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来历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5 属于:赵普

  •   赵普死后,家人打开他常读的书箧一看,里面果然真的就装着半部《论语》,仅二十篇。"半部论语治天下",当然是夸张了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伦理的实 践。但是儒家伦理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最深邃、最富有生命力的思想体系,对千百年来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不争的事实。

       赵普是幽州(今北京)蓟地人,《宋史·赵普传》说他"沉厚寡言","普性深沉有岸谷","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少习吏事,寡学术"。这样的评价是很 高的了。他最初在永兴军节度刘词辟手下为从事,刘节度死前将他推荐给后周朝廷,与柴世宗父子结缘。柴世宗父亲重病期间,他代替征战在外的柴荣如亲儿子般日 夜侍奉汤药。好人终有好报,他得到皇室宗亲的身份。赵匡胤经常和他打交道,对读书不多但足智多谋的赵普特别看重。陈桥兵变赵匡胤做了大宋皇帝,赵普授为右 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太祖亲征山西,平定上党,迁升兵部侍郎、枢密副使。

      乾德二年(964年),原来后周留用的宰相范质、王溥等 同时罢相,以赵普为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做了大宋朝的宰相。做了皇帝的赵匡胤,喜欢像农村老头那样,下了朝就去功臣家串门。故此,赵普下班回 家,不敢脱朝服而着便服,他怕皇帝来串门时来不及换官袍。有一年冬天,大雪纷飞,况且又到了晚上,他料定皇帝不会来了,便脱下了袍服,这时却听到敲门声。 赵普急忙打开门,赵匡胤立在风雪中,他连忙迎拜,太祖说:"已约王矣!"就是说皇帝赵匡胤约了他弟弟晋王赵光义,一道来串门了。不一会儿,赵光义果然顶风 冒雪地进了门。

      赵普家在大堂里烧了一盆大炭火,烧烤着肉。赵普的妻子来敬酒,赵匡胤呼为嫂子。在这位嫂子的殷勤招待下,君臣开始商 讨攻打太原的计策。赵普说:"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挨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宋史·赵普传》)赵普果然深谋 远虑,太原北面经常受到契丹人的侵扰,如果先拿下太原,得由宋王朝独自抵挡契丹,倒不如先剿平南方的藩镇割据势力,再从容解决太原藩镇问题。赵匡胤听了内 心赞叹不已,但嘴上却说:"我的意思正是这样,特来试试你的。"

      宋太祖赵匡胤接过来的实际上是一个烂摊子,经过唐末和五代之乱,长 安、洛阳不仅凋敝不堪,关中与河洛地区也民生艰困。最棘手的是燕云十六州被石敬瑭割赠给契丹,导致游牧民族的骑兵可以轻易直抵黄河。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 得失》中指出,宋代立国"没有国防",因为辽国骑兵只花三五日就可到黄河岸边,倘若渡河之后便能直趋开封,而开封地处平原无险可守。据说宋太祖在定都问题 上曾有过相当长的考虑,洛阳和长安本来为历朝古都,两处在地理形势上都比开封好得多,但定都开封的理由首先就是这里经济比较活跃。宋代政制军制都以强干弱 枝为首要原则,在首都附近屯集以禁军为主的重兵,仅军粮供给就不是小数目,何况还有皇家和官僚。这些人口所需食粮全靠江南补给,依赖隋炀帝时开凿的通济 渠,终点正是开封。从开封再转运洛阳的汴渠此时已不可用,若从陆路运输则成本过高,于是,定都开封成了赵匡胤的权宜之计。他本人曾明言,将来若国家太平, 还是要迁都。

      宋太祖重用宰相赵普,就是希望借重这位智囊人物,解决经济上的内忧与国防上的外患问题。赵普上表皇帝,请遣使传旨到全国各道,征丁壮青年送往京师,以备守卫。又请旨在全国各州设立通判,主管钱谷,《宋史》说"由是兵甲精锐,府库充实"。

       《宋史·食货志》上说,"周显德(年),重又置惠民仓,以杂配钱分数折粟贮之,岁歉,减价出以惠民。"赵宰相通过皇帝推行的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继承了 前代这些基于"利民"考虑的仓制,"兼存其法焉"。乾德初年,诏令诸州于各县置义仓。"民饥欲贷充钟食者,县具籍申州,州长吏即计口贷讫,然后奏问。"随 后因输送烦劳,这一制度未能坚持下去。淳化三年(992年),京畿丰收,分遣使臣"增价以籴,虚近仓贮之,命曰‘常平’,岁饥即下其直予民。"这些措施无 疑是利民政策。

      赵普当了宰相以后,为政颇专,廷臣对他多有忌恨。那些学富五车的大臣往往瞧他不起,在背后议论说,赵普是山东人,没读 过书,要读大概也就会几句《论语》。太祖也经常劝他要多读书。从此以后,他手不释卷,每天下了班回到家里,就关门闭户,打开一个木书箧取书来读,往往通宵 达旦。第二天,临朝理政,处决如流。到了第二代,宋太宗赵光义听人说赵普不读书,也劝他多读书。有次问赵普:你究竟读过几本书,赵普不好意思地说:"人言 普山东人,所读止《论语》……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部《论语》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半部《论语》辅陛下致太平。"

      这就是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成语的来历。

       自从太宗劝他多读书后,赵普晚年更是手不释卷,读之竟日。赵普深沉有棱有角,大臣谗言嫉妒的不少,他依然以天下为己任。宋初宰相多龌龊之辈,唯有赵普刚 毅果敢,从不推诿。"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于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 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又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 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宋史·赵普传》)

      这位耿直无私辅佐过宋太祖、宋太宗两代皇帝的宰相赵普,学问并不大,却是顶天立地响当当的真君子、真宰相。他活 到71岁后去世,宋太宗震悼涕泪不止,对近臣说:"普事先帝,与朕故旧,能断大事。向与朕尝有不足,众所知也。朕君临以来,每优礼之,普亦倾竭自效。尽忠 国家,真社稷臣也,朕甚惜之。"太宗废朝事五日,赠他尚书令,封为真定王。赵普死后,家人打开他常读的书箧一看,里面果然真的就装着半部《论语》,仅二十 篇。"半部论语治天下",当然是夸张了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伦理的实践。但是儒家伦理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最深邃、最富有生命力的思想体系,对千百年来 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不争的事实。

      元代高文秀《遇上皇》三折中也这么说:"每决大事,启文观书,乃《论 语》也,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清末民初的启蒙思想家、著作等身的严复,在《救亡决论》中如是说:"从此天下事来,吾以半部《论语》治之足矣,又 何疑哉!又何难哉!"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高强,就能治理国家。

      中国有一句老话:"半部论语治天下,三句论语看人生。"这 都说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的确在治国平天下上有神奇功效和作用。儒家主张人生以孝亲敬长、"仁爱""忠君""克己""修身"为 本,通过道德上修炼达到至善的人生最高境界,也就孔子所说的君子。然而怎样到达这样的人生境界呢?《论语》第一篇"学而第一"的前三句话就把这个事情给讲 清楚了。可以说,学论语看完开篇这三句,就知道怎样做人立世了。

      不管在哪样的社会,人都要先学会做人立世,再言其他。翻开《论语》第 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就是说,所谓君子之道有三,或曰君子之 境界有三:一为好学不倦,二为亲爱友人,三为修身善性。好学为君子是最难达之境界,也是最高的要求,这在论语中多有提及。与人交际,包括父母兄弟朋友君臣 等等一切与人的关系,要维持这些关系是做君子的必要条件。就是说交际也是君子之一道,人类社会的本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君子维系之,小人反之。"就 是说君子应该有的内在的修养,不愠是为有德。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孔子首先是一个教育家,或者说孔子在诸子百家中做得最成功的就是教育。所以孔子一再强 调学习的重要性,"温故而知新"。

      《论语》是中国人的"圣书"。西汉曾作过一个有趣的对比,他说:"天下君主至于贤人众矣,当 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可谓至圣矣!"司马迁眼里的孔子是"布衣",他认为,孔子有道德学问在,所以"传十余世";而天下君 主者流,"当时则荣,没者已焉",远不及布衣孔子,足可以万古流芳,成为圣人。司马迁的话与当代学人何满子的有关论述,有异曲同工之妙。何说:"谁记得神 圣罗马皇帝?但人们永远讴歌但丁的《神曲》;谁记得詹姆斯一世或伊丽莎白女王?但莎士比亚却永远是英国人的骄傲;谁记得魏玛大公和维也纳神圣同盟的各国帝 王们?但歌德却光耀奕世。"(何满子《房向东〈鲁迅:最受诬蔑的人〉序》)司马迁讲的是中国,何满子说的是外国,看来,中外都是一样。一个古人,一个今 人,他们都有大无畏的气概,不仅"粪土当年万户侯",甚至粪土历朝历代的皇帝。不过,我以为司马迁之后,作为布衣的孔子就已经死了。两千多年来,孔子成了 "圣人",被供奉进"圣人殿",与圣人地位相适应。汉代《论语》是人们的必读之书,而到了南宋朱熹,儒学又有了新发展。

      当然,这是后话。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的本意,是以儒家修身的教诲,先治好管理者本人。像赵普,像严复那样,从《论语》的儒学精华中吸取营养,先练就了自己一身铮铮 铁骨,满怀正气,就是两朝宰相都能当好,还有什么公司老板、老总当不好呢?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统治者大多是从历朝历代的史迹里寻找政治智慧、权术的, 他们要读的是《史记》《资治通鉴》,大概也读读《三国演义》。皇帝爱看的是历代的治乱之书、权术之书,而未必常读《论语》。

      《论语》 是宰相大臣们应读的书,是大管理学,也是让下属和老百姓看的。《论语》侧重在修身、齐家,讲伦理道德,当然也有治国的知识。读了《论语》,就一定能治国安 邦吗?这就牵涉到个人素质和具有某种能力的问题。严复徒作大言:"从此天下事来,吾以半部《论语》治之足矣,又何疑哉!又何难哉!"可是,他的维新运动最 后有什么结果呢?从根本上说,他还只是个懂点政治知识的书生。从现在的情况看,懂政治知识的人多如牛毛,而真能从事治国或当领导的人并不太多。知识与人的 综合素质的分离,这不是什么鲜见的现象。

      一个管理者,抱半部《论语》就能管好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或一个部门,那是很可笑的。一个成功 的管理者,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但比具备知识更重要的是他要有足够的历练、足够的磨难、足够的韧性。要像赵普一样,心冷如铁,却又热烈似火。他有坚韧,会 坚守,同时有悲悯,懂伸缩……这就是一个人的修养、综合素质。关在屋里,脱离实践读一百遍《论语》,也不足以铸就一个钢铁斗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