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世界教育大事典

古印度吠陀本集的编定

意为知识的梵语“吠陀”一词,在印度特指那种精纯神圣、超越世俗的学问。称为“吠陀文献”(Vedas)的典籍是印度最古老的经典,是在若干世纪间逐渐创作纂集而成,且又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得以一代代流传,是吠陀时代教育的最主要内容。吠陀文献由前后相续的四类作品组成,每一类又包括数种独立的著作。它们是:①吠陀本集(Samhita)或称吠陀经,是关于神的各种圣歌、祷文、祭词、咒语的汇集。②梵书(Brahmana),是散文体的经文,是对吠陀本集的解释,具体说明本集中提到的祭祀的起源、方法及有关神话、传说等。③森林书(Aranyaka),为森林隐居者所写,注重思索,探讨灵魂和宇宙起源等玄学问题,而不多谈祭祀和宗教仪式。④奥义书(Upanishad),主要讨论物质、灵魂和神的关系问题,寻求终极真理及可使人获得解脱的知识,是对祭祀宗教的反动。

印度狭义上的吠陀主要是指吠陀本集,由四种彼此区别明显的本集组成,即《梨俱吠陀》(Rig-veda)、《阿达婆吠陀》(Athara-veda)、《沙摩吠陀》(Sama-veda)和《耶柔吠陀》(Yajurveda)。其中尤以《梨俱吠陀》的编定年代为最早(约公元前16世纪左右),且形成过程不少于数百年。10卷集的《梨俱吠陀》主要汇集了上古印度人赞诵神的歌共1017首,它们是在祭祀时祭者为劝请神而高声吟诵的韵文。《阿达婆吠陀》是一种符咒和密语的总集,其形成晚于《梨俱吠陀》,是在作为祭司和巫师的婆罗门阶层已经占据特殊地位的时代编定的。这些诗体式的咒语被认为能降服妖魔,克敌制胜。《沙摩吠陀》基本上是从《梨俱吠陀》中抽取的一些赞歌组成并配上曲调,使之具有一定的旋律,以利于在祭祀时吟唱。《耶柔吠陀》成书于印度种姓制度已进一步发展的时代,是祭祀用的经文总集,分《白耶柔吠陀》和《黑耶柔吠陀》两种本子。前者只有圣歌,后者加上了散文体的注释。

四种吠陀本集构成了吠陀文献的基础。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各类文献,又都有若干著作分别属于某一本集,即《梨俱吠陀》、《阿达婆吠陀》、《沙摩吠陀》和《耶柔吠陀》诸本集,各有自己系统的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此外,“副吠陀”和“吠陀支”两类著作亦可划归吠陀文献。副吠陀是对吠陀的补充,讲述世俗事务;《阿柔罗吠陀》,附属于《耶柔吠陀》,讲述植物和医药;《湿罗波吠陀》,附属于《阿达婆吠陀》,讲述建筑;《乾达婆吠陀》,附属于《沙摩吠陀》,讲述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也讲舞蹈;《达奴罗吠陀》,亦附属于《耶柔吠陀》,讲述箭术和战争。吠陀支有六种,在婆罗门学校又称“六科”,是学习吠陀经典、正确进行吠陀祭祀的基本训练,包括语音、韵律、语法、字源、天文和仪礼6科。

吠陀文献形成编定的时期在印度历史中称为“吠陀时代”。为研究方便起见,史学界把最早的《梨俱吠陀》形成时期划为前吠陀时期(前1500~前1000),而把《阿达婆吠陀》、《沙摩吠陀》和《耶柔吠陀》三部本集及其他附属作品形成的时期划为后吠陀时期(前1000~前600)。它们是灿烂的印度古代文化的最直接体现者,是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教育的最主要内容,而作为吠陀支的语音、韵律、语法、字源、天文和仪礼等6科更是学习其他吠陀文献的最基础的科目和训练,其地位和作用类似于中世纪欧洲教育中的“七艺”。

上一篇:澳门圣保禄学院成立下一篇:奥义书问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