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之气

有德有志有识之人所具有的自信自强无所畏惧的精神状态。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对浩然之气的解释是:“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充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这些论述来源于孟子对“心”、“志”、“气”三者关系的看法。孟子说自己“四十不动心”,即外在的利害不会引起内心情绪的波动。之所以能够如此,是由于孟子对“勇”的理解,只要有孔子那样“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就会不动心。因为经过反躬自问,认定正义在己,从而就能无忧无惧。“心”中之“义”集中起来,而且有持而不失的“志”,就会产生浩然之气。在孟子看来,“气”与“志”是相连的:“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孟子·公孙丑上》)“志”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意见和行动的取向。意见明确,行动坚定,而且“持其志无暴其气”,这样在心理上就处于高度自强自信无所畏惧的状态,也就是进入了充满浩然之气的境界。孟子在游说诸侯国君时,之所以能够持一种“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孟子·尽心下》)的态度,就是因为孟子认为正义在己。对于“堂高数仞,榱题数尺”,“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等“大人”所有的荣华富贵,孟子都表示:“我得志,弗为也。”这样,“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所以“吾何畏彼哉”(同上)。孔子曾把“畏大人”作为“君子”的“三畏”之一。孟子对“大人”不仅不畏,而且“藐之”,这是得力于“善养吾浩然之气”的结果。孟子的浩然之气的议论,对培养后世儒家士大夫的人格精神一直起着重要的影响。南宋爱国志士文天祥的《正气歌》云:“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溟”,就直接引自孟子的浩然之气论。

上一篇:大体小体 下一篇:和为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