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之辨

关于世界本体究竟为“有”还是“无”的论辩。这种讨论主要发生于魏晋北朝时期。在曹魏以前,道家崇尚虚无,儒家崇尚天道、太极等,双方各执其意,尚未集中地进行争辩。至曹魏废帝齐王(曹芳)正始时期,何晏、王弼援《老》入儒,建言《易》之最高范畴太极为无,主张“以无为本”,形成“贵无论”。何、王在正始时期未遇到有力的挑战,“贵无论”在当时学界占有无可争议的主导地位。正始末年,司懿发动政变,杀何晏等人,使王弼免职以致病死,但贵无论的影响并未减弱。至西晋中期,王衍以学界领袖的身分,沿袭何晏、王弼,继续倡导“贵无”。《晋书》本传称王衍“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他因风度与辩才均属上乘,“声名藉甚,倾动当世”,使“后进之士莫不景慕仿效”,以致“贵无论”趋于极盛。与王衍同时期的裴頠提倡尊儒,视王衍提倡的“贵无”为患害,便撰成《崇有论》来进行驳斥,在“王衍之徒攻难交至”的情况下始终坚持“崇有”的立场。在裴頠之后,郭象的《庄子注》试图兼采“贵无”、“崇有”二论的精华,对“有”、“无”进行调和或“双遣”。然而在这过程中,“贵无论”始终占有很大的优势。南北朝时期,南朝学术呈玄学与儒学对峙而玄学较为兴盛的局面,北朝则完全由儒学统治学界,当时玄学家多“贵无”,儒者多“崇有”。北魏儒者李业兴曾出使梁朝,梁武帝问:“《易》曰太极,是有、无?”李答:“所传太极是有。素不玄学,何敢辄酬!”显示出玄学派《易》学一贯将哲学最高范畴看做“无”,郑玄一派《易》学则坚持认为太极是“有”。

上一篇:范宁 下一篇:《春秋》以记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