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经略西南,建功统一大业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3 属于:洪承畴
  •   正当洪承畴在内院、都察院有所作为的时候,顺治十年(1653年)五月二十五日,清廷让他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方,总督军务,兼理粮饷。这不是一般的调动工作,而是升迁重用。清廷重用洪承畴,同当时江南特别是湖广云贵的抗清形势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自顺治五年(1648年)以来,江南的抗清形势继续发展,一浪高过一浪,参加的人很广泛,包括各个阶层,而且农民军、各种义军、少数民族的起义军以及南明官军,常常配合作战,甚至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清军。浩大的反清形势,促使一些降清的明朝将领倒戈,也投入抗清行列。

      顺治十年(1653年),孙可望李定国所率领的几十万农民起义军在云、贵归附明宗室桂王朱由榔,抗清出现新高潮。

      清廷命洪承畴经略五省,是因为洪承畴招抚江南取得很大成果。而今湖广等省形势严峻,如果洪承畴能平息五省的反清力量,大清江山即基本奠定,中国也基本归于统一。可知,洪承畴负任之重。应该说,清廷对洪承畴是寄托着重大希望的。

       顺治帝命洪承畴经略五省,是因为云南、贵州尚未归附清朝,湖广和两广虽然逐渐平定,但也还不那么安宁。为此,需要派人去经略。同时,农民军与南明各义军 联合抗清,势力很大。清朝在统一战争中,经济上也遇到很大困难,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顺治十年的情况看,这年春夏,顺治帝曾命人修慈宁宫、乾清宫等 宫殿,就先后遭到户科、都察院官员的劝阻。

      后来,郑亲王济尔哈朗甚至传集诸王、贝勒、贝子、内大臣、内院大学士以及六部、都察院堂官 开会,共同议决奏请暂停宫殿工程,以其钱粮赈济军民。这样一来,顺治帝不得不下令停工。同时,他也要求诸王、大臣祭祀饮食都要从俭,还命令富户捐资。军事 上不能迅速取胜,经济上又遇到困难,促使顺治帝改变策略,即由单纯的武力统一,改为剿抚并用的政策。而能承担此项任务的,在当时来看,可以说非洪承畴莫 属。

      因为洪承畴曾经"招抚江南,奏有成效";而且洪承畴自降清以来忠心耿耿,无论在外在朝,都是尽心尽力做好工作;同时,清初统治者 的几次内部斗争或满汉大臣斗争中,洪承畴都没有卷入;还有,洪承畴为官清正廉洁,练达持重。如此等等,使洪承畴成为最合适的人选,正如顺治帝所说"唯尔可 当斯任"。顺治帝正由于对他信任,因此这次任命同前次不同,不仅给了他很多头衔,而且也给了他较大的实权,具体表现在:

      一、经略五 省。这五省是湖广、广东,广西、云南和贵州,后因早在顺治六年(1649年)五月已派尚可喜、耿仲明抚剿广东,在他们占领广州之后,令尚可喜和耿继茂(其 时耿仲明已死)同镇广东,所以,清朝又将洪承畴经略五省中的广东改为江西。洪承畴在此五省均有实权,五省的军事都要听命于他。也就是说,在这五省内,有关 抚剿的事,都由他做主去办,不用先报请中央,可以事后再向中央汇报。他自己在五省内可以住在任何需要驻扎的地方,还可以随便到五省的任何地方巡历。五省内 抚镇以下,都要听他节制,就是这五省总督在军事上采取行动,也要向他咨询,然后才能行动。五省官员的升转补调,都由他决定,不称职或不合适的,都由他调 补,同时再奏报中央。五省的兵粮饷,都由他调拨,如果军需紧急,没能及时解到,可就近向邻省行文取用,然后再报告中央。

      二、文武各官,择取任用。也就是说为经略五省,他可以在中央和地方选将选官。即,他认为骁勇善战的武将,或是有才干的文官,都可以选用。这样,他将不是单枪匹马的上任,而是可以率领一支干练的人马去上任。

       三、地位大为提高。顺治帝的谕旨和敕书中明确规定:他同藩王和公可以平等会面商议问题,以宾客礼相见。五省的总督遇军事上的大事,都要征询他的意见,然 后才能去做。对邻近各省,如有兵事相关,他可以不通过中央,直接发信给总督、巡抚,让他们策应。对在京或在其他各省的官员,他需要选用的,听其选用,吏部 和兵部不能阻挡,他需用的钱粮,户部应当立即投给,不得迟缓留难。甚至包括满洲兵的留撤,也由他决定,然后再奏报中央。至于降官、降将,更是由他酌量录 用,投降的兵民,由他安置。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同前次招抚江南相比,洪承畴的权力、地位有了很大不同。前次招抚江南,实际上只驻守于江南省,对其余各省,他只是起到策应和联络的作用,没有实权。

       这次就不然了,五省的抚剿大权都在他的手中。前次清廷对他还不甚信任,所以在派他去招抚江南的同时,又派满洲贵族勒克德浑为平南大将军,还派满洲固山额 真叶臣辅佐勒克德浑。清廷那时还规定,遇军事上进止机宜等大事,要与勒克德浑商议,而统领、调遣官兵,要同叶臣及总督、抚镇等共同行事,遇到关系国计民生 的大事,要及时请示中央定夺。也就是说,那时的洪承畴尚没有独当一面的权力和地位,凡事要请示并与满族大臣商议,得其许可,或是请示中央同意。

      而这次却不然,清廷给了他很大的权力,他可以独当一面,不少事可以先行后奏,或边行边奏。而且,清廷也没派满洲大员来控制或监督他。清廷这次对他如此信任,除了他自己的表现使满洲最高统治者满意而外,也与顺治帝能重用汉人有关。

      这一年,洪承畴已经61岁了,一般来说,封建时代规定的退休年龄是60岁。在退休之年,受到如此重用,他自然异常感激,表示要"尽心竭力"完成抚剿任务。

       洪承畴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使用顺治帝给他的择取文武官员的权限,在北京招兵集将。他先保举原任大学士李率泰任两广总督。李率泰是早年归降努尔哈赤的 明总兵李永芳的儿子,青少年时期跟随皇太极征战,多次立功。清军入关以后,他随军南下战功累累,后因过失降职。顺治帝对这个"本当永不叙用"的李率泰,看 在洪承畴的面上,"特允所举"。他还几次上书,点名要各地的骁勇兵将。他认为经略五省,目的是"平贼安民",而"贼"的胁从数量很多,应当采用招抚的办 法。但是,他又认为这些"贼""负固以久不真剿,必不能成真抚"。

      为此,他提出应加强五省的兵力。尽管那时湖南有屡经阵战的满洲军队 和汉兵,但从完成统一重任来看,仍是"力量单薄,难以指挥如意"。他要求从"山陕宣大关辽堪成将兵"中,选择调取,组成一支人马。这支人马"数不求多,惟 求其精"。这样,"既可新远近之耳目,又可运军中之臂指"。他认为如果有了这么一支人马,方可"调度如意,剿抚中机"。于是他开了详细名单,指名要各地的 勇将,并令这些勇将挑选当地骑兵、步兵几百名,共同前往湖南。他点名要的武官武将,大多是他在明朝的旧部,像李本深,就是他任蓟辽总督时的部将。还有徽州 总兵胡茂祯、宁夏总兵刘芳名,都是随他在军中多年。福建提督刘忠,是他的旧部。这些人都是"素称敢战",熟悉敌情,加之过去已经跟随他多年,使用起来自然 方便得多。他把点名要的官兵,造了册,送往兵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