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智慧名言: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12 属于:老子
  •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译文

      德善之人不巧辩,巧辩之人德不善。

      注释

      ①辩,巧辩。善良之人不巧辩,巧辩之人不善良。

      解析

       用巧来掩饰,为自己的错误大加辩解,这是巧言善辩的人。这种人的心地肯定是不善良的,也是没有道德感的。真正善良的人,决不会与人争论是非,对自己的所 作所为和功过是非不进行争辩。他们虽表现木讷但是非分明,虽看似愚钝但心如明镜,他们不善于论人,也不善于为自己争辩,一切尽在不言中。

      老子认为这些不善于用花言巧语来争辩的人是完善的,其本质也是善良的。言为心声,他将言语和人的善良本质联系起来不是没有道理的,这在今天看来依旧具有重要意义。

      故事

      察言识人

       傅玄说:"知人的难处,最难的是辨别真伪。如果一个人的修养是源于道家,他就会言谈自然,崇尚玄妙虚无;如果是出自儒家,就好谈论礼仪制度,崇尚公平正 直;如果是出自纵横家,就好谈论权术机变,崇尚改革变法。诸子百家的主张各不相同,各有各的长处,分辨他们的不同,不是很困难的。困难的是,当一个人静默 不动的时候,怎样才能知道他将如何行动?当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如何知道他真正想说的是什么?"

      在他从政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政绩?在他赋闲的时候,他的学识如何?

       这四种情况虽然各不相同,若仔细观察,总能发现其中的问题,所以这也不是很困难的。困难的是,有的人说起话来引经据典,头头是道,实际上是为自己的阴谋 奸诈辩解;看风使舵,八面玲珑,行为卑鄙,却标榜自己如何如何品德高尚;贪得无厌,却满口清正廉洁;残害众生,却宣扬自己如何仁慈;怯懦无能,却吹嘘自己 英勇非凡;为人奸诈,却夸耀自己如何守信;淫荡好色,却大谈贞节道德。凡此种种伪君子,都有一套以假乱真的技巧,诡计多端地迷惑人们的视听。凡人常常被这 些似是而非的假象所迷惑,圣明的君主对这些伪君子深恶痛绝。君子力求使自己的心灵纯洁,虚心平和地待人,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做人准则,这就是"贞观之道"诸 子百家,三教九流,都有各自的信仰和一贯坚持的原则,这就是"贞一之道"。"内心怀有贞观,对外坚持贞一,明辨真假是非,那些虚伪的小人就无处藏身了。讲 空话大话容易,但只要坚持原则对他们的实际行为进行考察检验,是非曲直立刻就真相大白了。"

      因此,韩非子说:"在人们都睡着的时候, 无法分辨谁是盲人;当人们都不说话的时候,无法知道谁是哑巴。醒了之后让他们看东西,提出问题让他们回答,哑巴和盲人就无法隐瞒了。仅仅看口齿,观毛色, 即使是最优秀的伯乐也看不出哪匹是好;如果让马驾车出行,在途中检验马的速度和耐力,就连奴仆也能辨别是好马还是驽马。仅仅从一把剑表面的颜色和铸造铸 造的纹理去鉴定,即使是关于铸剑的欧冶子也不能判断剑是否锋利;如果用剑杀宰马,在水中挥斩蛟,就连愚蠢的人也能辨别出是利剑还是钝剑。由此可知,通 过初中检验真伪优劣,是最高明的方法。"

      失误不是虚伪的借口

      美国波士顿大学曾聘请了一位十分著名的教授为传播系 主任,这个教授在一次讲课时,讲了一段十分精彩的话,而这段话是他从其他地方看到的,本来他是要交代这段话的出处的,但教授刚讲完那段话,下课铃就响了, 教授便下课了。在西方的许多著名大学,要求学校的每个老师和学生不能以任何形式剽窃别人的成果,即使是老师在上课时所讲的内容,如果引用了别人的话,都必 须明确指出,如果不指出,便认为是一种不诚实,是一种剽窃行为。所以,当这个教授下课后,有一个学生便向校长反映,说那个教授在上课时用了某个杂志上的 话,但却没有交代出处。校长便找到这个教授核对,那个教授承认了自己的失误,便立即提出辞职。由于其他教师的挽留,最后学校决定撤销他的主任职务。

      第二天,这个教授上课时,第一件事就是向学生道歉。

       许多人看来,这也许是小题大做。何况那个教授并不是存心不想说那段话的出处,实在是因为下课了他没有来得及说;再说,就是这个教授说了那段话不是自己 的,也不会对他有什什么影响,他为什么要故意不说呢?再退一步说,即使不说出出处,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但是,学生反映了这个很小的问题,校长还是十分重 视,即使知道了这个教授不是故意不作交待,校长撤了他的主任职务。而这个教授呢?他在校长找他的那一刻,便已经认识到自己的疏忽犯了大错,他在那一瞬间便 觉得自己不配在这里为人师了,所以他立即提出了辞职。最后因为同事们的挽留,他虽然留了下来,但仍觉得错在自己,所以在第二天上课时,第一件事情就是向他 的学生真诚地道歉。因为他明白,失误,不能成为原谅自己的原因。

      在这件事情中,无论是那个学生,还是校长,抑或那个失误的教授,都表 现出了一种对虚伪的厌恶,对诚实的追求。那个学生并不因为教授有名气便原谅他的不诚实,哪怕他并不是故意的;校长也并不因为这个教授有名气,便原谅他的失 误;教授也不因为失误,便找种种借口原谅自己。其实,学生、校长和教授,所不能容忍的不是这件小事,而是不能容忍哪怕是半点的虚伪,无论这种虚伪来自有意 还是无意。因为他们认为,如果容忍了无意的虚伪,便是对真诚的一种亵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