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心知性知天

孟子关于心性天命学说的哲学命题。指的是由内省本心、扩充善性以达知天命的修养方法和认知方式。《孟子·尽心上》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在孟子思想体系中,“心”、“性”、“天”三者是相通的,因为人“心”是“仁”的,人“性”是“善”的,而人“性”之“善”的最高根据则来源于“天”。这样的“天”虽是“莫之为而为者”(《孟子·万章上》),但却不是对人冷漠的纯外在自然,而是带有某种道德属性,“天道”与“人道”可以以“诚”为中介而相通。以天人互通的原则为前提,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的命题,其寓意思路的实质是阐明人的道德修养认知能力的提高升华过程有其自身的阶段、层次和境界。所谓“尽心”,就是充分发挥主体自我的道德本心所具有的功能。“心”有仁、义、礼、智之“端”,这四端是“天之与我者”的良知良能。从四端出发,充而养之,扩而大之,尽量向外伸展扩大,把“我固有之”的仁、义、礼、智通过“践形”而充分显现呈露,由此就可以知道人性确实是“善”的,也就是由“尽心”而“知性”。“心”之所以要着力去“尽”,是因为“天”与“心”者,仅为“四德”之“端”,是异于禽兽的“几希”所在,对“性”而言,还只是为“善”的可能性(如《孟子·告子上》所云:“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还有为“物”所引而失其“本心”的危险。因此,孟子在从消极方面强调“求放心”的同时,又从积极方面强调“尽心”,如《孟子·公孙丑上》所云:“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又如《孟子·尽心下》所云:“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这种“扩充”四端,从“不忍”、“不为”达到“其所忍”、“其所为”,就是“尽心”的实质内容。人的“善”性本来就潜在和微露于人“心”中,经过对“心”的存养扩充功夫,亦即“尽心”,使人的善性弘扬显现,所以“尽心”就可“知性”。而“尽心”、“知性”过程本身是一种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达到“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至”的境界,人性本身就可以与“天命”相合,也就可以体证到“性”之所本所源就在于“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这种“事天”不是祭祀祈祷,而是扩充“心”的道德功能,显现善“性”达到自然而然的层次上与“天”相合,即所谓“知天”

上一篇:万物皆备于我 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