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铭》

北宋张载所著的一篇铭文。后合于《正蒙》书中,作为《乾称篇》的首段。张载在横渠学堂讲学时,曾把这一段和《乾称篇》的末段录出,贴于学堂的双牖,作为座右铭。前者题为《订顽》,后者题为《砭愚》。约成书于神宗熙宁三年(1070)张载退居故居之后。后程颐将《订顽》改称《西铭》,《砭愚》改称《东铭》。程颐说:“子厚为二铭,以启学者,其一日《订顽》。”(《河南程氏粹言》卷一《论书篇》)

《西铭》共253字,全篇主旨在于说明,人是天地所生,禀受天地之性,所以必须与天地合德,才不愧为人。朱熹说:“《西铭》大要在‘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两句。”(《朱子语类》卷九十八)《西铭》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气的本性即是人的本性,也是天地万物的共同本性,由此得出民胞物与的著名结论。认为人人是天地之子,是同胞手足,人与万物亦是同伴朋友,君主是天地的长子,大臣是君主的“家相”。由于人人都是同胞手足,所以人们“尊高年”、“慈孤弱”,“凡天下疲癃残疾、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西铭》)。描绘了一个“太平”的社会理想。为实现这一理想,《西铭》倡导儒家仁孝思想,主张“存心养性”,对天地父母尽孝,“善述其事”,“善继其志”,像、申生、伯奇那样,“无所逃而待烹”,“勇于从而顺令”做天地父母的不同类型的孝子。《西铭》又提倡乐天安命思想,主张“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张载生前,《西铭》已有广泛影响。张载殁后,二程以《西铭》教学。程颐说:“《订顽》之言,极纯无杂,秦汉以来学者所未到。”“自孟子后,盖未见此书。”(《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元丰己未吕与叔东见二先生语》)二程学生杨时“疑《西铭》言体而不及用,恐其流于兼爱”,与程颐往返致书。程颐则认为:“《西铭》明理一而分殊,墨氏则二本而无分。”“《西铭》之为书,推理以存义,扩前圣所未发,与孟子性善、养气之论同功。”(《河南程氏文集》卷九《答杨时论西铭书》)南宋朱熹亦推崇《西铭》为“横渠文之粹者”(《伊洛渊源录》卷六《横渠遗事》),并作《西铭论》、《西铭解》,将《西铭》编进《近思录》中,作为理学入门。明永乐年间,《西铭》并朱熹注,列人《性理大全书》,清初又收入《御纂性理精义》,被称为“有宋理学之宗祖”。明嘉靖五年(1526)吕柟编《张子抄释》,收《西铭》冠之书首。自万历年间沈自彰编《张子全书》,至清代各种全书刊本,均依《抄释》置《西铭》于卷首。

上一篇:《温公疑孟》 下一篇:《温公迂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