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弓》

礼记》篇名。为西汉儒者辑合孔门后学的纪闻,间采逸礼经记之文而成,因以泛论礼义者为主,故刘向作《别录》将它列入“通论”类。本篇的得名,郑玄的《三礼目录》认为是檀弓善于解说贵族礼制,所以以其姓名为篇名,以示尊显。檀弓为春秋鲁国人,约与孔子子游同时,生平事迹不详。本篇内容,并非专记檀弓,也非因为他擅长于礼事,而是因篇首有其名,故取以为篇名。郑玄作《礼记注》时,嫌此篇简册繁重,分为上、下两篇,沿习至今。

本篇所记,以贵族丧礼为主,兼记先秦史事与孔门师弟问答。所记丧制涉及到殡、祥、吊、哭、叩、拜、奠、葬等种种仪节,以及丧服等级、规格等,可以补《仪礼·士丧礼》之缺。天子、诸侯的丧礼也略有涉及。篇中多有借周代故事阐发丧礼之义,强调儒家治丧重哀重敬的思想。本篇义理特精,文辞简约而隽永,风格独特,与《论语》所记孔子之言相仿,因而为后世学者称道。如记孔子过泰山侧,讥刺苛政猛于;以黔敖守死不受嗟来之食,喻高士之气节;寓意深刻,传颂千古。篇中还杂有格言,如“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等,反映了儒家积极的人生态度。本篇内容广泛,又不成于一人之手,因此所记礼事,时有前后抵牾之处,所记史事,也往往与他书不合。如“太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周”,认为太公开始的五代齐公死后,都将尸体运至两千里外的周去埋葬,以示不忘其祖。此说既悖于情理又谬于史实。又如记四代葬具:“有虞氏瓦棺,夏后氏堲周,殷人棺椁,周人墙置翣”,也不合古制,纯为整齐礼制而生的附会之说。此外如曾子浴于室章、季武子成寝章、孔子少孤章等,都是传闻失实之言,为后世学者所诟病。

上一篇:《礼记》 下一篇:戴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