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孝治天下,拒不封禅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2 属于:杨坚
  •   开皇初年,纳言苏威曾对文帝说:"臣先人每诫臣云,唯读《孝经》一卷,足可立身治国,何用多为!"提出以孝治国的伦理原则,深得文帝赞同。

       当时,各个阶层、各种学派基本上都接受孝悌伦理,具有最为普遍的意义,即所谓"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末之有也"。魏晋丧乱以来,儒家 理论受到猛烈冲击,唯有孝却更受尊崇,各朝各代统治者无不把孝抬高到至高地位,强调"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然而,在统治阶级内部,父不慈,子 不孝,骨肉相残,刻毒已极,其惨烈之状,屡见不鲜。在封建统治内部,经过实用主义改造的孝道,被扭曲以至走到反面,成为压抑甚至扼杀人性的专制政治工具。

       隋朝初年,国子博士何妥当场批驳苏威道:"苏威新学,非止《孝经》。顾父若信有此言,威不从训,是其不孝。若无此言,面欺陛下,是其不诚。不诚不孝,何 以事君!且夫子有云:‘不读《》无以言,不读《礼》无以立。’岂容苏绰教子独反圣人之训乎?"并且指斥苏威虚伪不诚,本身就不合乎孝道,岂能信任?内史 令李德林也以为,孝是人的天性,根本用不着人为地灌输说教。后来,其见解竟成为遭贬黜的罪名,文帝数落他道:"朕引孝治天下恐斯道废阙,故立五教以弘之。 公言孝由天性,何须设教。然则孔子不当说《孝经》也。"

      文帝曾对群臣评论苏威道:"世人言苏威诈清,家累金玉,此妄言也。然其性很 戾,不切世要,求名太甚,从己则悦,违之必怒,此其大病耳。"然而,以爱慕名利和人格的诚信作为尺度去衡量官员,未免太过书生气了。所以,文帝对何妥所 言,一笑置之。然而,对李李德林的批评,文帝却耿耿于怀。

      李德林认为孝是一种天性,确实打中要害。李德林本人,是有名的孝子,父亲去 世,他亲驾灵车,归葬故里,时值严冬,他只穿单薄的蓑衣,赤着脚,跋涉而至,让州里人感铭至深。后来,母亲去世,他辞官还乡,哀泣五天,粒米未进,因而大 病一场,遍体疮肿,几致丧命。李德林和何妥都不出身于北周。李德林为北齐名士,齐亡后入周,隋文帝赖其筹划布置而顺利篡周。何妥虽是西域胡人后裔,但出生 在繁荣的梁朝,以才学著称于世,江陵陷落后入周,大得周武帝赏识。李德林和何妥都不是反传统的偏激人物,大概他们都看不惯源于北周的军事管制体制,以及这 种社会氛围,看不起关中土生土长的政治人物狭隘的排外性和功利主义的短视。像苏威这种缺乏政治想象力的人物,关中有才华的人士也不看重他,如杨素就"视苏 威蔑如也";鲜卑贵族元善甚至当面对文帝说:"苏威怯懦",没有宰相的才具。然而,苏威主张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无所不至的干预管理,却与察察为明的 隋文帝性格相合。

      苏威所主张的孝治,其实就是文帝的思想。他曾亲临国于学祭奠孔子,在隆重的仪式上,令国子祭酒元善讲《孝经》,并结 合现实,大加阐扬。讲毕,文帝亲自为之授奖,赐绢百匹,衣一袭。开皇初年,功臣之子田德懋因父亲去世而还乡治丧,在父亲墓旁搭庐守制,哀毁骨立。文帝一听 说,上将此事作为楷模,颁布玺书予以嘉奖道:"朕孝理天下,思弘名教,复与汝通家,情义素重,有阐孝感,嘉叹兼深。派遣员外散骑侍郎元志前往吊祭。不 久,又下诏旌表其门间,厚加赏赐"。通过这些事例,文帝明确向世人宣告"孝治天下"的政治主张。

      对于隋朝来说,贯彻孝治以期移风易 俗,成为提高中央权威的重要方面,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太原文水郭俊,家族七世共居,和睦相处,据说其孝义感天,以至乌鸦都和喜鹊同巢,则互相哺乳。 地方官发现这一奇迹,上报朝廷。文帝欣然相信,特地派遣大臣前往其家慰问,治书御史柳彧则在巡省河北时,专门旌表其德。原北周治下,世族多以孝道和骑射相 标榜。京兆韦师,阅读《孝经》后,掩卷感叹道:"名教之极,其在兹乎?"弘农杨尚希十八岁时,在太学讲《孝经》,让听讲的周太祖惊奇不已,赐其鲜卑姓普六 茹氏。北周在关中推行的这一套,竟远承秦国绪风。商鞅秦孝公耕战之术,秦国丞相吕不韦总结道: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所谓本者,非耕耘种情之 谓,务其人也。务其人,非贫而富之,寡而众之,务其本也。手本莫贵于孝。人主孝,刚名章荣,下服听,天下誉。人臣孝,事君忠,处官廉,临难死。士民孝,则 耕耘疾,守战固,不罢北。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纪世。夫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从者,其惟孝也。这也是隋文帝所希望达成的目标。《孝经· 广扬名章第十四》说道:子曰:"君子之事亲幸,教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

      在儒家学说中,《孝 经·天子章第二》所谓"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韩非子曾道:母之爱子也倍父,父令之行于子者十母;吏之于民无爱,令之 行于民也万父母。父母积爱而令穷,吏用威严而是听从,严爱之策亦可决矣。且父母之所以求于子也,动作则欲其安利也,行身则欲其远罪也。君上之于民也,有难 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亲以厚爱关子于安利而不听,君以无爱利求民之死力而争行。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故母厚爱处,子多败,推爱也。 父薄爱教笞,子多善,用严也。

      韩非子认为,上对下的恩爱纯属妇人之仁,只会滋长下属简慢之心,败事有余。所以,他坚决主张用威严代替 仁爱,以法、术、势临下,使之产生畏惧之心,由惧生敬,"则人主虽不肖,臣不敢促也"。在其理论中,不但忠孝是下级绝对服从上级的片面义务,而且,爱敬之 类也不例外,由此形成极度专制的理论。

      东汉时代的《大戴礼记·曾子大孝俯第五二》说道:身者亲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擞乎?故居 处不庄,孝也;亭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君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遵,灾及乎身,敢不敬乎?这种国家伦理的孝道,十分投合 隋文帝,他就曾对臣下说道:"礼主于敬,皆当尽心",要求群臣忠诚于他。所以,文帝提倡的孝道完全是国家的统治伦理,提倡臣下百姓学习的《孝经》,就是在 灌输忠君思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