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与见闻之会为知

感觉经验与抽象思维相结合产生理性知识。明代王廷相关于认识论的命题,出自《雅述》上篇。王廷相继承和发挥了张载的“内外之合”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思与见闻之会”的命题,从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高度来说明认识来源。他认为“神者在内之灵,见闻者在外之资。物理不见不闻,虽圣哲亦不能索而知之”。所以,在内之灵“必借见闻思虑而知;积知之久,以类贯通,而上天下地,人至细至精,而无不达矣,虽至圣莫不由此”。依此,他做出结论说:“夫圣贤之所以为知者,不过思与见闻之会而已。”(《雅述》上篇)王廷相不但肯定“物”和“物理”是构成人的认识的基本内容,而且承认人的认识过程,不只包括感官与外物相结合而产生的感性认识,也包括“在内之灵”——“心”和“神识”在感性之上运用抽象思维的能力,把“博于外”与“精于内”结合起来,概括出事物的本质、规律的概念和理论,从而产生理性认识。根据“思与见闻之会”的认识原则,王廷相既批评了张载、程朱的“德性之知”的先验论,也批评了陈献章的“静坐”和王守仁的致良知学说,为阐明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