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引之

【生卒】:1766~1834

【介绍】:

清中叶经学家。字伯申,号曼卿,谥文简。江苏高邮人。嘉庆四年(1799)进上,以翰林院编修,历任河南山东学政,屡主文武会试及贵州湖北浙江乡试,累官至礼部、工部尚书,迭充实录馆、国史馆副总裁、武英殿总裁,奉敕订正《康熙字典》讹误,辑为《康熙字典考证》12册。以为官清廉,学问渊深而著称一代。

他早年为诸生,从师读经,习举子业,茫无所获。乾隆五十一年(1786),入京应顺天乡试,不中而归。返乡之后,以4年精力,攻读《尔雅》、《说文解字》、《音学五书》,潜心于音韵、文字、训诂。五十五年再度入京,以所学质疑于其父。王念孙喜其可传家学,遂教以古韵部类的分合,《说文》谐声的义例,《尔雅》、《方言》及汉代经师训诂治经的本原。自此,他以其父说为圭臬,就古音求古义,引伸触类,广为推阐,于嘉庆初,撰为《经义述闻》一部。二十二年,经阮元撰序,在江西刊行。之后,取与陆续结撰的《春秋名字解诂》、《太岁考》合为32卷,于道光七年(1827)十二月在北京重刊。该书依《易》、《书》、《》、《周官》、《仪礼》、《大小戴记》、《春秋内外传》、《公》、《榖梁传》、《尔雅》为类,训释经传本义,不为凿空之谈,不为墨守之见,于聚讼之说则求其是,于假借之字则正其解,驳正汉唐旧注达1761条之多。卷三十一、三十二之《通说》,发明训诂义例,针砭臆改经文积弊,订正前人误说,为训诂学总结出若干重要通则。

经传中实字易训,虚词难释。汉唐以来,历代经师于虚词或略而不究,付之阙如,或径以实义为训,每多误会,由于语义未明,经义反因之而晦。有鉴于此,王引之博考九经三传及周秦西汉之书,凡涉虚词之文,广为搜讨,分字编次,撰写《经传释词》10卷,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刊行。该书与《经义述闻》相辅而行,皆为清中叶著名的训诂学著述,在学术史上留下了久远影响。引之二书,与其父《广雅疏证》、《读书杂志》齐名,史称“高邮王氏四种”,成为中国古代训诂学的重要文献。高邮王氏,三世传经,足以同苏州惠氏并肩比类,传为一代学术佳话。

上一篇:由训诂而明义理 下一篇:《易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