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

人们通过感官接触外界事物获得的知识与通过道德的修养获得的知识。北宋张载提出的关于认识的两个概念。张载说:“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正蒙·大心》)见闻之知相当于感性认识。他说:“感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感,无物则何所感!”(《张载集·语录上》)又说:“人谓己有知,由耳目有受也;人之有受,由内外之合也。”(《正蒙·大心》)人有认识是由于感官接受、反映了外界事物,而人脑接受、反映外界事物,是由于主体与客体的结合。张载认为,见闻之知是人的认识所不可缺少的:“耳目不得则是木石,要他便合得内外之道,若不闻不见又何验?”(《张载集·语录上》)“耳目虽为性累,然合内外之德,知其为启之之要也。”(《正蒙·大心》)但张载又指出,见闻之知有局限:一是感官接触事物有限,“如只据己之闻见,所接几何,安能尽天下之物”(《张载集·语录下》);二是耳目感官只能认识事物的外在形象,而不能认识其内在的规律,“闻见之善者,谓之学则可,谓之道则不可”(《张载集·经学理窟·义理》),“耳不可闻道”(《张载集·学大原上》)。德性所知是比见闻之知高一级的知识,接近于理性认识。德性所知也叫做“诚明所知”,“所谓诚明者,性与天道不见乎小大之别也”(《正蒙·诚明》),是关于性与天道即太虚之气的本性及其规律的认识。太虚、性、神、道都是无形的,“不可以形拘”(《横渠易说·系辞上》),“运于无形之谓道”(《正蒙·天道》)。因此,德性所知是以无形的世界作为自己的认识对象,所以“不萌于见闻”,而是通过“尽心”、“大其心”的途径取得的。张载说:“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闻见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所谓“尽心”和大心就是充分发挥心的作用,超越感官的局限,达到“知合内外于耳目之外”(《正蒙·大心》)。由于尽心、大心是道德修养的结果,所以称之为德性所知。

张载关于两种认识的学说对宋明哲学有很大影响,也引起许多争论。程颢程颐朱熹受张载的影响,也把认识分为两种,但不同的是,他们都把德性之知说成是人心所固有的天理。王廷相则对张载的德性所知持否定态度,认为“神性虽灵,必借见闻思虑而知”(《雅述上篇》)。王夫之受张载的影响,把认识分为两种,认为德性之知是人的先天固有的知识,但又较多地强调德性之知的产生需要见闻之知启发,力图克服张载思想中的一些缺陷。

上一篇:《河南程氏遗书》 下一篇:大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