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得一事即知一事

凡事笃行实践才能获得真知。明代王廷相关于知行学说的命题,出自《王氏家藏集》卷二十七《与薛君采》一文。在知行问题上,王廷相非常重视“笃行实践”的思想,认为“知”来源于“行”,“致知”的目的,全在于“明理而躬行之”,主张把“知”与“行”统一起来。他认为,只有在“实践处用功,人事上体验”,人们才能获得真知。他以至越(浙江)为例论证说:“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徒讲而不行,则遇事终有眩惑。如人知越在南,必亲至越而后知越之故,江山、风土、道路、城域可以指掌而说,与不至越而想象以言越者,大不侔矣。”(《王氏家藏集》卷二十七《与薛君采》)根据这一认识论原则,王廷相对当时的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指出:“近世学者之弊有二:一则徒为泛然讲说,一则务为虚静以守其心,皆不于实践处用功,人事上体验。往往遇事之来,徒讲说者,多失时措之宜,盖事变无穷,讲论不能尽故也;徒守心者,茫无作用之妙,盖虚寂寡实,事机不能熟故也。”(同上)只有坚持“知行兼举”的原则,才能造就出“辅佐以经世”的贤才。

上一篇:何瑭 下一篇:思与见闻之会为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