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大展宏图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1 属于:张骞
  •   汉武帝把窦皇太后安葬在霸陵,和文帝合葬在一起。并按窦太皇太后的遗诏,把东宫中所有的金钱财物都赐给了馆陶长公主刘嫖。他处理完这一切之后,他要大展鸿图了。

       武帝上台来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北面危险的强敌——匈奴。武帝在小的时候就感到匈奴的潜在威胁,暗下决心,长大之后解决这个困扰汉帝国七十余年的强对 手。上台之后,他一改以往对匈奴的妥协和亲,采取了急风暴雨般的凌厉攻势,以武力换来了北部边疆的安宁,成为汉代解决匈奴问题最有成效的帝王。匈奴经过汉 武帝的几次打击,很快地衰落下去,但他们没有彻底改变侵略品性。汉与匈奴之间的冲突与和平,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问题。

      匈奴是我国北 方的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大约在战国中期,匈奴已经迁居到长城以北。匈奴人擅长骑射箭,民风剽悍,在秦朝末年,头曼单于开始统一各部落,建立政权,进入 了奴隶制社会。头曼单于建立了刑法和监狱。他总是四处掠夺,发动战争。他下令战争俘虏尽归获者所有,战俘变成了自己的奴婢,所以作战时,匈奴士兵人人争 先,残酷凶悍。头曼单于成了一个富有侵略性、掠夺性的、野蛮的奴隶制军事贵族统治集团的头子。

      头曼单于把匈奴的国家统治机构按军事系 统进行编制,在手下设置了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共二十四个长,大的率数万骑,小的领数千骑,都是单于的 直接臣属,单于意即伟大的天子,是匈奴的最高统治者的尊号,他的统治中心在阴山下的头曼城(今内蒙古包头市附近)。

      汉初的和亲政策,是汉朝和匈奴力量对比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下,汉朝实行的一种妥协政策。汉朝因为刚刚建国,国力空虚,所以不得不委曲求全,以求得北方暂时的平静,目的是维护其新生的政权。

      汉初一直到文景时期,共有六七十年的时间,这时的汉帝国正处于恢复时期,国力虽逐步强大,但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又推迟了匈奴问题的解决。匈奴得到汉王朝大量的财物后,仍不满足,总是弯弓勒马威胁着南方的富邻——汉帝国。

       由于汉初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文景时期,汉朝的国力得到恢复,为大规模战争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汉武帝在对匈奴关系上,逐步摆脱了前几位皇帝时的被 动局面,在两者关系往何处去这个问题上取得了主动权。他根据匈奴上层集团多次政策变动,相应地做出了反应。汉武帝逐步地从汉初的和亲政策转向了大规模的自 卫反击和军事惩罚相结合的战争政策。

      汉武帝刚刚即位为皇帝的几年里,对匈奴的背信弃义、违约犯边的作法投去了关注的目光。当时匈奴单于是冒顿的孙子军臣单于,他继承了其父老上单于和其祖冒顿单于贪婪的本性,加重了对汉朝北部的侵扰。

       汉武帝并没有因此做出强硬的反应,主要是以武力抗争的条件并不成熟。当时汉景帝刚刚驾崩,国内尚待稳定,汉武帝需要有个过程来熟悉军政大事,而且黄老无 为的思想还占据着大多数统治者的脑子。他们不愿因为战争而使国家穷敝,因此主和的呼声在大臣们中间响成一片,没有人支持汉武帝反击匈奴。汉武帝虽有心以武 力来换取北部的和平,但是他刚即位不久,权力并没有真正高度集中到他的手里,他受到了来自宫中和朝廷上不同程度的制约和束缚。

      汉武帝 还清楚地看到,尽管有匈奴侵扰中原,但匈奴贵族贪心汉王朝的财物,还维持汉匈和亲,经常来往长城下,进行边境贸易。鉴于这种形势,汉武帝暂时没有、也没有 办法改变传统的和亲政策,而是顺应时代大潮,重新申明原定的约法,发展两国间的关市贸易,增加往匈奴方面供应财物,以求得边境的暂时安宁。

      公元前134年,军臣单于派使者到长安求见汉武帝,要求和亲。

      要不要和亲,让汉武帝头痛了好几天,匈奴使者等得都有些不耐烦了。汉武帝决定召集群臣廷议此事。未央宫中,群臣面红耳赤,为各自的见解竭力辩护。汉武帝听了半天,这才分辨出大臣们分为针锋相对的两大阵营:主战的以大行王恢为代表,主和的是御史大夫韩安国领队。

      汉武帝是有心反击匈奴的,但他心里也没有把握,只好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决定与匈奴和亲,把一个民间的女子装扮成公主,嫁给匈奴单于,让两国继续进行贸易,互通有无。

      第一次和战辩论以主和派的胜利而告终,但同时,主战派也开始在政坛上崭露头角,对于传统和亲政策也是一个动摇。

      战争终于爆发了。

      这是一场大规模的正面冲突,一方是抗击匈奴的汉朝军队;另一方则是侵略成性的匈奴武装。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冬天,匈奴统治者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入侵中原战争。匈奴兵一路烧杀抢掠,长驱直入。匈奴骑兵的先头部队都攻到了上谷(今山西省北部地区)地区。

       边关报急的警报雪片般地向长安城中飞过来。中原北部烽火连天,狼烟四起。汉武帝此时已经二十八岁,考虑事情也比较成熟了。他一直为没有机会北伐而懊丧。 这次接到边关的警报,马上做出了强硬的反应。他召集高级将领开会,下令立即予以反击。如果说马邑之围是汉武帝第一次对匈奴用兵,那么这次反击则是五年之 后,汉武帝发起的第二次对匈奴军队的用兵。

      汉武帝在派兵前作了周密的部署。他用人不疑,派出的四名将领中,李广是个老资格的将军,而 卫青则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字辈。汉武帝把四万汉军分成四路,每路大约一万人马左右。汉武帝派卫青从上谷出发,封为车骑将军,正面攻击匈奴。公孙贺被封为轻车 将军,带领一路人马从云中(今山西西北长城南、河套东北)出发;公孙敖为骠骑将军,带领一路人马从代郡出发;李广被封为骁骑将军,带领一路人马从雁门出 发,后三路人马作为卫青的策应。

      汉武帝怕这次用兵吃亏,所以只允许这四路人马在关市(汉朝和匈奴交易的场所)附近寻找机会歼敌立功。 汉武帝采取这种兵分四路的办法,战略是分进突袭,力求在不深入敌境的情况下,在边境附近给予入侵者以有力的打击。分进突袭,目的是想使匈奴人左右难顾,而 且又提高了部队的推进速度。但军臣单于采用了各个击破的力法,从而打破了汉武帝的美梦。

      军臣单于探听到汉武帝派出了四个将军分兵四路北上,就根据汉军的推进线路重新布置了人马。匈奴人最怕的是李广。四个汉军将领中,李广是资格最老,本领最大而能征善战的将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