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

战国以来儒家学者对《易经》的解释性著作。汉代经师将其与《易经》合在一处,构成今天之《周易》全书。《易传》包括《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计7种10篇。东汉经师又称此10篇为十翼。

迁认为《易传》为孔子所著。宋欧阳修在《易童子问》中对此提出怀疑,辨明《系辞》非孔子作。清崔述进而证明《彖》、《象》之作者亦非孔子(见《洙泗考信录》)。近世学者则大多认定《易传》10篇均非孔子手笔,亦非一人一时之著。关于《易传》创作年代,一般断为战国,但10篇前后有异。《彖》形成最早,依次是《象》、《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序卦》、《杂卦》也许出自汉人之手。关于《易传》作者和时代,目前仍有不同看法,主张孔子作《易传》的学者仍不乏其人。

《易经》包括数、象、卦辞、爻辞。《易传》对这4个方面都做了解释和发挥,并对《易经》形成的时代和主要思想倾向,提出了看法。《系辞》认为《易经》的功用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这对于把握《易经》的性质有重要意义。《易传》综合战国时代的思想资料,在解释《易经》时阐发并丰富了儒家的哲学思想。

《易传》认为,宇宙是一个大化流行、生生不已的过程。天地相交,万物繁生,永恒运变,没有穷期。为了说明这一过程,《易传》发展了阴阳学说,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等重要命题和太极等范畴,指明天地万物的根本规律是阴阳的对立统一,对中国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易传》还发挥了人“与天地合其德”(《文言·乾》)的观点,认为人类社会与宇宙过程服从统一的规律,因此人的道德修养和实践活动都应与天地运行的法则相符合。《易传》特别重视传统的尚中思想。中即中正和平,无过无不及。强调实行中道最有利于事物的正常生化,是一切社会行为获取成功的关键。《易传》提出:“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系辞》)把六十四卦看做对宇宙过程的模拟。因此,通过对六十四卦的观察和运用,即可了解外间事物的吉凶变化。《易传》笃信占筮,是它的局限,对《易经》也多有过誉之词。但是,它关于卦爻像物的论述,包含了早期的模型理论,显示了中国古代认识世界的特点。

自汉以后,《易传》受到历代儒学大师的重视,成为解说《易经》的主要依据。魏晋时期王弼、韩康伯为《易传》作注,唐代孔颖达又为其作疏。他们的注本是流传至今最早的注本。

上一篇: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下一篇:拨乱反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