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孔教论

康有为的主张。见于其所撰《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孔教会序》、《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等。最早提出于“百日维新”期间,辛亥革命后再次提出,并大力鼓吹。

康有为始终神化孔子,认为历代称孔子为“先师”,当时人称孔子为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都是对孔子的不敬。孔子乃是受天之命拯救人类的“大地教主”,所以,孔学乃是宗教。与基督教、佛教、回教为“神道教”不同,孔教乃“人道教”,其特点是依据人性、人情、人道以为教,更适合人群需要。他对孔子和孔子学说的这些认识,是他主张建立孔教并定其为国教的理论依据。

戊戌维新之前,康有为即已重塑孔子形象,改造孔子学说,使之带有民主主义色彩。为使这新的孔学为人们普遍接受,“百日维新”一开始,他即上奏要求清朝政府定孔教为国教。他认为,当时中国人信奉各种神灵,各地的学宫孔庙禁止普通人及妇女“祀谒”,都是错误的。为了以孔子学说统一人民思想,应尊孔子为教丰,定孔教为国教。他建议在地方设立孔教会,公举精通儒家经典者为“讲生”,每7日休息,宣讲四书、五经(见六经)。每县公举若干人为“大讲师”,每府公举“宗师”,每省公举“大宗师”。各省大宗师公举全国教会的“大长”,由朝廷任命为“教部尚书”。并建议改帝王年号纪年为以孔子诞生纪年。戊戌时期康有为所要建立的孔教带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色彩,他那时的尊孔是为变法维新的政治路线服务的。

戊戌维新失败后,康有为在政治上迅速落伍,成为保皇党领袖。他对辛亥革命后旧礼教的破坏,孔子权威的动摇深为恐惧和不满,力图予以恢复。他宣称,辛亥革命后所出现的社会危机,是由革命党人抛弃以孔教为核心的国粹造成的,欲挽救危机当以尊孔为先务。他认为,中国的一切文明均与孔子之道密不可分,它乃是中国之魂。而且,作为“人道教”的孔教优于其他宗教,具有世界意义。因此,他一再呼吁定孔教为国教,恢复读经祭孔。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的人心、风俗、教化有正确的准则,使中国回到正轨。辛亥革命后康有为主张尊孔,主要目的是维护封建的纲纪、礼教和秩序,在政治上是同复辟帝制的图谋相联系的。因此,他的这一主张受到反动守旧势力的拥护,成为时代逆流。对于他前后两个时期的建立孔教论,应做不同的评价。

上一篇:《清儒学案》 下一篇:《观堂集林》
分享到: