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世界教育大事典

印度民族教育运动展开

1906年,印度历史上的第一次民族教育运动主要是在孟加拉地区展开的。与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紧密联系或作为其组成部分,民族教育运动始于20年代,30年代得到发展,40年代趋于完善,而且是在整个印度展开。

1920年,印度国大党在那格普尔年会上通过甘地制定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政策,在教育领域,学生大批离开官办学校,私立学校则拒绝政府的补助金和认可。印度各地在抵制官办教育的同时纷纷成立民族学校,民族大学也在一些中心城市成立,从而展开了印度历史上第二次民族教育运动。尽管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与政府的学校相差不大,但印地语开始作为一门全印语言取代英语,地方语作为教学用语。甘地推崇的纺纱技术也作为一门课程,并被看做是印度脱离英国走向经济自立的第一步。到1921年,印度全国入学人数下降,大学学院一级下降8.6%,中学一级下降5.1%,仅加尔各答大学的考试费一项就损失26.3万卢比。这是此次教育不合作运动的明显结果,并为30年代的运动作了必要的准备。

30年代的民族教育运动以甘地的以手工劳动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思想为指导而展开,故又称“基础教育运动”。这一运动强调:应该实现免费的义务初等教育;教育应以手工劳动为中心;教育应该是自助的;教育应该用母语进行;教育应该以非暴力为基础。这一运动自1938年印度国大党批准了瓦尔达方案后在印度全国蓬勃展开。1945年在萨瓦格拉姆召开的全印民族教育工作者会议上,接受了甘地关于基础教育的新思想,并决定继续在全国予以实施。这一新思想主要是将基础教育扩大至四个阶段:成人教育,以父母为主要对象;前基础教育,以3~6岁儿童为主要对象;基础教育,仍着重于7~14岁儿童的教育;后基础教育,为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服务,年龄主要在15~18岁。基础教育的各个阶段均以活动为中心,强调办学必须联系当地具体的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要通过学生的劳动实践和社会服务促进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以满足印度农业社会的需求。这一民族教育思想对独立初期印度初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成为正规学校教育制度的一轨而予以实施。

上一篇: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成立下一篇:德里大学创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