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备于我

孟子关于精神境界中“物”、“我”关系的哲学命题。《孟子·尽心上》云:“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这里的“万物”之“物”,并非指“物”之实体,而是指“物”之理则,即道理与规律。“万物”系泛指外界一切事物,和“天道”的含义大致相通。在孟子思想中,“天道”是“诚者”,“人道”是“思诚者”,“诚”通“天”与“人”。“反身而诚”,亦即“思诚”,它是指人以真心实意的执着态度十分努力地进行自我道德修养,同时也体证了“天道”,使万物的理则都呈现于“我”的“心”中。“皆备”之“备”,有“循”、“顺”之义,如《庄子·天地》云:“循于道之谓备”,《礼记·祭统》云:“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之谓备。”孟子认为“人道”与“天道”的关系是“循”、“顺”相通的,以“反身而诚”的方式就可沟通天人,以“思诚”达到“诚之”,使人的身心与天地万物的运行同步合拍,亦即从“天人合一”的思致趋向进入“物我一体”的心理状态,就是达到了“万物皆备于我矣”的精神境界。这时就会有一种“乐莫大焉”的自我感觉。“反身而诚”也就是“强恕而行”的“求仁”的过程。由此所获得的“乐”当属于“求仁得仁”的道德自足感性质的“乐”。因为孟子强调“仁”与“义”的重要性,并把“乐之实”规定为“乐斯二者”。因此,万物皆备于我命题中的“物”“我”关系的界定,不是关于哲学本体论的内容的论述,而是说“万物”都呈现于自我面前,以“求仁”为志的自我通过“反身而诚”所产生的“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心境,就是万物皆备于我的实质内容,基本上是属于精神境界论内的问题。

上一篇:己欲达而达人 下一篇:尽心知性知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