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儒》

十力的著作。写于1954~1956年。1956年由上海门联合书局出版。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包括《绪言》、《原学统》、《原外王》3篇,下卷包括《原内圣》篇及附录“六经是孔子晚年定论”。全书重申和发展了作者《新唯识论》和《读经示要》的基本思想。《绪言》主要论述了作者未及创作的包含《比量》篇和《证量》篇的《量论》的内容和规模。其中:《比量》篇又包括“论辨物正辞”,实即形式逻辑和“论穷神知化”,实即宇宙论和人生论中的辩证法;《证量》篇“论涵养性智”,实即通过“思修交尽”达到“天人合德”境界的本体方法学。《原学统》篇分述儒墨道名农法六家、儒家六经及儒学流变。作者认为儒为诸家之源,又主张把六经孔子与汉代以后的三纲五常区别开来。作者批评了儒学在社会政治层面的负面,如孝治等等,弘扬了原始儒家“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的民主精神。《原外王》篇将儒学传统分为“大道之学”的传统和“小康礼教”的传统,指出孔子外王学的真相是“同情天下劳苦小民,独持天下为公之大道,荡平阶级,实行民主,以臻天下一家、中国一人之盛。”(《原儒》)作者着重阐述了《易》、《春秋》、《礼运》、《周官》的外王学思想,指出以上四经中即包含有科学和民主思想的萌芽,如格物之学、发展生产工具之学、尊重知识等,又如三世说、民本说等,尤其阐发了“均”与“联”的原则。《原内圣》篇着重阐述儒、释、道三家体用、有无、心物之论,强调体证乾元性海。指出古代哲学家无唯心唯物之分,均主张心物之动态统合。“儒道二家,虽学术不同,而以认识心体为第一着,则莫或异也。禅学直指心源,活泼泼地……然真正认识心者,却是于心之行相而透悟心体,既见心体,方是真正认识心。易言之,即是真正认识精神。”(同上)作者重申了乾辟刚健之心对于自然世界与文化世界的主导作用。指出,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均是本体之功用。本书附录认为孔子早年服膺小康礼教,50岁学《易》后,在内圣外王两方面都有了革命性变化,所创制六经与秦汉儒生改窜的六经,根本精神并不相同。后者拥护专制主义和私有制。作者在本书试图以道德理想主义的内圣学开出科学、民主的新外王,试图批判传统的僵化、腐败之负面,而提扬其中可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精神。但作者的一些所谓“考证”,并无实据,多为随意发挥,而又任意将古代思想打上“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的标记,不甚妥当。

本书近有香港龙门书店1970年重印本、台北明伦出版社1971年1月重印本、台北明文书局1988年12月重排本,又收入山东省出版总社1989年出版之《孔子文化大全》和湖北教育出版社即将出版的《熊十力全集》。

上一篇:圣人以变化气质为学 下一篇:小统大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