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禅之辨

禅宗是中国佛教中的一个宗派,因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传说初祖是印度来华传法的达摩,递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后则分成北宗神秀和南宗慧能。北宗强调“拂尘看净”,力主渐修;南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明心见性”,即可成佛,主张顿悟。后由慧能之徒神会极力阐扬师说,遂使南宗顿悟禅风传布天下,成为禅宗的主流,慧能则被尊为六祖。因而,《六祖坛经》也就成为禅宗的代表作。禅宗舍弃了佛教的繁文缛节,直指人心,即心是佛,简便易行,遂迅速嘉得广大民众的信奉。从此,禅宗寺庙遍及全国各地,禅宗发展成为佛教中最大的宗派。禅宗之所以产生于唐朝,是由于外来的佛教教义思想,在数百年的传布过程中,吸收了某些中国的传统思想素养,如儒家的“修身”、“养性”,道家的“坐忘”,玄学的“逍遥”等,实现了思想的再创造的结果,从而使佛教真正中国化了。禅宗因其具有较高的哲学思想内容,故对儒学颇具挑战性,同时又对儒学特别是宋明理学产生过深刻影响。

宋代开创理学的几位大儒,如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等,均有“出入佛老”若干年的记录,但都翻然醒悟,认识到入禅则为避世,无益于家国,复归于儒学。理学家大多从儒家立场出发,排抵佛教,强调儒禅之辨。

宋明理学为了与佛教禅学理论颉颃,从《周易》、《中庸》、《大学》中,重新发掘出儒学所固有的“心性之学”,并赋予天、“人”以新的内涵。尽“性”至命而知“天”,从“天”而“人”,使“天”与“人”结合为一。在这里,人性则成了联结与沟通“天”“人”的枢纽。宋儒通过“心性之学”,上连天道,下接伦常,以此排击佛禅;斥佛禅追求寂灭,违反天道与人性;以人性论代替佛性论。

佛教禅宗讲人人皆具佛性,心性本净,只要“明心见性”,即可顿悟成佛,最终归诸于佛,即“觉”。理学则“心”、“性”、“命”、“天”,统归由“理”贯通申纽:性即理,“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至于身为心,其实一也”。前者追求个人成佛,超脱出世,于世无补。后者则全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入世治世。二者迹同而目的实异,判然有别。这也是儒禅之辨的基本内容。

理学家虽强调儒学与禅学的根本差别,实际上却不同程度地在思想上受佛教禅宗的影响。同时,禅宗也不得不向理学靠拢,以求受到封建王权的眷顾。如禅宗敬拜王者,讲究孝道等,就是如此。

上一篇:本体功夫之辨 下一篇:象数之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