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

【生卒】:1178~1237

【介绍】:

南宋理学家。字华父。因讲学于白鹤山下,学者称鹤山先生。邛州蒲江(今四川蒲江)人。庆元五年(1199)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召为国子正。以校书郎出知嘉定府。在蜀17年,而后入任兵部郎中。累官至权工部侍郎。史弥远执政,降三官,靖州居住。史弥远死,以权礼部尚书还朝。六阅月,以端明殿学士、同签枢密院事督视京湖兵。后任绍兴府安抚使,嘉熙元年(1237),卒于官所,赐太师,谥文靖。主要著作有《鹤山大全文集》120卷、《九经要义》263卷。

魏了翁朱熹及门弟子辅广、李燔为知友,和真德秀同年进士,又是好友。但真德秀“尊天”,魏了翁“贵心”,学术观点有所不同。了翁始习朱熹、张栻之学,但他反对有体而无用的玄虚之论,主张道器不离,体用不分,认为:“六经、《语》、《孟》发多少义理,不曾有体用二字。”(《宋元学案》卷八十《鹤山学案》)他说,《周易》的象数与理也是体用关系。“因理而数,因数而有象;既形之后,因象以推数,因数以推理”。这就是体用不二。魏了翁从理学出发,而后寻研六经,有得于“心”,自言“今是昨非”,转而尊信心学。他发挥了邵雍心为太极的思想,认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又为天地之太极,以主两仪,以命万物,不越诸此”(《鹤山大全文集》卷十六《论人主之心义理所安是之谓天》)。把“人心”视为人与天地之“本”,世界万物的主宰。由此,他主张“正心养心”,虚己尽下,以求其“义理所安”。魏了翁一生和真德秀志同道合,推尊理学,致力于理学思想统治的确立。他指斥“伪学之禁”,极力为理学辩诬,上疏乞为周、程赐爵定谥。认为理学家“性命为先”、“自寡欲以至无欲”的思想都是圣人之道。在他们的倡导下,学禁既开,理学复盛。魏了翁是南宋理学史上,确立理学统治地位的重要人物,被后世理学家称为“圣学功臣”。

上一篇:陆九渊 下一篇:未发已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