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水可以浮载舟船,也可以倾覆舟船。荀子用来说明君民关系的形象的比喻。语出《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又见《荀子·哀公》。荀子把君比做舟,把民比做水。说明百姓可以拥戴国君,也可以打倒国君;国君要安于其位,巩固自己的统治,就必须注意民心,得到百姓的拥护。其思想的核心,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与孟子的民贵君轻说相比,荀子“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思想更鲜明地体现出民本思想的实质:它所关心的焦点,是“舟”的安危,要保证国君能够“安位”,保持统治地位的稳固。从民本思想出发,荀子也提出了一些富民、保民的主张,但他提出这些主张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在君而不在民。所以,荀子不提“君轻”,却极力提倡尊君。尊君和重民,是民本思想的两个方面。

荀子“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一语,对后世有很重要的影响,成为表述儒家民本思想的经典语言和历代圣君贤臣的治国格言。

上一篇:法后王 下一篇:《易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