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是怎样的人?野心勃勃把齐国一步步送上霸主的宝座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12 属于:管仲
  • 第一节 管仲——野心勃勃,誉满天下


      天下熙熙,莫不为利,不同的是有的人用正当的方式取得利,有的人则相反。中国古代的那些权臣们尽情地挥舞手中的权柄魔杖,直接或间接地掌控了国家机器。

      管仲,春秋时期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周穆王的后代。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他与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第二节 耻名不显于天下


      管仲属于周王室比较疏远的亲族。有很多学者认为他是周初管叔后裔,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他属于周穆王的后代。他的父亲管庄仲(后世为避汉明帝刘庄之讳改"庄"为"严")去世得比较早。管仲由其母抚养长大。他的家族可能原来属于贵族,到了管仲这一代,早已家道中落了。因而管仲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比较艰苦,从事过一些下层人才做的职业。据一些史书记载,他"尝为圉人",即为人养以维持生计,也有人说他曾是"故成阴之盗,天下之庸夫"。这些都说明,那时管仲的地位确实不高,为一般人所轻视。幸运的是,管仲很早就和鲍叔牙成了好朋友。青年时期,他曾经和鲍叔牙一起在南阳经商,可惜都不太成功。因为贫困之故,每次分红利的时候,管仲总是要求多分给自己一些。难能可贵的是,作为管仲的朋友,鲍叔牙知道后并没有责怪管仲,他知道管仲并不是贪财好货之人,之所以要求多分钱财,乃是因为家贫又要奉养老母之故。

      年轻时期,管仲曾经替好朋友鲍叔牙谋划事情,因时机不利,结果使得事情反而更加糟糕。他曾经三次求仕,却得不到君主的信任,最终都以被逐结束;曾经三次参与保卫社稷的战争,却每次都因挂念老母而做了逃兵,没有被"军法从事"已属万幸。后来,孟子也把他当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典型,可见他的这段困苦不堪的经历在古代也是天下皆知了。在他人生中最为困难的阶段,自始至终都贯穿着鲍叔牙的理解和支持。这对管仲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使他重新振作起来,坚持下去。而这段困苦的经历既给予管仲更多的磨砺,也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下层民众,细致而全面地了解齐国社会的利弊,为他后来执政齐国厉行改革打下了基础。

      管仲的可贵之处就是他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如此困苦的境遇中,他的心中始终燃烧着希望之火,那就是"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正是由于心中存有这种火苗,他才能平静地面对各种生活的苦难而不失态、不偏激。他在隐忍中等待,在困境中求索。那时的齐国处在齐襄公的统治之下。齐襄公是一个典型的荒淫残暴的君主,他的后宫"九妃六嫔,陈妾数百,食必粱肉,衣必文绣",就这样他还不满足,又和自己的妹妹通奸。后来,他的妹妹嫁给鲁桓公做夫人,兄妹之间仍然藕断丝连。最终发展到在鲁桓公到齐国访问时,为了肆无忌惮地淫乱,他们兄妹合谋,借机将鲁桓公灌醉杀死。本来在前几代君主的治理之下,齐国由疆域不过百里、"地泻卤、人民寡"的蕞尔小邦逐渐蔚为大国,到齐庄公、僖公时期,已经初具霸业的规模了。但经过齐襄公的胡作非为,齐国政局日非,国内动荡不安,许多贵族预感到将要大祸临头,纷纷避走国外。这其中就包括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当时公子纠在管仲、召忽的辅佐之下避走鲁国,而公子小白则在鲍叔牙的辅佐下到莒国去避祸。不过鲍叔牙当初对齐僖公令其辅佐公子小白很不满意,常常称病不朝。他认为小白将来没有希望继承君位,让他来辅佐小白,肯定是出于对他才能的不认可,是见弃于国君。而管仲却大不以为然。相反地,他对公子小白相当看好,认为一旦齐国情况有变,出来收拾局面的非小白不可。他为鲍叔牙对当时的形势做了详细的分析,力劝鲍叔牙出山。

      鲍叔牙听从了管仲的意见,愉快地出来接受任命,竭力尽心侍奉小白。

      恶贯满盈的齐襄公终于得到了报应,被公孙无知弑杀于宫。齐国陷于内乱。公孙无知自立为君,不久,又在雍林被杀。齐国一时没有了君主。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拥有君位继承权,两人分别在各自所在国家的支持下展开了对国君之位的争夺。就路程而言,显然身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归程更近。管仲在鲁国的支持之下,于莒国通往齐国的大道上设下伏兵,半路截杀公子小白。他亲自拈弓搭箭,直射公子小白。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公子小白身上佩戴的带钩救了他一命。机智的小白就势躺倒装死,骗过了管仲,在国内国、高两大世族的接应下抢先回国即位,是为齐桓公。

      被骗过的管仲与公子纠一伙认为公子小白已死,再没有人与他争夺君位,因此也就不急于赶路,六天后才到齐国,却发现公子小白已经继立为新君了。野心勃勃的鲁庄公原欲借扶立公子纠来干预齐国内政,建立自己的霸权,得知齐国已有新君后气急败坏,当即派兵进攻齐国,想以武力强行立公子纠为君。齐桓公也不示弱,他果断率军迎击,并在乾时会战中一举击溃鲁军。公子纠和管仲随鲁庄公败归鲁国。齐军乘胜追击,进入鲁国境内。桓公也急切地欲报一箭之仇,欲杀管仲而后快。另一方面,桓公也开始考虑组建领导班子的问题。劳苦功高的鲍叔牙理所当然地成为宰相的第一人选。可是,出乎桓公意料的是,鲍叔牙竟然坚辞不就。不仅如此,他还推荐差点要了齐桓公小命的管仲为相,并把管仲大大地夸赞了一番。

      齐桓公大为不解,也一时难消心头之恨。鲍叔牙进一步向桓公解释,管仲的所作所为,都是缘于忠君之故;如能宽恕他并用之为相,他也一定像忠于公子纠那样效忠于您。鲍叔牙精辟的分析和他心存社稷的精神打动了齐桓公。于是齐桓公决意起用管仲为相。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先把管仲夺回来。他们君臣决定继续向鲁国施加军事压力,以报仇为辞,并向鲁国提出要求。尽管鲁国大臣施伯看穿了齐国的真实意图,实欲以管仲为相以图谋霸业,但在齐国的军事压力下,鲁庄公不得不杀死公子纠而把管仲交还给齐国。

      公子纠被杀之后,与管仲同辅公子纠的召忽随即杀身以殉。壮志未酬的管仲并不甘心这样稀里糊涂地死去或降敌,因而"请囚"。

      虽然仍是阶下之囚,出于对老朋友鲍叔牙的信任和自己才干的自负,管仲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在归国的途中,他即兴创作了一首曲调激昂的《黄鹄之辞》。在他回到齐国之后,果然不出所料,在鲍叔牙的力荐下,齐桓公任命管仲为相。深谙世道的管仲并没有因此得意忘形,他深知自己的宏伟蓝图能否实现,取决于齐桓公是否真正信任自己,那些根基深厚的国、高等大贵族是否服从自己。因此,他首先要做的是使自己拥有足够的权威,并借此考验齐桓公。齐桓公是个很大度的君主,他答应了管仲全部的不情之请,任命他为上卿,爵位在老牌大贵族国氏、高氏之上,赐之"三归之家",尊他为"仲父",一举使管仲在齐国树立起崇高的威信。这样,历经磨难的管仲得以回国。从此,他的人生步入了另一个阶段,在书写自己人生壮丽篇章的同时,也开创了齐国数十年的霸业。

      在完成一些基本的准备工作之后,管仲开始着手改革。

    第三节 小疾不妨霸业


      管仲改革,首先从战略的高度确立了一个大目标,就是辅佐齐桓公称霸天下。那时,作为天下共主的周王室自平王东迁之后不断衰落。此时的天下或者说诸夏地区强烈需要一个霸主来作为秩序的维护者。当时郑国陷于内乱,自顾不暇;鲁国由于自身实力所限,有心无力;而齐国有了齐僖公打下的"小霸"的基础,恰恰处于崛起的最佳时期。管仲看准了这一点,勉励齐桓公树立起称霸的雄心,正体现了他作为杰出的战略家的高瞻远瞩。

      可惜齐桓公本人在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没有称霸的野心,所以管仲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说服桓公接受这一目标。管仲清醒地意识到,在这天下大乱的环境下,齐国不可能独善其身。没有稳定、有序的外部环境,图谋发展就不可能有保证。因此,如果仅仅把"社稷可定"当作治理国家的目标,这在诸侯纷争的春秋时代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只有把目标确定在"君霸王"上,把齐国的命运和天下的命运联系起来,则不仅社稷可定,而且霸业可成。因此他不惜以出走来要挟齐桓公,迫使他树立起称霸的雄心。

      其实,齐桓公不称霸并非心里不愿意,乃是自知"寡人有疾"(好色),导致信心不足。管仲深知,不破除齐桓公的这一心理障碍,齐桓公也就难以真正树立起图谋霸业的雄心。于是管仲诚恳地向他指出:"你的这些缺点固然很不好,但是这些都不是什么要紧的大事,并不妨碍你成为一个大有作为的君主。"齐桓公听了很不高兴地说:"如果有这些缺点还不妨事的话,恐怕没有什么缺点算得上妨事了。"其实这种效果正是管仲想要的。他抓住这个时机,继续开导齐桓公:"作为国君来说,只有优柔寡断和不勤勉才是真正要不得的。因为优柔寡断就不能得到多数人的拥护,不勤勉就不能成就大事。至于其他,谁还没有点缺点呢?"这一下子使得齐桓公信心大增,原来图谋霸业并不妨碍自己享受声色犬马、醇酒美女的,只要果断点、勤勉点就行了,那又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他爽快地答应了管仲。管仲趁热打铁,向他推荐了公子举、公子开方、曹孙宿,让他们分别去鲁、卫、楚进行外交活动。

      管仲勉励齐桓公称霸,能够从天下大势出发确定齐国改革的目标,其立足点无疑是高远的,非常有见地的,体现了一位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也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走向的。而他不对齐桓公求全责备,包容他的缺点,使齐桓公认可他的政治主张,并树立起称霸的信心,则充分显示了管仲的大智慧,善于区分轻重缓急,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不动摇齐桓公的权威。固然,管仲也认为齐桓公的这三个毛病是很讨厌的,但他深知,如果苛求齐桓公,强迫他改掉所有的缺点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说到底这毕竟属于一个人的私德。对于国君来说,有良好的私德固然好,但不是主要的;只要能治理好国家,私德不怎么样也不失为一位好君主。

      管仲深知,"欲立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没有人才的支持什么事也办不成。因此他在为相之初就特别注意收揽英雄,选拔人才。据《管子·小匡》载,管仲为相三月,即向齐桓公推荐了五位人才——隰朋(大行)、宁戚(大司田)、王子城父(大司马)、宾胥无(大司理)、东郭牙(大谏之官)。这五个人全部被任用到重要位置,再加上鲍叔牙,初步组成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后来,这些人在经营霸业的过程中成为管仲不可或缺的帮手。

      除此之外,管仲继承了太公望"尊贤上功"的路线,推行"三选制"和"上记制",以选拔、补充人才和考核官员。这样就保证了国家对人才的选拔和控制,从而保证了后备官员的质量。故而齐国能够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齐国图谋霸业提供了人才的保障。

      齐国在齐襄公的胡作非为下,国事日非、政局混乱。齐桓公即位之后,面临的形势依然相当严峻,因而忧心忡忡,问计于管仲。面临这样一个烂摊子,改革内政便成为当务之急。在这种情况下,管仲以"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的口号下对内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首先从定民之居、成民之事开始,协调好士农工商"四民"的关系。管仲认为士农工商四类人都是国家的基础。为了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士农工商四民的聚居地要有所区分,而且要相对稳定。实行这种"定民之居"的办法,不仅有利于管理,有利于分工,而且有利于同业内部的互相影响、互相学习。更重要的是,这种制度实际上是寓兵于民,有利于兵民之间的转换。由于大家长期生活在一起,夜间作战,只要听到声音就能辨别出敌我;白天作战,只要看见容貌,大家就能认识,无形中提高了齐国军队的战斗力。管仲还认为,老百姓太穷太富都不好。太富则对爵禄不会动心,太穷则不畏刑罚。两极分化会导致国家法令不行。为了保持"四民"相对平等的经济地位,他又提出对他们不能一视同仁,政策上必须有所倾斜。在发展商业的同时,必须打击富商巨贾。盐铁、粮食、布帛等重要物资均由国家垄断经营。

      管仲针对发展农业和商业也做出了许多改革。不仅考虑到了土地的情况,而且考虑到了年景,当然比不分青红皂白征收同样的赋税要合理得多,要更便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管仲的这一改革措施实际上是对旧的井田制度的根本变革和瓦解。他以政治家的敏锐目光准确地把握住历史发展的方向,从而做出英明抉择,极大地促进了齐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管仲提出"关市几而不征",对于来往的货物,无论是几经周转,都免征关税和市税。这一政策的施行极大地刺激了齐国商业的发展,也吸引了周边诸侯国的商人前来齐国做生意,令"诸侯称广焉",不仅大大有利于齐国人民的富裕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而且用经济的纽带紧紧地把诸侯国与齐国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另外,为了增加军资,解决军队的武器问题,管仲还规定犯罪可以用盔甲和武器来赎罪。犯重罪,可用甲与车戟赎罪。犯轻罪,可以用值与车戟赎罪。犯小罪,可以用铜铁赎罪。这样在不加重人民负担的情况下就很轻松地改善了军队的装备,同时又使犯罪的人得到改过自新的机会。这一政策受到了人民的拥护。

    第四节 把齐国一步步送上霸主的宝座


      经过对内政的改革整顿,齐国很快强大起来。这时的齐桓公也不再安分了,有了"从事于诸侯"的想法,时不时想拿鲁、宋等在当时来说并不算小的诸侯国开刀。深谋远虑的管仲深知时机并未成熟。成就霸业固然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但绝不是单纯仰仗武力来对其他诸侯国进行压服那么简单的事,需要综合运用政治、外交、军事等多种手段,对于诸侯国该拉的拉、该打的打、该灭的灭、该帮的帮。要使他们心服口服,真心拥戴,这才是真正的霸主。在形势有利于齐国的情况下,更不能轻举妄动。一招不慎,就有可能将大好时机白白地葬送。因而他极力劝阻。可惜桓公年少气盛,一意孤行,为报鲁国帮助公子纠与自己争夺君位之仇,悍然发动对鲁国的战争。不料鲁军同仇敌忾,在曹刿指挥下一鼓作气,击溃齐军,把齐桓公弄得灰头土脸。经过这次教训,齐桓公老实多了,重新又回到管仲的思路上来。管仲抓住时机,在外交方面推出了两大措施:一是树起"尊王攘夷"的大旗,号召天下诸侯;二是改善与中原诸侯国的关系,尽可能把诸夏团结在齐国周围。历史证明,管仲推出这两大措施是富有远见卓识的。正是这两大举措,一步步把齐国送上霸主的位置。

      当时,宋国刚刚经历一场内乱。宋桓公新立,尚未得到各国诸侯的承认。另外,周釐王也刚刚即位。这两件事为管仲的外交策略的推行提供了绝佳的机会。管仲建议齐桓公遣使去周王室朝贺,向天下诸侯做出尊王的姿态,同时借机请周天子下令,让诸侯承认宋桓公,借以拉拢宋国。周釐王见强大的齐国前来朝贺,简直受宠若惊。他也乐得做顺水人情,就把召集诸侯会盟及承认宋桓公这件事以王命的形式交给了齐桓公。这样,齐桓公便名正言顺地在北杏(今山东东阿县北)大会诸侯,令宋、陈、蔡、邾等国参加,共同确认宋国君位,安定宋国;对于一直不怎么驯服的遂、谭两国则乘机找借口灭掉;同时又警告了试图阻挠桓公称霸的鲁国。管仲策划的这次会盟提高了齐桓公在诸侯中的威信,为桓公称霸打下了基础。

      北杏会盟的举行虽然勉强算得上成功,但离完美还差得远。参加者除宋外都为小国,且为数不多。更可恨的是,连近邻鲁国也没有参加。这促使管仲对齐国外交政策进行反思,决心改变过去那种以邻为壑的做法,改善关系,修好邻邦,以巩固齐国的地位。其具体做法主要是返还过去侵占的邻国领地,宽容大度,取信于邻。

      这一政策推行的结果是"四邻大亲",增强了齐国的"国际"号召力,为齐桓公攘夷创造了条件。原来一直与齐国为敌的鲁国及对齐国不服气的宋国也被拉拢进来,成为齐国的盟国。公元前667年,周王任命齐桓公为"侯伯"。齐桓公成为由天子正式册封的霸主。

      齐桓公称霸后,为巩固霸业,团结诸夏,开始率领中原诸侯对夷狄展开反攻,即所谓"攘夷"。为了救燕,齐桓公与管仲、隰朋北伐山戎,直至令支、孤竹。齐国君臣上下同心,克服了艰难险阻,终于战胜山戎,达到救援燕国的目的。燕庄公为感谢齐桓公,亲自送桓公回到齐国,再次大大提升了桓公的威望。诸侯都愿意听从齐国的。公元前661年,狄人伐邢。管仲向桓公建议出兵伐狄救邢。桓公派兵,打退狄人。不久,狄人又攻邢国。齐桓公再邀宋、曹两国出兵救邢,并把邢国的都城迁到夷仪(今山东聊城县西),又帮助邢国筑城,救助邢国难民。公元前660年,狄人伐卫,灭了卫国。齐桓公邀宋国出兵,救卫,收拢卫国难民,重建卫都于楚丘(今河南滑县)。此举又为齐桓公在诸侯国中赢得了很高的威望。

      与此同时,南方的楚国不断北侵,兼并了许多小国,又连年伐郑,威胁中原。管仲深知,不制伏这个强敌,齐桓公霸业的含金量就不高。恰巧,公元前657年又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次,桓公与夫人蔡姬在一条船中嬉戏,蔡姬一时调皮,加上她又熟悉水性,就不停地晃船。齐桓公很害怕,制止蔡姬,但她不听。下船之后,齐桓公就把她休了。蔡国自然很不高兴,又将蔡姬另嫁他人。桓公听说后,大发雷霆,决意兴兵讨伐。于是,管仲因齐桓公欲伐蔡而建议他伐楚,也好师出有名,不致落个因妇人伐人国的恶名。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齐、宋、陈、卫、郑、许、曹等国军队,在击溃蔡国之后,兴师伐楚。双方对峙于楚地的陉。楚成王慑于齐桓公兵多势众,只好请求议和。管仲见好就收,劝齐桓公退兵,陈师于召陵(今河南郾城东),与楚订立了召陵之盟,消除了楚对中原各国的威胁。齐国对楚国的这次胜利,完全是管仲综合运用外交、军事、政治等多种力量"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范,既保存了齐国的实力,又制伏了当时最强大的敌人楚国,顺利地把桓公的霸业推向了顶峰。

      公元前651年,周惠王去世,太子姬郑的地位并不稳固。为了安定王室,齐桓公会同各诸侯国拥立太子为天子,是为周襄王。之后,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周襄王派宰孔赐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诸侯朝拜之车),不要桓公下拜受赐。在管仲劝说下,桓公还是依照周礼下拜受赐。同年秋,齐又和诸侯会于葵丘。周再派宰孔参加。这时的齐国已经全面压倒它的竞争对手晋、楚、秦。齐桓公成为中原的霸主。

      管仲一生丰功伟绩颇多,但在接班人的问题上却多为后人诟病。齐桓公四十一年(前643年),管仲病重。桓公亲往探视,曾问及管仲身后择相之事。

      针对这一问题,管仲在摸清齐桓公的想法之后,对易牙、竖刁、开方、鲍叔牙、隰朋等人的善恶及优缺点做了详尽的剖析,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希望桓公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对他们量才叙用,扬长避短,做到"善任"。只可惜管仲所荐的接班人隰朋在管仲去世后不久也撒手归西。最终齐桓公违背了管仲的临终箴言,执意重用易牙、竖刁、开方三个小人,致使鲍叔牙忧愤而死。最终他自己落了个尸体在床达67天无人收殓,以致尸虫爬到了门外的可悲下场。齐国陷入内乱,霸业随即衰落。然而,这一切都是在管仲死后发生的,他已经无能为力了。

      管仲的一生,不仅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还给后世留下了一部以他名字命名的巨著——《管子》。书中记录了他的治国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管仲是位思想家,他主张法治,要求全国上下贵贱都要守法,赏罚功过都要依法办事。他认为国家治理的好与坏,根本在于能否以法治国。管仲非常重视发展经济,他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也就是国家的安定与不安定,人民的守法与不守法,与经济发展关系十分密切。管仲思想中有不少可贵的地方,如他主张尊重民意。他说"顺民心为本","政之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仲的思想对后代影响很大。当然,管仲是春秋时代的历史人物,所以他也有历史局限。如为齐桓公创立霸业而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在改革中主要是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