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人之心

怜恤同情他人的心情。孟子人性论思想的基本概念。《孟子·公孙丑上》云:“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又云:“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人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这说明,孟子所谓的“不忍人之心”是一种主体自身的非功利性的纯道德良心。孟子进而断言:“由是观之,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这就是说,不忍人之心的存在具有无庸置疑的先天性和普遍性,是与生俱来的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因而也是仁、义、礼、智等德行之“端”,由此出发,扩而充之,就能成就各种德行,如《孟子·尽心上》云:“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从始端充沛到“不可胜用也”的程度,当然是主体道德修养不断完善的过程。孟子的全部修身养性学说都是以不忍人之心为理论基石的。肯定不忍人之心存在的普遍性与先天的与生俱来,也就是肯定“善根”人皆有之。扩充以此“善根”为肇始的四端,就可充分显现人的善性。人性趋善的根据就在于普遍存在的不忍人之心本身就是“善”,“心”善当然也就性善。

孟子强调仁政,而仁政的实质就是“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不忍人之心也是孟子仁政学说的出发点。总之,不忍人之心在孟子心学体系中具有核心和始基的意义。

上一篇:井田 下一篇:《礼论》(荀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