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科九旨

春秋学阐释、发挥孔子微言大义的体例和旨趣的概称。科,是“科段”的意思;旨,当“旨意”讲;在三个科段里蕴涵九种旨意,故称“三科九旨”。历史上有三种说法:①东汉何休作《春秋文谥例》称:“三科九旨者,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此一科三旨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又异辞,二科六旨也;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是三科九旨也。”这是说孔子维护并发扬殷、周的传统,笔削《春秋》以成就素王的业绩,是一科三旨。就春秋十二公来说,昭、定、哀属于孔子亲闻目睹的“所见之世”,出于君臣之恩与大夫之情,大夫卒,有罪、无罪皆记录时日;文、宣、成、襄属于祖代的“所闻之世”,出于祖、父辈之恩少,大夫死,无罪者记录时日,有罪者时日从略;隐、桓、庄、闵、僖属于高、曾祖时代的“所传闻之世”,由于恩情浅,大夫死,有罪、无罪皆时日从略,是二科六旨。对于鲁国、华夏诸国、夷狄诸国,皆分别亲疏而记录之,是三科九旨。②东汉宋衷作《春秋注》称:“三科者,一曰张三世,二曰存三统,三曰异外内,是三科也。九旨者,一曰时,二曰月,三曰日,四曰王,五曰天王,六曰天子,七曰讥,八曰贬,九曰绝。‘时’与‘日’、‘月’,详略之旨也。‘王’与‘天王’、‘天子’是录远近亲疏之旨也。‘讥’与‘贬’、‘绝’则轻重之旨也。”③清孔广森作《春秋公羊通义》称:“春秋上本天道,中用王法,而下理人情。天道者,一曰时,二曰月,三曰日;王法者,一曰讥,二曰贬,三曰绝;人情者,一曰尊,二曰亲,三曰贤。此三科九旨也。”

见张三世、存三统。

上一篇:张三世 下一篇:《春秋公羊解诂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