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世界教育大事典

文法中学的演变

文法中学是英国比较古老的一类中学。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中世纪时,文法学校的类型比较多样,其中有许多是贵族学校,同时也是小乡绅、自耕农、商人、艺匠等社会中下层阶级子弟登上社会中上层的重要通道。长期以来,文法中学的主要职能一直是提供学术型的教育,如果学业成功,学生毕业后就能在教会或政府部门获得较好的职位,甚至进大学进一步深造。自《1902年教育法》确定了法定的中等教育制度以后,文法中学在公立中等教育中亦占有重要地位。

文法中学通常通过选拔性考试招收初等学校学业成绩位于前20%的优秀毕业生,并通过较为严格的学术教育培养英国社会的英才。文法中学的教育性质可从其开设的课程中看出来。前3年的课程通常有:英国语言和文学、现代外语(主要是法语和德语)、古典语(主要是拉丁语)、历史、地理、纯数学和应用数学、化学、物理、生物、美术、音乐、木工或金工(男生)和家政。宗教课是必修课。体育课也很受重视。从四年级开始,学生开始有机会修读选修课,包括工程学、工艺学、制图、计算机、建筑、经济学、商业学等等。五年级结束后,学生参加中学会考,即普通水平普通教育证书考试。之后,许多人进第六学级学习,进一步学习学术性很强的课程,毕业时参加高级水平普通教育证书考试,为进大学学习作准备。

由于三类学校制中等教育体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到了英国教育界内外广泛的批评,文法中学的发展因此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人们批评三类学校制中等教育违背世界教育民主化潮流,带有明显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特点,并且不利于民族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随着战后中等教育综合化改革趋势的逐步加强,许多文法中学被改造为综合中学,文法中学的数量明显下降。

上一篇:学校膳食供应制度的演变下一篇:国家证书与国家文凭制度建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