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人心为二

宋代程朱理学有关心性问题的重要命题,其核心是通过对主体意识知觉倾向、道德属性和理气根据的思辨分析,论证天理的至善本性及其对人欲的绝对主宰。

道心、人心二词源出于伪《古文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16字亦即朱熹所谓“十六字心传”)《荀子·解蔽篇》里也使用过这两个语词。汉唐时期的儒学家,仅有文字训诂方面的注疏,无更多的义理发挥。

北宋理学家程颐首先从心性论角度做了全新的诠释。他认为,心是道之所在,体道之心便是良心、道心;人心则是良心的放失,道心的邪蔽。“微”指道体的精微,“危”指心用的不安和易失。他断然主张:“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二程遗书》卷二十四)

南宋朱熹在继承二程道心人心分二、天理人欲不容基本主张的前提下,纠正了程颐过于简单和极端化的说法,对道心人心的关系进行了更为细密、更加深入的思辨分析。他首先强调了道心人心在心性本体层面上的一致性,认为人只有一个心,道心人心只是心体发用后的两种知觉趋向,而不是两个独立的心性实体。从道心人心皆为性体发用流行来说,人心也并非全是恶的,圣人也不能没有人心。在心性本体理一的前提下,他对道心人心显用为二的关系做了4个方面的分殊。①知觉趋向方面:道心是对天理的觉悟,人心则是对人欲的感知。②道德善恶属性方面:道心为仁义礼智之心,是纯粹善良的;人心为喜怒哀乐之心,极易流于邪恶。③理气根源方面:道心根源于天命之性,是公正无私的;人心产生于形气,含有偏私因素。④道德修养实践方面:应当居敬穷理,守持道心,让其成为“一身之主”,使人心“听命”于道心。如此,就能克去私欲,复明天理,达到“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中和心情状态与精微精神境界。

朱熹非常重视道心人心学说在其理学思想中的突出地位,并且认为,《古文尚书》中的那16个字,是儒学道统内部禹传继心法的秘诀,宇宙万物和天下万事的道理全都蕴涵在这“十六字心传”之中。

陆九渊不同意程朱学派对心的这种“一分为二”的割裂,主张道心人心别无二致,皆为至善本心。他特别反对以天理人欲分辨道心人心。南宋以后,更多的学者倾向于道心人心合一;坚持道心人心为二的学者,在理论上都未能超出程朱理学的思想范围。

清代学者经过实证考据,确认《古文尚书》属伪书。道心人心为二与为一的争论随之宣告终结。

上一篇:元好问 下一篇:陆九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