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回京佐政,深得帝王信赖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3 属于:洪承畴
  •   顺治五年(1648年)四月,洪承畴奉召返京,再次入内院佐理机务。摄政王多尔衮对其慰劳备至,宠信有加,一连数日召见垂询各省应兴应革之事,所有建议,无不采纳。

       从顺治五年(1648年)至顺治十年(1653年)五月,在这5年中,洪承畴所起的作用要比前次入京佐理机务的作用更大。但也有个过程,他二次入京的时 候,恰恰是前面提到的两件涉及他本人的案件之后,尽管朝廷仍然信任他,但这两个案子多少对他有些影响,洪承畴并没有因在江南为清廷建树功勋而升迁。他回到 京城虽然受到皇帝、太后的热情款待,但仍是原官原职。第二年,多尔衮任命洪承畴和范文程、刚林、祁充格、冯铨宁完我、宋权,一同充任《太宗文皇帝实录》 一书编纂的总裁官。

      多尔衮在百务繁忙中,亲自过问"太宗实录"的编纂,是有政治目的的,那就是希望按照他的意思来剪裁史料。他命令总 裁官刚林从太祖实录里,删去多尔衮生母、太妃纳喇氏不愿殉葬的记载。刚林同范文程和祁充格一齐把这一部分内容抹去。刚林等人为编太宗实录,还将在盛京时所 录的太宗史册的内容加以增减;对多尔衮所做的一些不好的事,也没有写入史档。编纂的工作刚开始不久,多尔衮就去世了,很快又被指控谋逆,这项工作不得不停 顿下来。

      多尔衮在世时重用的刚林等人,均受到牵连,删改太宗实录和增减太宗史册,自然成为他们的罪状。这个权重一时的文臣领衔大臣刚 林,虽然为官廉洁奉公,很有才干,只因受到多尔衮的荣宠,以所谓的密谋叛逆罪被处死。总裁官里的祁充格也被处死,只有范文程因多尔衮对他的疏远,得到顺治 帝的保护,"仍留原任,前所行情罪已结,今后于委任职掌,当矢忠报效"。这次政治动荡波及编纂太宗实录的班子,为首的刚林、祁充格已经处死;受多尔衮宠信 的冯铨,也在顺治帝亲政后对多尔衮势力的清洗中,被赶出了朝廷;洪承畴虽受多尔衮重视,但看来并未卷入这场政治斗争。不过编纂班子主要人员死的死,走的 走,编纂工作不能继续进行。

      到顺治八年(1651年)底,弘文院大学士希福又奏请编纂"太宗实录",得到顺治帝的许可。希福是个有文 才的满洲儒臣,兼通满、汉、蒙古三种语言。皇太极时,就以内院大学士参与翻译、编纂史籍的工作,只是由于多尔衮与满洲贵族争权,希福成为牺牲品,不仅没被 任用,还被废黜了6年。直到顺治帝亲政,重新任命他为弘文院大学士。顺治九年(1652年)正月,顺治帝又一次命纂修"太宗实录"并重新任命编纂班子。

      这次修纂与前次相比主要是班子的变化,两个班子都有的总裁官只有3人,即范文程、洪承畴和宁完我。而在这三人中,只有洪承畴一人没有涉及这场政治风波。当然,这个班子组成后1年多,洪承畴又一次被调往南方,也就没有再参加"太宗实录"的编纂工作。

       除了编书,洪承畴还在顺治六年(1649年),做了会试的正考官。满洲贵族为了笼络和收买汉族地主知识分子,早在皇太极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就 开始在境内施行科举考试。崇德三年(1638年),清朝录取的举人有10名。清初缺少文官,中举的多被授官任职。清朝入关以后,为了消除读书人的反清情 绪,更为了健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统治机构的需要,顺治帝于北京登基的诏书上,就定下了乡试和会试的时间。

      此后,清初的不少汉臣,都一再提醒满洲最高统治者,要倡导科举使"读书者有出仕之望,而从逆之念自息",这是"不劳兵之法"。

       洪承畴本人是进士出身,自然也积极倡导科举,加之学识渊博,清朝统治者就令他担任会试的正考官。入关以后,清朝首次会试在顺治三年(1646年)二月, 中试名额为400人。明代的科举,一般取300人左右,清初为收拢人才,增加了100名。原定顺治六年为第二次会试,为了广招人才,又于顺治四年增加了一 次会试。所以,顺治六年的会试已是第三次了,中试名额仍为400人。这次考中的进士,著名的有:左敬祖、吴正治、汤斌、、郝浴、李本晟、王清、曹本 荣、张士甄、绍曾、施闰章,皆一时贤才。

      这些进士经过殿试分为三甲,全部授官,一甲的授翰林院官,二甲的分授参议,三甲全授知府。那时两广初定,三甲的知府都分到两广等省补用。

       回京以后,洪承畴任职的态度仍然是积极的,他时常上疏提出有利于治国安邦的各项建议。如,那时由于清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加之清初经济凋敝,各地人 民的反清情绪高涨。尤其是顺治五年、六年的大同总兵姜瓖起兵反清,引起山西大部分和陕北一些地区的响应,波及面广,距清朝的统治中心又近,真可说京城之外 烽火连天了。顺治六年(1649年)八月,尽管姜瓖的反清主力被镇压下去,但是,他的支持者仍在各地广为活动。洪承畴看到这种形势,提出加强京畿地区巡缉 的建议。

      在这段时间里,洪承畴上疏中影响较大的,是提出了选官的保举连坐法。清初从中央到地方缺官现象严重,多尔衮等清朝统治者,急 于健全各级官僚机构,使国家机器能够正常运转起来,因此选官的范围比较广泛,对明朝降官,基本上是原官供职。多尔衮明确主张不必苛求,只要愿为清廷效力, 都可委任。这样一来,不免泥沙俱下,龙混杂,像福建的巡按周世科,倚仗自己是关外旧人,到地方上为非作歹,导致福建人民被迫起而反抗。像类似的事,不只 一件。针对这种现象,洪承畴指出任官不能贤愚不分,尤其是封疆大吏,要用得其人。为此他提出了保举连坐法:

      平治天下之道,在于各省督 抚总兵,俱得其人。然人才难得,知人亦不易。旧时会推,原有成例。正为一人见闻有限,必合众论乃为无私。今欲用得其人,宜实行保举连坐之法。如督抚、总兵 员缺,令吏、兵二部满汉堂官详加评注,自书姓名保举,再以咨询左右大臣,议论相合,方行点用。俟后有功效,保举者受荐贤之赏;若旷职偾事,保举者受妄昧之 罪。庶封疆、民生,两有攸赖矣。

      洪承畴的这个办法,可以促使举荐的人慎重行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滥荐亲信、门人,而不论品德才能。他的这个建议得到多尔衮的赞同,立即以皇帝圣旨下达:

      以后用督抚镇,著内院九卿会推。若有独知灼见,情愿保举者许自行保举,得人者,升赏;误举者,连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