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世界教育大事典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发表

1916年,美国教育家杜威在纽约出版了《民主主义与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一书,其副标题是“教育哲学导论”。这是杜威教育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是其教育哲学“最完整而又最详尽”的阐述,足以体现杜威教育理论的深度和广度,被称为“进步教育运动最清楚明白、最全面的宣言”。西方一些学者认为,它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并称为三部最伟大的教育名著。它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教育哲学方面最流行的课本,同时具有广泛的世界声誉,有20余种语言的译本。

全书共26章,可分为四个部分:教育性质(第1~6章);教育过程(第7~17章);教育价值(第18~23章);教育哲学(第24~26章)。

在序言中,杜威指出,本书试图发现和阐述民主主义社会所含有的种种观念,并将其应用于教育事业以解决公共教育建设的目的与方法。

在教育性质部分,作者从一般意义上探讨了教育与社会的需要、意义和作用。杜威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论述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认为教育乃是生活绝对所必需的;没有教育,人类生活就要停止。作者论述了教育与环境的关系及环境的作用,指出教育必须利用环境的作用,离开环境就没有教育。成人要有意识地控制青少年所受的教育,惟一的方法是控制他们的环境,让他们在成人所控制的环境中行动、思考和感受。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的观点,认为教育过程除它自身之外,没有别的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因此,既不要把成人作为固定的标准来衡量儿童时代,也不要把儿童时代理想化。父母和家长应当注意儿童的冲动向着什么方向发展,而不是注意他们以往的冲动。杜威对当时在教育学上仍占有势力的一些观念和理论,如斯宾塞的“预备说”(preparation)、福禄培尔的“开展说”(unfolding)、洛克的“形式训练说”(formal discipline)、赫尔巴特的“形成说”(formation)以及“复演与回顾说”(recapitualation and retrospection)等进行了批判,从而确立了他自己关于教育的定义。他认为教育就是个人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与改造;所有继续不断的经验或活动都是有教育作用的,一切教育存在于这种经验之中。

在教育过程部分,杜威讨论了民主主义社会的教育,以民主主义的标准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他论述了教育与民主主义的关系,并对历史上三个有代表性的教育哲学,即柏拉图主义、个人主义和国家主义进行了批判。杜威对自然发展论、社会效率论、文化修养论这三种教育目的论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三者并非截然相反,而是相辅相成的,是实现完全的教育目的所不可缺少的要素,所以应将三者协调起来。作者论述了兴趣和训练,以及两者的关系。杜威还论述了思维与教学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思维五步”和“教学五步”。文中提及课程与教材问题,以及教材与教法的关系,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实用主义教育观。他认为课程教材必须与学生的直接经验联系起来,否则知识就变成纯粹的言词,成为纯粹的感觉刺激而没有什么意义。

在教育价值这部分,杜威从他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民主社会的理想出发,讨论了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即教育的价值论。他提出教育的价值应该具有直接的真实性和间接的鉴赏性。教育价值的理论要点是如何使经验保持它的统一性或完整性。忽视经验的统一性而强调各门学科自己的价值和特殊目的,就必然会使学校的课程门类过于繁多,成为大杂烩,从而造成课程中各种学科的孤立隔离现象。作者分别批判了教育价值问题上的各种“二元论”,如劳动与闲暇、理论与实际、自然与人、个人与世界、职业与文化等。

在最后一部分,杜威讨论了哲学与教育的关系,以及哲学在教育中的实际应用。他强调作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哲学基础的认识论,即操作的或行动的认识论,坚持认识与有目的地改造环境的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在教育上,需要使学校中知识的获得与在共同生活的环境中所进行的活动和作业相联系。最后提出教育上的两大主张,即“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这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

总之,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杜威不是孤立地谈论教育问题,而是把教育问题放在一个广阔的社会大背景下展开,深入地探讨了教育与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以及与科学文化的发展诸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这个探讨过程中,他深刻地批判了教育史上的遗产,同时也对当时进步教育活动和自己的教育观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从而确立了完整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贯穿此书的主线就是教育应是民主的,教育应是为了民主的思想。尽管《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的许多教育观点在杜威的早期著作中已经提出,并不是全新的东西,但杜威在该书中将这些观点予以深刻的阐述和详尽的展开,并非简单的重复。

上一篇:预备役军官训练队成立下一篇:《史密斯—休斯法》通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