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明代王守仁的语录和重要论学书信集。由弟子辑录而成,共3卷,是书为王学最重要文献。正德十三年(1518)薛侃将徐爱、陆澄和他本人所辑王守仁语录刻于赣州,书名《传习录》,这便是现行本上卷内容。嘉靖三年(1524)南元善在绍兴刻两卷本《传习录》,上卷即赣州本内容;下卷是他所抄录的王守仁部分论学书信,这便是现行本中卷的主要内容。王守仁死后,钱德洪等广辑遗言,得语录多条,嘉靖三十四年刻于宁国,题曰《传习续录》,这便是现行本下卷的主要内容。嘉靖三十五年,钱德洪将南刻《传习录》和《传习续录》加以增订,合为一书,分为3卷,并附以《朱子晚年定论》,刻于湖北黄梅,定名《传习录》。至此,《传习录》一书内容齐备。隆庆六年(1572)《王文成公全书》刻成,其第一部分即《传习录》。此后单行本和全书本《传习录》代有刊行。此书在日本流行很广,重要注释本有三轮执斋的《标注〈传习录)》(1712年),佐藤一斋的《〈传习录〉栏外书》(1830年)。在美国,陈荣捷出版了他的英译《〈传习录〉以及王阳明的其他新儒学著作》(1963年)。

《传习录》包含了王学所有重要观点。上卷阐述了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存天理灭人欲、“意之所在即是物”、“格物是诚意的功夫”等观点。强调自己的学说是身心之学,以与朱子学末流的口耳之学对立;强调体悟实行,反对把理学当做纯知识。

中卷有书信8篇,在致王学批评者罗钦顺(整菴)、顾璘(东桥)的信中,主要回答他们对“知行合一”和王氏“格物”说的问难,阐发了自己的观点。同时也用相当篇幅说明王学的根本内容、重要意义和自己从事此学的良苦用心。在给当时尚非王门弟子的聂豹(文蔚)信中,这个问题谈得更精彩。在致弟子陆澄(原静)、欧阳德等人的信中,主要指示良知本体,讲解功夫切要。中卷还有两篇关于教育的文章,阐述了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下卷的主要内容是致良知,结合自己纯熟的修养功夫,提出“本体工夫合一”“满街都是圣人”等观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提出四句教。它使王学臻于完美,然也引起王门的分化和明末学术界的长期争论。

《传习录》集中了王守仁思想的精华,行文又易简直截,生动活泼,因此深受当时和后来士人的喜爱。可以说王学的传播除了靠守仁师生的讲学活动外,主要是靠了该书的刊布流行。因此在宋明理学以至整个儒学发展史上,该书都占有重要地位。

上一篇:《教约》 下一篇:心外无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