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传》第一章 湖山灵秀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1 属于:于谦
  •   杭州府钱塘县太平坊南新街——于谦出生地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岁次戊寅,这是一个可以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痕的年份,开国皇帝朱元璋撒手撇下他一手建立并苦心经营的大明王朝,驾崩了。

       这一年,另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民族英雄、人于谦诞生了。(明)于冕:《先肃愍公行状》,见(清)丁丙:《武林掌故丛编》第二三集《于公祠墓 录》卷五,光绪戊戌刊本;又,(明)王直:《抑庵文后集》卷二六《侍郎于公墓表》,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

      于氏家族和朱氏王朝之间似乎有着一种前世注定的缘分,于谦的父亲于仁出生于1368年,这一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而于谦则诞生于朱元璋驾崩之年,冥冥之中的一种宿缘仿佛昭示着于谦就是为这个朝代而生的!

      而这个集民族英雄和诗人身份于一身的于谦是浙江这块土地孕育出来的。

       林语堂先生在论及南人与北人的区别时,下过这样的结论:"北方的中国人,习惯于简单质朴的思维和艰苦的生活,身材高大健壮,性格热情幽默,吃大葱,爱开 玩笑。他们是自然之子。""在东南边疆,长江以南,人们会看到另一种人:他们习惯于安逸,勤于修养,老于世故,头脑发达,身体退化,喜爱诗歌,喜欢舒适。 他们是圆滑但发育不全的男人,苗条但神经衰弱的女人。他们喝燕窝汤,吃莲子。他们是精明的商人,出色的文学家,战场上的胆小鬼,随时准备在伸出的拳头落在 自己头上之前就翻滚在地,哭爹喊娘。"未知林语堂先生的上述论述是否涵盖了自古以来的全部中国历史,如果是,那么他一定忽略了出生于浙江杭州的于谦。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祖籍河南考城(在河南省东部,1954年与兰考县合并为兰考县)。元朝末年,他的曾祖父于九思拜杭州路总管,于是举家迁往杭州,此后,于氏家族世世代代在浙江杭州居住繁衍。

       洪武三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1398年5月13日)午时,于谦出生在于氏祖居——杭州府钱塘县太平坊南新街。600多年后的今天,我在春日的阳光里徜徉 在于谦诞生的这片土地上,感受繁华盛世之中这座江南城市的富庶与美丽,欣赏鳞次栉比的高楼、车水的街市和万木竞秀的景象。西湖边处处游人如织,杨柳殷 勤地向行人展示它的柔美,桃花毫不悭吝地向行人绽放它的笑靥,百鸟争鸣,燕飞雀跃。然而,于谦出生所在地,也就是现在的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清河坊祠堂巷 42号"于谦故居",至今仍然在游人的视野之外,寂寞地承受着六个多世纪以来的风霜雪雨的拷打。

      世代官宦之家隐德不仕的父亲于仁于谦 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宦之家。八世祖为汾州节度使,知开封府;七世祖为延津令;六世祖为定远大将军、沁水令。但是由于金末遭逢战乱,于氏宗族谱牒散佚,因而自 六世祖以上仅存官秩而佚其名号。五世祖于伯仪仕元,官至朝列大夫、太常丞兼法物库使,累赠嘉议大夫、礼部尚书、上轻车都尉,追封河南郡侯;四世祖于累赠 中奉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追封河南郡公;曾祖父于九思历官中奉大夫、广东道宣慰使、都元帅,后拜杭州路总管;祖父于文大,明代洪武 初任兵部主事,改工部。(明)于冕:《先肃愍公行状》;又,(明)王直:《抑庵文后集》卷二六《侍郎于公墓表》。

      然而,于谦父亲于仁 (字彦昭)却选择了不出仕,是什么原因使得于仁终其一生都没有步入朱明王朝的官场,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于仁隐居家中,孜孜于研习经史。据于谦同僚王直撰写 的《侍郎于公墓表》称,于仁为人沉毅方正,好义乐施,常常周济穷人,虽多不吝。在一个雪夜,于仁听到门外有男童哭啼,就派仆人去看看,原来是男童的父母让 他上集市卖木炭,并以卖木炭之资购米,家里等着米下锅,可是他不小心丢了米资,又迷了路,于是就坐在路边哭泣,于仁马上就给了他米资,并且派仆人护送他回 家。于家有一个年迈的侍婢苗氏,于仁待如上宾,每逢家宴,都将苗氏安排在筵席的上座,并对客人说:"彼逮事吾祖,吾敢慢哉?"苗氏病卒,于仁以厚礼安葬。 (明)王直:《抑庵文后集》卷二六《侍郎于公墓表》。于仁的这种道德品行无疑对于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于仁并没有割断于氏家族历史中"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文化传统,他把接续家族传统的希望寄托在后代身上。

      王直的《侍郎于公墓表》记载于仁有"二子,长即谦,今为大理寺左 少卿;次泰;女一,嫁钱塘朱济"(明)王直:《抑庵文后集》卷二六《侍郎于公墓表》。于谦为于仁长子,于谦出生时于仁已经31岁,600多年前,可以算是 "中年得子"了。世代官宦的家世和中年得子的喜悦自然使得于仁对于谦有着很高的期待,希望这个儿子能承担世业,带来于氏家族的复兴。当然,半个世纪之后, 儿子给家族带来的如此荣耀及其如此跌宕起伏的一生必定在于仁的预料之外。

      童年和少年时期的传说"救时宰相"的预言中国古代文化心态历来恪守着"王侯将相皆有种"的传统,一个人一旦成为英雄,那么他的一生都将被赋予神的色彩,于谦自然也被敬仰英雄的人们不断神化,于是留下了很多关于他童年和少年时期的传说故事。

       他出生的情状就充满神异色彩。编撰了《先忠肃公年谱》,于继先称于谦的祖父和父亲"常念宋文丞相死极忠烈,奉其遗像甚虔",于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 于在一个夜里,于谦父亲于仁梦见一个着绯袍金幞的神对他说:"吾感汝父子侍奉之诚,顷即为汝之嗣矣。"于仁逊谢不敢当,不久于谦诞生。于继先还说于谦之名 为"谦"就是"以志梦中逊谢之意"(清)于继先:《先忠肃公年谱》,见(清)丁丙:《于公祠墓录》卷五。

      于谦6岁时,侍其叔彦时祭扫 祖茔,路过凤凰台,其叔随口说:"今日同上凤凰台。"于谦即应声道:"他年独占麒麟阁。"回来路过癸辛街,其叔便以街名为上联,于谦对以"子午谷",叔父 询问出处,于谦答道:"《三国志》内蜀将魏延诸葛亮进言:‘延愿得精兵五千,由陈仓道而东,当子午谷而西,不消十日,可达长安。’"(明)冯梦龙:《续 智囊》,见(清)丁丙:《于公祠墓录》卷十。于谦8岁时入塾,塾师命其对"手攀屋柱团团转",于谦对"脚踏楼梯步步高";老师又出一对"三跳跳落地",于 谦立刻答"一飞飞上天"。塾师惊叹地说:"此子长大非凡器也。"次日,于谦父亲于仁来访,与塾师聊了很久,而于谦则一直端坐读书,塾师就问于谦:"子坐父 立,礼乎?"于谦起身回答:"嫂溺叔援,权也。"无名氏《类对》,见《于公祠墓录》卷十。9岁时,曾经身穿红衣骑马过街,邻居调侃他说:"红孩儿骑马游 街。"于谦毫不谦让,随口应答:"赤帝子斩当道!"令听者惊诧。(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