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世界教育大事典

东京师范学校设立

1871年文部省成立后,立即着手制定“学制”,把发展新式初等教育作为文教政策的重点。发展初等教育的关键是培养教师,因此,文部省在“学制”公布前的1872年4月22日,向正院(明治初年的内阁)提出“设立小学教师教导场”的建议。这个建议成为设立东京师范学校的直接契机,其中陈述当时小学教师不仅数量不足,而且在许多方面不适应现实需要。“建议”指出:当时被任命的教师许多是寺子屋的师匠或者仅在私塾学习过几个月的“素读”者。寺子屋的师匠“概为流落无类之徒、糊涂无能之辈,素不辨教育为何物,称其笔算师、书读师仅止其一端(笔算、书读)”,而且“其教亦浅,如习之,则不足以遍知物理,与不学者相去不远”。寺子屋的教学没有规则,仅仅是“聚集子弟数十百人,自早至晚书声朗朗”,背诵“四书”、“五经”,于今则毫无用处。“建议”进一步指出:欲使日本成为“与海外并驰”之国家,当务之急是必须“速求良法,以使教育之道大大普及于世”;而发展教育首先应从基础性的小学教育抓起,完善小学教则,培养小学教师,以维持小学教则齐整和正确实施教育。

文部省的建议于同年5月12日得到批准,5月29日在东京设立了明治时期最早的官立师范学校,即东京师范学校。同年5月,文部省向日本各府县发出通告,“设立趣意书及规则书”,在全国招募学生

关于设立师范学校的宗旨,“设立趣意书及规则书”中说:“今番于东京开设师范学校。师范学校是教导小学师范者之所”;“全体人民的学问乃为保身之基础”,人只有接受教育,才能“正确维护顺序阶级,增长才能技艺”,所以“开设小学,务使人人就学”,而“培养面对小学的师范之人是首要的紧急任务”。况且,“外国设有师范教育之所。因此,雇用外国教师,依照彼国小学之规则,新定我国小学课业之顺序;以彼之成法,订立我之教则,以得他日小学校师范之人”。

东京师范学校发出的通知规定:①雇用一名外国人,为教师。②招收师范学校学生24名。③另招收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学生90名。④在教师与学生间设置一名通辨官(翻译)。⑤教师以外国小学的规则教授24名师范生。⑥将90名小学生分为6组,每一组由4名师范生负责教导。⑦24名师范生应选学和汉通例之书。⑧学生均是官费生,24名师范生每月10日元,90名小学生每月8日元。⑨学生入校成业后,须以教导小学幼年学生为业,故而入校之际,须出具从事教育事业的保证书。⑩学生成业后给予教师许可证,并立即被任用,分派各地担任小学生教师。

这个通告发出后,至7月末报名结束,8月举行师范生入学考试,从300余名志愿者中选拔出了24名,9月又举行附小学生入学考试,结果录取到54名附小学生。东京师范学校于1872年9月开学,诸葛信澄任校长,聘请美国人斯科特(M.M.Scott,1843~1922)为教师,坪井玄道任翻译,教室利用原昌平坂的建筑物(讲堂),教科书、教具、器械等都是从美国买来的,教室内部样式也与美国相同,教学科目大体与“学制”规定的小学科目相同(当时“学制”正在审议之中),修业年限为1年。教学方法是,将24名学生分为上等生和下等生两类,外籍教师先把上等生当做小学生进行授课,然后上等生则按照教师的做法,把下等生当做小学生进行授课,主要讲授的是外国通行的小学教学法方面的内容,外籍教师上课时由翻译逐字逐句翻译成日语。

东京师范学校的建立开日本开展近代师范教育之先河,第一批10名毕业生被分配到各地担任培养小学教师的任务,为日本师范教育的发展和开展新式小学教育奠定了基础。

上一篇:设置文部省下一篇:福泽谕吉的《劝学篇》发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