他的努力下,形势渐渐好转。皇帝为此发布指示要九边各地都学习宣府、大同。

崇祯十年(1637年)春天,卢象升听说宣府的战警,当夜骑马赶到天城,各地的檄文不断用箭射来,说二百里以外乞炭的骑兵横排四十里大举而来。 卢象升说:“这是大举来犯呀。”又问道:“进入隘口了吗?”探马回答说:“还没有。”卢象升说:“大概是想东犯云阳、晋阳,让我们的军队聚集到宣府来后,他好乘虚直入。” 于是传令云阳、晋阳的部队按兵不动,自己率领部队驻扎在右卫,告诫边防官员不要轻易叫战。在与敌人相持了一个月后,卢象升说:“敌人已经懈怠,可以出击了。” 通过侦察卢象升了解到三十六营敌兵离防护墙只六十里远,就暗中召云阳部队西来,宣府军队东来,自己领兵坐镇子午,从房堡出兵,约定时间大战。乞炭得知后就逃跑了。卢象升在阳和驻兵,乞炭不敢来边界骚扰。  

五月,卢象升的父亲去世,他十次上书请求回家奔丧。当时杨嗣昌免行守丧在兵部任职,也起用陈新甲在守丧期间出仕,并命令卢象升在职守丧,等候别人接替,并升他为兵部尚书。 九月,清军部队进入墙子岭、青口山,杀掉了总督吴阿衡,捣毁了山海关正门,直至在石匣修筑了城墙,把部队驻扎到兰来。皇帝召宣府、大同、山西的三个总兵杨国柱王朴大威入卫京师,第三次赐予卢象升尚方宝剑,让他指挥全国各地来增援的部队。卢象升披麻戴孝,脚穿草鞋,誓师后来到京城郊区,飞章向朝廷报告说:“我并不是用兵之才,过去凭着一颗愚鲁的心,担任了些职事,按理不应该回避艰难,但是自从我父亲病逝以后,我在长长的征途上伤心过度,五官散乱,不像从前那样了。加上以不体面的打扮位居三军之上,不仅看起来没有威信,我还担心号令不灵,难于取胜。” 后来听说总监宦官高起潜也即将身穿孝服来指挥军事,卢象升对自己的亲随说:“我们三个人现在都是不祥之身。人臣不管自己的父母,心中哪还有什么天子?阁部大臣杨嗣昌自己不守丧,也想让我放弃礼制跟着他受人指责吗?一个人居心如此,怎么能跟他一块服侍皇上呢?以后我一定要当面数落他。” 

这个时候,杨嗣昌、高起潜主张和议。卢象升得知后,跺着脚感慨说:“我蒙受国家的大恩,只是恨这下要死而不得其所了,假如这一回有万分之一的不幸,我宁愿捐躯断头,以身殉国。” 他到都城后,皇帝召见他,向他询问方略。卢象升回答说:“我主张开战。”皇帝脸色变了,好久才说:“招抚只是朝臣们的意见,希望你出去和杨嗣昌、高起潜再商量商量!” 卢象升出去跟他们俩讨论,意见不一致。第二天,皇帝发出一万两银子犒劳部队,杨嗣昌为卢象升送行时喝退左右,告诫他不要冒失地出战,卢象升于是分别而去。当部队驻扎在昌平时,皇帝又派宦官送来三万两国库银,犒劳部队。第二天又赐给一百匹御用马匹和一千匹太仆寺养的马,五百条银铁鞭。 卢象升说:“和议果然是朝臣们的意见,看来皇上抗战的决心坚定得很呀。”于是下定决心考虑作战。但是很多事都受到杨嗣昌、高起潜的阻挠。卢象升上书请分编部队,朝廷就决定宣府、大同、山西三位总兵的部队归卢象升指挥,山海关、宁远等各路部队归属于高起潜指挥。卢象升名义上统率全国各地的部队,实际上领的兵不到两万人,驻扎在顺义。 

援绝战死

崇祯十年(1637年)八月二十三日,皇太极命睿亲王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统左翼军,贝勒岳托为扬武大将军,统右翼军,贝勒杜度等相副,两路征明。九月二十二日,岳托从密云北边墙子岭,毁坏长城,破边墙入边,斩杀明蓟辽总督吴阿衡。多尔衮则于九月二十八日于青山关毁边墙而入,两军在北京郊区通州会师。崇祯诏令总督宣、大、山西军务的卢象升,携宣、大、山西三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卫京师。以卢象升督天下援兵,第三次赐尚方剑。

当时崇祯已经有和议的意愿,让兵部尚书陈新甲和清朝在私底下接触。大学士杨嗣昌、总监军太监高起潜揣测到了崇祯意在和议,对卢象升多方阻挠,卢象升名为总督天下兵马,但根本调动不了其他人的兵马,他定下的几条用兵策略一条也没法实现。由于卢象升总督宣、大、山西军务时宣、大、山西三总兵吃空饷吃得太狠,相比日后杨国柱、王朴参与的松锦之战,八总兵十三万,这次三总兵竟不到两万人。因数量不及来援关宁军,结果关宁军宦官监军高起潜不愿接受卢象升指挥。崇祯见此,改用内阁首辅刘宇亮节制天下援军。 [50]  卢象升只能统领自己的宣、大、山西三总兵,关宁军则宦官监军高起潜指挥。因此卢象升虽一度名义上总督天下援兵,实际上不到两万。 卢象升由涿州进据保定,命令诸将分道出击,在庆都和清军作战。当时编修(从六品)杨廷麟上疏讥讽杨嗣昌,于是杨嗣昌表面晋升杨廷麟显示自己大度,实际任命他为兵部主事(正六品),编入卢象升处赞画行营,逼他在大冬天离开京城遭遇军旅之苦。同时,巡抚张其平不发饷。又传说云、晋有敌情,于是有名的逃跑将军,大同总兵王朴借机离开卢象升逃走,害得卢象升只剩下杨国柱和虎大威两总兵。

崇祯十一年(1638年)十二月十一日,卢象升领兵进驻巨鹿的贾庄。太监高起潜统帅关宁铁骑数万在泽,距离贾庄不到五十里,卢象升派遣杨廷麟去要求援助,高起潜理都不理。十二月十六日,卢象升领兵至蒿水桥,被清军主力包围。卢象升命虎大威护左翼,杨国柱护右翼,自领亲兵于中军架炮设弩,与清军决战,自辰时直战至未时,炮尽矢穷,卢象升下令以短兵奋战,清军以精骑夹攻,士卒多死,虎大威欲携其溃围,卢象升按剑大呼“将军死绥,有进无却!”,率亲兵跃马冲阵,身中四矢三刃,壮烈殉国。高起潜随即不战而溃。

战后,杨廷麟及部下在战场上寻获卢象升遗体,甲下尚着麻衣白网(服父丧)。三郡之民闻之,痛哭失声,声震天地。卢象升死后,杨嗣昌怕他没死,以后会报复他,派了三个巡逻兵去查看。其中一人叫俞振龙,告诉杨嗣昌,卢象升真的死了。在杨嗣昌而言,希望手下人说卢象升没死,他就可以把怯懦畏战之类的罪名加到卢象升的头上了。 

顺德知府上奏卢象升的死状,杨嗣昌故意刁难,过了八十天卢象升的尸体才得以收殓。第二年,卢象升的妻子王氏请恤,第三年,卢象升的弟弟象晋、象观又请,都不允许。直到杨嗣昌剿张献忠失败自杀后,朝廷才赠卢象升太子少师、兵部尚书,赐祭葬,南明福王时,追谥忠烈,建祠奉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