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

清代章学诚撰写的史学论文,分上、中、下三篇。约写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道光十二年(1832)作为《文史通义》内篇一之第一篇于开封刊印,正式公之于世。

《易教》讲述《易经》的教育,作者阐述了其对《易经》起源、成书及性质的基本看法。章学诚以为,易象亦称周礼,其为政教典章,切于民用,非圣人以一己之心思,离事物而特著一书,以谓明道;也非如后世托之诡异妖祥、谶纬术数,以愚天下。他描述了《易》的成书:“今观八卦起于伏羲,连山作于夏后,而夫子乃谓《易》兴于中古,作《易》之人独指文王,则连山、归藏不名为《易》。”但文王未尝得位行道,故不能谓之作《易》以垂政典欤。八卦为三易所同,文王自就八卦而系之辞。商道之衰,文王与民同其忧患,故反复于处忧患之道,而要于无咎,非为创制。“武周既定天下,遂名《周易》,而立一代之典教”。进而,章学诚对《易经》的性质做了阐述:“《易》以道阴阳”,为先王之政典,“而与史同科之义焉”。体现了“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六经皆史的一贯思想。在《易教》中,章学诚还通过对《易》义的诠释,肯定了《易》所记录的政典、制度,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尽管有其一定的继承性,但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必然发生不断的更新:“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易》为王者改制之钜典,事与治宪明时相表里,其义昭然若揭。”“《易》始羲农,而备于成周。宪始黄帝,而递变于后世。”他举周公制订的《官礼》为例,说明它的产生虽鉴于夏殷,而必“折衷于时之所宜,盖有不得不然者也”。并说:“由所本而观之,不特三王不相袭,三皇、五帝亦不相沿矣。”最后,章学诚强调了《易》在六艺中的重要地位:“上古圣人开天,创制立法,以治天下,作《易》之与造宪,同出一源。”“《易》象通于《》之比兴,《易》辞通于《春秋》之例。”“《易》以天道而切人事,《春秋》以人事而协天道。”君子于六艺,可一以贯之。提出了“学者之要,贵乎知类”的治学方法。

上一篇:王引之 下一篇:《答彭进士允初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