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之道与政通

音乐的创作与社会政治相关联。《乐记》关于乐与社会政治的关系的论述。在《乐记》之前,孔子已提出“可以观”的观点,即由诗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状态的盛衰,风俗人心的好坏。《乐记》对此做了重要的充分的发挥。认为乐的根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乐是人心感于物而唤起的内在的情感的表现,因此从乐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状态。“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闲。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依据这种看法,《乐记》又提出“审乐以知政”的观点。《乐记》一方面肯定文艺是人心中情感的表现,另一方面又指出这种情感的产生与人心对外物的感受分不开,并由此论证了文艺与社会政治状态的密切关系。中国古代美学历来高度重视文艺与社会政治的关系,这种思想有其重要的合理性,包含着中国美学的优秀传统。《乐记》在这一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它对文艺与社会政治的关系的理解又具有不利于文艺发展的狭隘一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