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算术注序》

魏晋刘徽九章算术注》自序,约1000字,讲述数学的起源、《九章算术》的源流以及他本人学习、研究数学的经历及思想。

刘徽“幼习九章,长再详览”,对《九章算术》做长期学习后,开始“观阴阳之割裂,总算术之根源,探赜之暇,遂悟其意”。经过一番深究和总结而颇有体会,于是“采其所见,为之作注”,完成了影响久远的《九章算术注》。这里的“观阴阳之割裂,总算术之根源”表明他的学术观基于阴阳之道。刘徽综合各种古代文献,描绘了数学的起源:“昔在包牺氏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九九之术以合六爻之变。暨于黄帝神而化之,引而伸之,于是建历纪,协律吕,周稽道原,然后两仪四象精微之气可得而效焉。记称隶首作数,其详未之闻也。按周公制礼而有九数,九数之流,则《九章》是矣。”这里刘徽把《九章算术》视为周公礼制的“九数之流”,而其远源则上推到包牺画八卦。他的这种数学源于《易》的数学史观,正是经学传统影响的表现,其影响之久远直至清末。

在序中,刘徽以“暴秦焚书,经术散坏”批评秦始皇对文化典籍之破坏,记下汉代张苍、耿寿昌删补《九章算术》残本的功绩,并以古贤以六艺教习国子、数学“穷纤入微,探测无方”,倡研习数学。关于数学研究方法,刘徽发挥《易传》中的“类族辨物”(即分类原则)和象、数、理关系的思想,提出如下纲领性意见:“事类相推,各有攸归,故枝条虽分而本干者,知发一端而已。又所析理以辞,解体用图,庶亦约而能周,通而不黩,览之者思过半矣。”

上一篇:萧统 下一篇:刘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