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世界教育大事典

《孟子》问世

孟子(约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思孟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一生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曾列名“稷下学宫”,有弟子数百人,影响甚大。晚年回家乡讲学达20年,并撰成《孟子》一书。《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但此书成书年代及作者众说不一。东汉赵岐说孟子自著。唐韩愈则认为是孟子死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所作。清周广业疑乐正子、公都子、屋庐子、孟仲子之门人亦参与编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11篇,今传7篇,各分上、下,汉人称为《内篇》。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共261章,约35000字。赵岐谓另有“外书”4篇(《性善辨》、《文说》、《孝经》、《为政》),其文不弘深,与《内篇》不相似,盖后世仿效伪托。《玉海》列《孟子》为九经之一。宋朱熹合《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孟子》一书反映的孟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有:①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人都有恻隐、羞恶、恭敬和判断是非善恶的心理倾向,这四种心理倾向即构成“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它是人心固有的“良知”、“良能”,不是通过学习从外界获得的。即“人无有不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侧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②教育的作用。孟子认为虽然人性本善,但并非人生来就具有现实的道德观念或现实的道德品质,而只能是人生来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心理倾向,这四种心理倾向又是处在萌芽状态的“善端”,有发展为“仁义礼智”的可能性。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教育的作用就是促进天赋“善端”变成现实的道德观念或道德品质。同时,天赋“善端”转化成现实道德观念或道德品质的过程还是人通过教育的手段自内扩充固有“善端”的过程。即“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不能充之,不足以事父母”。③“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孟子·滕文公上》中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学校的教育目的——“明人伦”。所谓“人伦”就是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称为“五伦”。“明人伦”的教育目的体现出孟子的伦理价值本位主义。④行“王道”、施“仁政”的政治学说。主张“分田制禄”,发展小农经济,使“民不饥不寒”;倡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⑤“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崇尚气节,不向权势低头。⑥实现“大丈夫”人格理想的具体途径。包括:“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等。⑦教学思想。包括:“深造自得”、“盈科而进”、“教亦多术”、“专心致志”等。《孟子》的问世充实了儒学思想的宝库,促进了儒学的进一步发展。

上一篇:《论语》问世下一篇:老子》问世
上一篇:《论语》问世 下一篇:《老子》问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