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世界教育大事典

瑞士皮亚杰《行为、进化的原动力》出版

《行为、进化的原动力》(Behaviour and Evolution),是皮亚杰晚年的一本著作,原著法文版于1976年在法国出版,英译本于1979年出版。中文本由李文恬翻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12月出版,约10万字。该书除导言之外,共分9章。

从全书的内容和体系看,可分成两大部分,即第一部分为1~5章,是他对动物行为问题上各种探索所作的评论性审查;第二部分为6~9章,是他对这个问题的论述。

在第一部分中,皮亚杰主要是论述动物进化的一个普遍问题,即进化的动力和机制问题。他分析了拉克(Lamarck)命题直至控制论,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所有论述都倾向于两种极端解释(拉马克主义和新达尔文主义),但是,环境决定论和偶然的突变理论都不能很好地解释“进化的动力和机制”问题。皮亚杰认为习性学理论只是在选择的水平上而非在遗传变异的水平上把进化归于行为的作用,且采用偶然性来诠释专门化器官及其行为的起源。但是,事实上几种基因都可以参与一种特性的形成,而一种基因又可以同时影响几种特性的形成,所以,仅用偶然突变理论解释行为的适应性的改变是站不住脚的。皮亚杰认为控制论能有效揭示动物的进化机制。遗传同化是首先在反应特定环境影响中产生,靠选择保留下来的表现型特性被基因型接受的过程。皮亚杰赞同魏斯(P.A.Weiss)的“层次系统”和“综合动力”理论,认为发展过程发生在一个系统之中,基因在这个系统中并非独立自主起作用的,它们只是作为协作成分在相互作用。染色体、细胞、组织、有机体是一个多层次的统一整体,环境是一个依赖的条件。

在第二部分中,皮亚杰在上述评论性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心理、生物学观点,并对生物有机体的进化机制进行了推测,作出了“行为是进化的原动力”的结论。动物有机体的进化是体现在其本能行为复杂变化上的,从动物本能行为的发生机制上可以说明进化问题。因此,皮亚杰提出了一个“表现型模拟过程的模式”:动物基本的本能行为最初是在表现型水平上由学习或掌握过程所创造的,是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动力的表现;创新的新行为与基因程序之间会出现不平衡,这是表现型模拟的根源;不平衡达到一定程度后,引起基因或染色体组综合调节机制的变化,染色体组开始尝试各种变异;此时,由新行为形式以某种方式改变过的内部环境开始起选择作用,并作为一个结构式模型,强加在作为最初不平衡的结果而产生的基因变异上;于是,后来形成的结构所选择的和改编过的新变异,就与最初的表现型结合起来,表现型模拟模式就产生了。接着,他对本能行为特别是复杂本能行为形成的共同过程或机制作了阐述,认为动物本能行为的形成可分成三个阶段七个过程,具体为:第一阶段(第一、二过程),基本行为形式的形成,它们对环境的适应可以通过表现型模拟来阐明;第二阶段(第三、四、五过程),通过组合系统组成物种的复杂行为;第三阶段(第六、七过程),属于同一基因系统的几个程序综合起来产生的,有了一个更高级的或“更有力量的”合成物。他强调,上述阶段和过程存在于一个器官,即神经系统中,并受神经系统的整合。最后,皮亚杰阐明了其心理、生物学的基本观点:①有机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变化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是行为,而行为是永远超越其本身的,通过同化和顺应不断创新。于是,行为向进化提供了原动力,行为既是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动力的表现,也是变革的源泉。②在有机体的神经系统和基因系统中,有一种类似智力的“前认知”的“器官逻辑”,这也是预期、泛化、外在的组合系统、内在的组合系统、补偿机制、补充强化、构建性协调等等,这些是本能行为形成的共同过程,是进化的内部机制。③有机体活动的“器官逻辑”早于“动作逻辑”,更早于智力操作的“概念逻辑”。这也说明智力是扎根于有机体活动之中的。

上一篇:瑞士初等教育改革计划实施下一篇:瑞士推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