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初见汉武,获得赏识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1 属于:张骞
  •   众所周知,汉初以权力统治为中心的"黄老学说"和以知识分子为中心的儒家学说一直存在着极大的争执。但由于统治者的关系,黄老之术一直是上层社会的思 想来源,儒生的地位一直很低。文帝和景帝时期,对各种学说采取比较宽松的政策,学术发展很快。尤其是经过秦始皇严苛的"焚书坑儒",反对暴政的儒学不但没 有灭绝,反而在文景时代迅速崛起,重新登上历史舞台。而儒生们也要求一定的社会地位,学术上的争论也就演化为政治上的巨大分歧。

      景帝 时期,《》学博士辕固生就与黄老大家黄生有过一场关于"汤武革命"的辩论。黄生以为"汤武非受命,乃弑也"。而辕固生则认为"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 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二人各持己见,辩论不止。最后辕固生说:"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这原本是一次学术辩论,却被 辕固生引诱到汉王朝当时最为敏感的政治问题——大汉王朝的合法性。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之事就是由于儒生们议论朝政所致,现在辕固生当庭议论朝政,虽然 景帝既往不咎,但权力的把持者窦太后却不肯善罢甘休。

      窦太后实在称得上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老太太。她出身贫寒,小时候,父亲不幸溺水身 亡,两个弟弟又被拐卖,多年杳无音信。少女时,被选入宫中,成为汉高祖刘邦后宫中的一名宫女。刘邦死后,吕后从后宫中挑选一批宫女,分送给各诸侯王,窦氏 也入选名单。她请求主持分配的宦官让她去赵国,因为赵国离她的家乡近。宦官忘记了她的请托,分配时将她安排给了代王刘恒。当时赵王如意名声最大,而代王刘 恒最不招人待见。没想到,这次阴错阳差的分配却是窦氏幸运的开始,几年后,赵王如意死了,代王刘恒当了皇帝。而窦氏深受刘恒的宠爱,又因生了儿子,被立为 皇后

      窦后出身底层,对底层人民有感情,跟文帝一起奉行节俭,以减轻百姓的负担。文帝死后,景帝刘启继位,尊窦氏为皇太后,从此,窦 太后开始插手朝政,影响却很深远。她忠实地维护着汉朝开国以来"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基本国策,竭力维持着国家的稳定,"文景之治"的盛世得以延续 数十年,窦太后功不可没。

      随后,窦太后命人找出赵绾、王臧的罪证,将二人交给官府治罪。赵绾、王臧连申辩的机会都没有,在狱中被逼自杀。推荐王臧、赵绾的丞相窦婴和太尉田鼢引咎辞职,而刘彻的所有改革措施全部被叫停。

      至此,刘彻在与祖母的较量中一败涂地。他也深刻认识到,皇位不等于权力,他享有帝王之尊,帝王之权却在祖母手中。

      窦太后厌恶官僚主义的儒学,信奉具有平民思想的黄老术,为了迎合她的喜好,窦姓宗族都以《老子》为必读书,而景帝在位16年,始终不敢重用儒士。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儒家思想逐步抬头,推崇儒学和重用儒士,意味着"无为"思想淡去、"有为"思想抬头,也意味着"文景之治"的终结。风暴就要来 了,一个新时代即将开始。汉景帝时,儒学博士辕固生与黄老学博士黄生就"汤武革命"进行了一次著名论战,辕固生唇舌如刀,大获全胜。但他还来不及高兴,就 被窦太后召去问:《道德经》这本书如何?辕固生不屑一顾地说:这不过是普通人的言论罢了!窦太后迷恋《老子》,也以学术探讨的方式召问辕固生,窦太后一听 辕固生竟胆敢在她面前污辱黄老之学,气得脸色铁青。她怒气冲冲地反唇相讥道:你又是从那里得到刑徒们所看的儒家的书呢?窦太后本来出身寒苦,性格温柔,但 这一次她实在是忍不住了,因而大发脾气,她决定惩罚这个狂妄的家伙。

      为了给辕固生一个教训,窦太后罚他到御苑的兽圈里去打野,看他除了会耍嘴皮子吹之外还有什么本事。

      景帝知道辕固生只是一介书生,手无缚之力,让他到兽圈里打野猪纯粹就是想要他的老命。但此时正值窦太后的气头上,景帝又想不出办法来改变母亲的决定。他在宫中转来转去,实在无计可施。最后只得命人拣一把最好的快刀交给辕固生,让他好自为之。

      辕固生没想到窦太后竟用这个法子来治他,心里怕得要死。他看到景帝也没办法救他,只好哆哆嗦嗦拿过快刀,硬着头皮进入关着野猪的兽圈。

      那野猪一看有人侵犯它的领地,就想用它的獠牙把这个不速之客撵出去。辕固生被野猪追得狼狈逃窜。眼见得野猪就要顶到他了。辕固生把心一横,向后狠挥一刀,正好扎中野猪心脏部位,杀死了这只野猪。窦太后见到这个情景也就无话可说了。

      辕固生总算捡回一条老命,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在窦太后面前诋毁黄老学说了。

      辕固生事件非但没能平息儒家的不满,反而更激起了他们的斗志,儒生们的表现也越来越激烈。景帝虽然顺应当时崇尚的黄老学说,但也已开始尊儒了,从他给太子刘彻安排儒生卫绾做老师就可获知。

      刘彻小时读书,卫绾担任老师,教授儒术。窦太后很不高兴,吩咐卫绾说,刘彻作为未来天子,不宜专攻儒学,应该兼学别样。她还亲自出面,替孙子找来其他方面的老师。但刘彻受卫绾的影响,从内心深处还是喜欢儒学。

       汉武帝从即位之初,就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于是就下了一道征召"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的求贤诏,希望此诏书能够选出博学多才的人,天下士人受此政策的吸 引,纷纷向朝廷上书,各抒己见,大胆谈论国家政事的得失,一时间数以千计的人毛遂自荐,标榜自己是德才兼备的人。武帝乐于见到这种局面,以便能够从中选拔 出杰出的人才,委以重任。但是求贤诏名义上是选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好像什么样的人才都要,但实际上,选拔对象主要还是儒士。同年,卫绾建议:举 荐的贤良中,如果有研究申不害商鞅韩非法家学说的人,以及研究张仪苏秦纵横家学说的人,应全部罢免。刘彻立即批准执行。如此一来,朝廷中的主要 官员几乎都变成儒士了。紧接着,汉武帝刘彻策问董仲舒关于治理国家之事,任命其为江都相。并征召公孙弘为博士,严助为中大夫。四月,设立学校官员;五月, 修葺雍祠、开乐府、乐曲入礼;六月,以窦婴为相,赵绾为御史大夫;七月,设立名堂、改历法、恢复周礼,轰轰烈烈的儒家变革开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