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异义》

东汉古文经学家论驳今文经学家的著作。许慎著。东汉时,由于古文经学的兴起,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今文经学受到挑战,论辩日趋激烈。双方所据的《》、《书》、《礼》、《周易》、《春秋》等五经,不仅在文字上多有不同,而且对经义的说解也屡见歧义。为了捍卫古文经学,全面驳斥今文经学,许慎撰《五经异义》10卷。此书将今古文经学的种种歧见一一并列,通过比较,以见今文经学的谬误。例如关于天的名号,《今文尚书》的欧阳说认为:四时之天各有专名,春曰昊天,夏曰苍天,秋曰旻天,冬曰上天,皇天是其总称;而《尚书·典》有羲和“钦若昊天”之语,并没有四时的区别,可见昊天不是春天的专名,又《左传》有孔子卒,叹为“旻天不吊”之语,其时为夏四月已丑,旻天显然不是指秋天。所引《尧典》及《左传》均属古文,足证古文是而今文非。又如关于“六宗”的解释,今文经学的欧阳、夏侯认为,所谓六宗,是一种上不及天,下不及地,旁不及四方,居中央,恍惚无有神助,阴阳变化,有益于人的东西;而《古文尚书》说则认为,六宗是指天神与地神的最尊贵者,包括三个天宗和三个地宗。三个天宗指日、月、星辰,三个地宗指岱山、河、海。日月为阴阳之宗,北辰为星之宗,岱为山之宗,河为水之宗,海为泽之宗。两说相较,显然以《古文尚书》说为优。《五经异义》的内容及于婚冠、聘问、盟诅、锡命、丧祭、明堂、社稷、征役、田税、器物、乐舞等,极为丰富,且论证精当,因而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许慎则由此而声誉鹊起,时称“五经无双许叔重”。至东汉末,郑玄曾作《驳(五经异义〉》,对许书提出辩难。《五经异义》在唐代之后即已失传,但《诗》、《书》、《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榖梁》等经的疏文,以及《初学记》、《通典》、《太平御览》等书中间有援引者,后人采缀而成上下2卷,清王谟的《汉魏遗书钞》、孔广林的《通德遗书所见录》等收有此书辑佚本,清陈寿祺辑有《五经异义疏证》。

上一篇:马融 下一篇:陆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