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论

清代洪亮吉提出的人口理论。乾嘉时期,中国人口急速增长。乾隆末年,人口已从康熙时的一亿骤增至约三亿。面对这一社会现象,洪亮吉在《意言》中阐发了新颖而深刻的见解。洪指出,人口的急剧增长,已经和生产的缓慢发展形成尖锐的矛盾。人口增长的速度为生产增长速度的五六倍,这就不能不使两者发生矛盾,从而引起社会危机。洪以为,从乾隆中叶到嘉庆初,社会情况就有急剧的恶化,物价飞涨,百姓终岁辛劳,也只能饥寒交迫,无以为生。可知社会危机不仅在太平之世无法避免,而且会随太平之世的发展日益严重。洪在肯定人口成倍增长与生产发展缓慢的矛盾是导致社会危机的“自然必然性”的原因时,也指出了其他因素对加剧社会危机的作用。他以为,土地的严重兼并,使大批农民流离失所、无业游民和寄生虫的大最存在、吏治的腐败,造成农民赋役繁重,以及寺庙僧道占据土地,盘剥农民,都是加剧社会矛盾的重要因素。这些观察无疑是切中时弊,非常深刻的。面对社会矛盾,就解决人口过剩的问题,洪亮吉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天地调剂之法”,即通过“水旱疾疫”的自然淘汰。当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二是“君相调剂之法”,即政府改良政治措施,采取一些调整、救济手段,“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禁其浮靡,抑其兼并”。洪的人口论作为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有其积极的意义。洪通过提出人口发展与生产的矛盾,引导人们把视线从社会危机的诸多表面看法,转入人口与生产、土地本身,启发人们从土地与人口的矛盾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而从事于改变生产与土地的命运的斗争。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其思想客观的进步意义也是勿容置疑的。但洪的人口论存在严重局限。他离开社会制度孤立地观察人口发展与生产的矛盾,而且他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不可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

上一篇:合血气心知为一体 下一篇:六经皆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