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而后教

在生活富足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和教化。孔子教育思想中一项带有策略性的重要命题。孔子认为在使人民经济生活提高的同时,还须教化人民;也只有在人民生活富足的前提下,才有更好地教化人民的条件。命题出自《论语》中孔子与冉有的一段对话:“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对富而后教的思想,孟、荀均有所发挥。孟子说:“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人民生活得到保障,才容易教而为善。荀子更明确说:“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故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立大学,设庠序,修六礼,明十教,所以道之也。曰:饮之食之,教之诲之,王事具矣。”(《荀子·大略》)富民教民,成为王事不可缺少的工作。

孔子富而后教思想,后世多所论列,并与民本治国相联系。《说苑·建本》篇:“河间献王曰:管子称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夫谷者,国家所以昌炽,士女所以姣好,礼义所以行,而人心所以安也。尚书五福,以富为始。子贡问为政,孔子曰: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从管仲到孔子,都以富民教民为立国之本。

《潜夫论·爱日》篇:“孔子称庶则富之,既富则教之。是故礼义生于富足,盗贼起于贫穷;富足生于宽暇,贫穷起于无日。圣人深知,力者乃民之本也而国之基,故务省役而为民爱日。”富而后教,被提到民本国基的高度评价。

上一篇:圣人 下一篇:《孟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